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30年 1.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储备了大量上市后备军
发布时间:2020-10-26 13:37阅读:396
在今年上半年爆发的全球疫情中,我国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小秀了一把”制造实力,又一次夯实“Made in China”的标签。30年来我国在制造业付出过太多努力,让数据带我们一探究竟。
弘业期货股指开户贾经理189-0639-8620(同微信)QQ2571464685
妥妥的工业大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总数和总市值在行业中排名第一。根据国标分类,我国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现代工业体系越完善,配套生产成本业就越小,此中益处在对内防疫抗灾时体会最深,在对外贸易竞争时效果最明显,中国已经具备工业大国的实力。从资本角度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拥有2594家上市公司,42万亿元总市值,分别占总体的63.8%和54.6%,在各行业中一马当先。
以2005年为分水岭,实现两个“飞跃”。企查查数据显示,过去30年,我国制造业平均年新增企业注册量26.3万家,共约860万家。以2005年为分水岭,可划分出两个高速增长期,2005年以前,平均年新增企业注册量16万家左右;2005年之后,平均年新增企业注册量约36万家。令人欣喜的是,由于过去30年的积累,制造企业年新增注册曲线越来越陡峭,象征了我国制造业蓬勃的生命力。
中国制造业不仅有总量,覆盖领域亦很广。在制造业31个细分领域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409家上市公司、7.96万亿元的总市值位列第一,大名鼎鼎的“芯片”行业就位于此。此外,有近一半制造业细分领域与“吃穿住行”密切相关,例如医药制造业总市值5.03万亿,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市值4.55万亿,分别排名市值榜单的第二、三位。不管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制造业,还是事关“民族底气”的制造业,我国两手抓、都很硬。
中国制造业不仅覆盖范围广,更在关键领域储备了大量后备军。聚焦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查查数据显示,1990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仅有1家上市公司、2111家公司,但是截至2020年10月,该行业已有409家上市公司、31万家公司。也就是说,过去30年,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12家,平均每年新增公司10127家!一个拥有31万家企业作为后备军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未来势必能孵化出更多的上市公司,创造出千帆竞发的壮观。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