只有心中具有强烈的价值感,才能抵抗恐惧的情绪
发布时间:2020-11-1 19:10阅读:341
好生意的判断标准是搞懂两个问题:① 行业现在的壁垒如何(护城河);② 行业的前景如何(成长性)。
要搞懂这两个问题说难也不难,主要是综合分析一个行业的价值和成长,比如医药行业作为典型的好生意,是因为优秀的医药公司能不断研发新药、申请专利,这是护城河,而巨大的市场是未来的成长性。
总的来说,好生意就是对未来宏观行业变化的判断(也包括宏观政策上的变化)。如果能预见行业变化后出现必然结果,那么我们就大可不必在乎发展过程的曲,无惧任何短期的变化。
寻找好公司的要点为三点:① 非量化指标:管理层、企业文化、商誉;② 量化指标:财务报表;③ 核心指标在于判断一个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ROIC和ROE。
1. 非量化指标的判断需要靠对一家企业长期的跟踪才能得出结论,频繁的实地调研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公司管理层,通过长时间对企业运作的跟踪了解管理层的管理能力。
2. 量化的财务指标的判断需要有扎实的财务基础,读财报不仅仅是简单的看收入、利润,更重要的是理解深层次的东西,要通过分析财务数据得出企业经营的质量,是否存在作假的陷阱,是否有发展的潜力。
3.判断好公司的核心是判断一个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指标是ROE(净资产收益率)和ROIC(投资回报率)。
为什么是ROE和ROIC两个指标呢?因为单纯的EPS、PEG估值方法完全可能是个伪命题,比如,A公司去年赚了1万,今年赚了10万,十倍;B公司去年赚了1亿,今年赚了2亿,两倍。哪一个更好?在现实生活中,谁都知道B公司好。但在资本市场上不是,因为人们总是很短视,只看增速(特别中国市场)。而ROIC和ROE直接反映了公司的投入产出的效果,他告诉我们一个公司到底是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有没有竞争优势,业绩是不是昙花一现式的惊艳,成长的质量如何。
从ROIC的角度看,中国股市大部分股票正在进行价值毁灭。相当多的公司长期以来的ROIC值只能维持在6%以下,盈利跑不过基本利率,更别说通胀。这类公司利润基数低,就算是利润突增几倍,也没有意义。甚至根本不产生真正的利润,都是纸上富贵,或是依靠不断的圈钱,或是大幅度地使用了财务杠杆,表面的高收益对应了经营的高风险。如果公司未来的经营是不断毁灭价值,那么再便宜都不是买入的理由。所以在好公司的角度上,依然是不分派别的,不论是成长股还是价值股,真正的好企业都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同时拥有优秀的管理层(不至于产生高ROIC但低ROE的结果),并且以永续经营为最终目的。
发现好价格的方法是对人性、市场、资金有深入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往往有一个误区,即发现好公司之后,其买入价格会用估值模型来决定,这是极大的错误。因为估值模型决定长期的安全边际(当然还有部分投资者是采用技术图形和指标,这就更荒谬了,因为任何指标都只是历史的总结和推断),而现时买卖价格的好坏是需要通过分析人性和市场来决定的。
这很好理解,因为市场长期看必然有效,所以需要估值模型是用来估算长期的安全边际的;但买卖发生在当下,而短期看,市场经常无效,股价短期的上涨和下跌根本不是基本面推动的,而仅仅是人类情绪和资金偏好的变化推动的估值的变化,因为这种无效的存在,所以即便是你精确的通过各种估值模型计算的“安全边际”,也可能被市场打的一文不值(虽然在极端情况下任何估值体系都会土崩瓦解,但并不意味不重要。另外ROE、ROIC这些指标更多的是评价企业的好坏而非价格的高低,注意区分)。所以大师们一再告诫我们:投资是一门艺术,而绝非严谨的科学,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所以也是为什么一般的投资者即使足够努力学习、累积经验,也只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但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几乎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伟大的投资者是极少数,因为伟大的投资者,他们所具备的价格和价值的发现能力,这并不是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累积产生的,发现好价格的能力几乎是天生的,对人性的和对市场的理解是无法复制的。
对“好价格”的判断是“三好”投资准则中一般投资者和伟大投资者最大的区别。
归纳一下伟大的投资者找到“好价格”的两大要点:
① 判断市场情绪,即判断人性的变化:是指我们要做到逆向投资(反人性的投资),也正是巴老说的别人恐惧我贪婪,很多时候公司的基本面是没有变化的,变化的只是市场的情绪,在判断出大熊市、黑天鹅、业绩拐点的机会后,要顶住市场的恐慌压力,逆向投资抓住机会。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你就会被影响。贪婪恐惧是我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总想着买要更便宜一些,卖要更贵一些,心态的失衡才是很多基本面高手炒股失败最大原因,杀死你的是心魔。投资最难的地方并不是了解公司的基本面,而是了解市场人性并战胜自己。
那么这种逆向投资如何量化?很遗憾,无法量化,甚至无法学习。马克·塞勒尔曾在哈佛的演讲中说到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下一个巴菲特,他认为一个成功投资者的决定因素并不是智商有多高、拥有或者在今后的职业中拥有多少经验。知识是可以学习的,但人性是无法复制的,成功的投资者对人性的判断和对自我人性的控制是天生的,而绝大多数普通人纵然再努力,也绝对不可能成为巴菲特这样的大师,几乎没有人能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达到25%的复合收益率。
天才从出生一刻就注定了是天才,只有极少数人会取得伟大的成功,这一点不光是股市,不论在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任何行业都基本符合7亏2平1赢的定律)。或许短期看,普通人能做到超出均值的胜率,但长期看均值必定回归。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伟大的科学家、商业成功人士、艺术天才、投资大师,这些超凡成就的伟人,几乎都具有异于普通人的人格,极度自负、高傲,完全不在乎他人看法,与世隔绝、冷酷无情,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与常人。
即使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但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我们仍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不应该对价格太关注,而对价值又太漠视。股价下跌了,并不意味公司做得很差,同样的,股价上升了,也并不意味公司做得很好。事实是,如果你真正视股票为企业,你的情绪也不会随着股价的上升或下跌而波动了。因此要永远记住价值,价值,还是价值,而不仅仅是价格,只有心中具有强烈的价值感,才能抵抗恐惧的情绪。人性这玩意,千百年从未改变,未来也永远不会改变(除非我们都成了机器人)。
② 判断资金的偏好,即市场资金流动的方向:这是可以学习的,也是可以量化的。具体表现为趋势和量价的变化。股价的波动是因为市场资金的变动,趋势的形成是因为市场资金形成了一致性的预期,表现出方向的一致性,即股价长期短期的向上或向下。此时抓住“好价格”的核心思想就是:判断市场资金一致性的预期,抓住资金转向的瞬间。具体可以通过看量价的变化,因为资金进入或离开都会留下蛛丝马迹,然后,长期资金的行为形成长期趋势,短期资金的行为形成短期趋势。
判断短期市场资金的偏好,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好地找到好价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什么风格的投资者都千万不能忽视,特别是自诩为价值投资不需要技术分析的人,千万不要因为一个公司出现了价值低估的情况贸然买入,因为市场先生依然会把你搞的破产!计算安全边际的时候为什么要打折?打折就是在考虑市场先生的脾气,但这个打折打多少?价值投资的理论不会告诉你,只有盘面的信息才会告诉你。对盘面的感觉,对资金的流向都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盘感的养成也非一朝一夕。
寻找“三好”公司的温床
通过前文已经明白“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是成功投资者寻找牛股的必要指标,那么在什么领域能大量找到满足“三好”条件的公司呢?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想到牛股,难免会去热门的行业和企业里寻找,但纵观整个资本市场,公认的白马股虽然都是满足好生意和好公司的条件,但都不满足好价格的条件。所以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全球牛股的历史,会惊奇的发现牛股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是无人关注的冷门股,他们多是隐形冠军或拐点公司。逻辑很简单,这些优质细分行业的冷门股具有足够低的价格,有足够的涨幅空间,同时基本面也非常好。所以我认为:三好公司诞生的温床就是优质冷门股,优质冷门股主要是拐点公司和隐形冠军(冷门股的投资也是彼得林奇投资的神髓)。
隐形冠军是指某个公司在公众知名度相对较低,产品不易受人觉察的或者看不见的,只是存在于最终消费品的制造流程当中,或者只是某种消费品的部件或原料。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是德国著名“隐形冠军”之父、是世界极负盛名的管理大师,出生于德国,1976年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隐形冠军》一书作者,“隐形冠军”概念首创者。
1986年,时任欧洲市场营销研究院院长的赫尔曼·西蒙在杜塞尔多夫巧遇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多尔·利维特,后者问他:“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联邦德国的经济总量不过美国的1/4,但是出口额雄踞世界第一?哪些企业对此所作的贡献最大?”西蒙开始认真思考这一课题。他很快就排除了像西门子、戴姆勒-奔驰之类的巨头,因为它们和它们的国际级竞争对手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那么,答案只可能到德国的中小企业当中去找。
从那一年开始,通过对德国400多家卓越中小企业的研究,西蒙创造性地提出“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的概念。他通过大量数据和事实证明德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真正基石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是这些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并且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它们在利基市场(niche)中的地位无可撼动,有的甚至占据了全球95%的市场份额(比如德国卷烟机械生产商Hauni);它们的技术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其人均拥有专利数甚至远远超过西门子这样的世界500强公司;但是因为所从事的行业相对生僻、加上专注的战略和低调的风格,它们又都隐身于大众的视野之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什么是投资中的“贪婪”和“恐惧”?如何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错误决策?
赚钱的时候想要更多,亏钱的时候就害怕。如何避免: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先研究,先学习,才能忍受得住市场的波动。
价值投资是否需要考虑市场情绪,如何避免被市场情绪左右?
市场情绪是价值投资的“双刃剑”,短期可能扭曲资产价格,但长期终将回归价值本源。投资者需建立“逆向思维框架”,在群体狂热时保持清醒,在恐慌抛售时捕捉机会。市场情绪的双重性·放大波动:牛市时乐观情绪...
贪婪和恐惧等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贪婪:追高买入、忽视风险,导致被套;恐惧:恐慌抛售、错过反弹,影响长期收益。需通过纪律和理性分析克服,如设定止损止盈点。
如何应对交易中的恐惧和贪婪情绪?
你好,在交易中,恐惧和贪婪是两种非常常见的情绪,它们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以下是一些应对这两种情绪的方法:1.建立交易系统:投资者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交易系统,包括入场和出场的规则...
只有心中具有强烈的价值感,才能抵抗恐惧的情绪
长期看市场必然回归,因错误的方式赚钱还不如因正确的方式亏钱,投资从来不是平路短跑,而是垂直攀岩的马拉松比赛。小盘股大涨并不意味着合理同样蓝筹股大跌也不意味着垃圾,虽然市场在短时间内经常无效,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核心投资体系: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纵观整个投资界,那些伟大的投资者,不论是价值投资、成长投资还是趋势投资,他们成功的都是相似的,这些伟人们无不例外都拥有:宏观行业的分析能力(好生意),微观企业的剖析能力(好企业),对自我人性的控制能力、对市场情绪的理...
在股市中如何战胜恐惧感
对投资者来说,越是在接近做出抉择的时候.脑海中各种混乱的想法越多,恐惧感越会增加。在恐惧感的驱使下,人们就是往坏处想,要把所有的潜在的不利因素想象成“一场大灾难”才会罢休。其结果不是大赔其钱,就是丧失大好的赚钱机会。那么,投资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战胜恐惧感呢?接下来我们就从心理分析的角度介绍一下关于如何战胜恐惧感。
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必须了解自己。投资者可把自己对某种情况的想法和感受尽可能用一两句简单的话写出来。比如,关于自己的想法,可以这样写:“我怕股...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