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建议暂缓新三板上市项目 静候战略新兴板
发布时间:2015-5-21 08:07阅读:717
近日,运动场上四位妙龄少女被PS成各自举牌代表“沪市”、“中小板”、“创业板”等市场的对比图风靡网络。令人欣喜的是,名为”战略新兴板“的新代表或将从画外步入画中。
5月19日举行的“上证2015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世安首次对“战略新兴板”做了详尽介绍。据悉,已有券商建议暂缓新三板上市项目,静候明年上半年沪市战略新兴板的推出。
“战略新兴板”为谁而设?
刘世安表示,战略新兴板将重点服务于已跨越了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尤其是这两类企业中战略意义明显的企业。在他看来,我国资本市场现有的市场体系和发行制度更多考虑传统企业的特点,缺少专门针对新兴企业的制度安排导致新兴企业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同时,一大批尚未盈利的战略新兴企业,因不符合境内资本市场现行的发行上市条件,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建设战略新兴板,可为这类企业提供国内资本市场平台,支持他们更好发展业务。
根据沪深交易所分析报告,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于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中。“单独设立战略新兴板,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和市场聚焦,打造新兴企业‘旗舰店’”,刘世安表示单设战略新兴板将带来诸多益处,为中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的转变提供强大动力。
东方汇富高级合伙人彭震则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非常关注战略新兴板的建设和推出,“这是首个针对行业板块设立的主板,对于提供战略新兴行业企业更合理的估值、更好的金融服务有战略意义和实际效应。它将分散到各个板块的企业集中起来,如互联网+概念的企业,都可以到这个板块上市。”
拓宽风投退出渠道
战略新兴板如得以设立,对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基金而言无疑又多了一个退出渠道。
彭震表示,如果公司考虑将已经投资的互联网+项目引入到这个板块上市,以及将一些已经投资的、在美上市的高新企业引回到此板块重新上市,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战略新兴板对于PE机构来说增加了一个好的退出渠道,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个专业的评估平台。
对于项目在选板上市时需考量哪些因素,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表示,“除上市条件外,交易所的服务、估值水平、聚集效应都应该是考虑因素,而且影响是很明显的。看这段时间三个板的表现差异就能看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券商预计战略新兴板明年上半年将会推出,在承接新三板上市项目时已建议企业“再等一下”,给出的理由则体现了不同板块的互有利弊,“(战略新兴板)相比新三板毕竟是竞价交易,稳定性活跃度都要更好。为了和新三板做出差异化,在对企业规模、市场等方面可能会比新三板要求更高一点。”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或为中概股集中回归提供便利
“拆除VIE,转投新三板”成为近期中概股回归的热议路径,战略新兴板的建设则或许为中概股的回归另辟蹊径。
刘世安表示,上证所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推出战略新兴板,对于承接中概股回归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概股在回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度障碍,上交所希望通过战略新兴板的推出,以及其他创新制度安排,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便利。作为全新的独立板块,战略新兴板将根据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作用。”
“回来估值高,跟客户贴近。(回归)阻力也就是现在这个板要解决的”,黄嵩表示,战略新兴产业板在承接方面可能从三方面提供便利:放宽上市条件;外资企业持股的比例限制以及外资退出后的外汇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除战略投资者不受下述比例限制外,目前单个境外投资者通过合格投资者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的10%;所有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