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精准供给”根植文化惠民之花
发布时间:2020-10-28 15:26阅读:220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博客,微博)讯(记者王泽佩)城阳文化惠民活动就像“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群众送上一系列文化大餐。“欢乐大舞台”大型基层巡演、综艺节目、儿童剧、流动舞台等各类惠民演出配送、“荟文化·悦生活”文化集市等千余场系列活动的推出,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体验丰盛的文化节目。
今年以来,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着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让群众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在“文化盛宴”中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公共文化设施
提档升级普惠于民
近年来,城阳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多种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落地生花,成为城阳区开展精准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科负责人李璇介绍,城阳区总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博物馆、档案馆和大剧院等功能分区。其中档案馆、体育馆、大剧院已陆续投入使用,博物馆将于今年底开门纳客。今年投入使用的城阳大剧院已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9场,“城阳文化惠民演出消费卡”的推出,让城阳的市民有福气,在家门口就可以“花小钱看大戏”。
全区各级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群众文化阵地、文化窗口,良好完备的活动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城阳区改造提升130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善棋牌室、图书室、健身室等功能室。文化健身广场遍布全区各个角落,形成了“10分钟文化健身圈”。
除此之外,城阳区不断推进区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实现馆内图书自助借阅,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打造“永不打烊”的图书馆,并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放使用。在部分街道、社区投放电子图书借阅机20台,打造“个人移动书房”;建设数字阅读小程序,打造便捷移动的“口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阅读服务平台。
“云服务”让百姓乐享文化新生活
疫情让线下群众文化生活失去了活动空间,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坚持“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积极开展云上服务,打响“群力战‘疫’”。在疫情期间,整合全区优质的师资力量与网络课程资源,策划制作了全民‘艺’起学——广场舞教学、古筝教学、乐理知识教学等网络培训课程。据城阳区文化馆馆长张亮亮介绍:“今年以来,共推出非遗‘云’展廊、戏曲‘云’演出、群文‘云’服务等各类线上文化活动150余期,线上参与群众达5万余人次。”
在“战疫”的非常时期,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还组织开展了“阳光战疫”原创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发动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创作、发掘、推出了歌曲、快板、诗朗诵、美术、书法、漫画等各类群众文艺作品500余件,并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在公众号进行集中展播展示。
“按需定制” 让文化惠民更精准
9月,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欢乐大 舞台”大型基层巡演在城阳区各街道中 心广场盛大启幕。在城阳生活多年的 周女士表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演出 真好,给生活增加了乐趣,让社区更加 热闹了,希望这样的活动常有。”
据张亮亮介绍,2020年,城阳区通 过公开招投标,优选省歌舞剧院、威海歌舞团等10余支专业化强、服务质量 高的演出企业进入平台管理,让群众 自主选择喜爱的惠民项目,有效实现 了惠民演出和广大群众“供需双方”的 无缝对接。全年面向各社区、新市民集聚区、部队、学校、企业等,举办综 艺、儿童话剧、流动舞台等演出配送及社区自主举办群众文化活动600场、 电影1000余场。
惠民演出、欢乐大舞台基层巡演、 电影放映轮番上演。市民节、新市民文 化艺术节、读书节、广场舞大赛等大型 文化活动相继举办。各街道、各社区的 合唱比赛、歌手大赛、纳凉晚会、艺术 节、邻居节、扑 克比赛、棋类比赛等各类 群众性文化活动亮相广大市民朋友的 日常生活中,实现了“让百姓登台,做舞 台主角”。
引进高端演艺团队
打造时尚艺术盛宴
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服务产品的质量水准也要随之“水涨船高”。10月份开始,城阳区将引进山西歌舞剧院、山东歌舞剧院等国内知名艺术团体和艺术大咖走进城阳,举办大型舞剧黄河、歌剧沂蒙山、钢琴音乐会、新年音乐会等各类文化活动,打造高端时尚艺术盛宴,提升城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一”期间,城阳区举办了“阳光城(000671,股吧)阳 共赢未来”城阳区2020年迎国庆当代油画展,汇集了青岛市油画界从50后到90后,共30余位油画家的近百幅油画作品,展示城阳人民参与“阳光城阳”建设所展现的城阳担当、城阳风采。
打造有鲜活特色
有温度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惠民文化工程不止在输出,更多的是根植。
近年来,城阳区不断深入推进精准文化惠民工程,将文化送到群众身边的同时,不断探索新形式,结合不同区域群众的不同特点,打造出一支支具有鲜活特色的文化队伍。据张亮亮介绍,城阳区现有各类特色文化队伍200余支。
疫情期间,城阳区广泛发动全区各类艺术团队和文艺爱好者,加大抗疫文艺作品、阳光文艺奖等创作力度,推出50余件新创歌曲、舞蹈、曲艺作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创作人才。
原创抗疫文艺作品《砸泥壶》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表演奖提名;泥塑非遗短视频作品获得山东省非遗短视频大赛二等奖;柳腔作品《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等3件作品分别获“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青岛非遗人在行动”青岛市优秀非遗作品特别奖、一等奖和优秀奖;舞蹈作品《额尔古纳河》获全市广场舞大赛二等奖;声乐作品《幸福大家园》获全市歌手大赛二等奖。
下一步,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以“阳光城阳、多彩文化”为主题,以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为导向,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大力实施精准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城阳的文化影响力和满意度。
文章转自和讯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7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7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8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