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估值扭曲登峰造极 终将被纠正
发布时间:2015-5-19 10:31阅读:524
周一的行情再度让人大跌眼镜,估值业已很高的创业板指数大涨4.3%,市盈率(PE)估值达到115倍,创业板综指的估值则达到127倍。同天中小板综指也大涨2.8%,PE达到73倍。不仅如此,年初至今,创业板指数已经大涨122.8%,创业板综指大涨125.1%,中小板综指上涨85.2%。可以说,2015年以来小公司股票指数的涨幅可谓波澜壮阔。
与此同时,沪深300(4661.426, 86.29, 1.89%)指数、即蓝筹股票指数的代表,年初至今上涨29.5%,目前PE为16倍。中证100(4217.310, 96.94, 2.35%)指数年初至今上涨19.8%,估值13倍。
尽管蓝筹股的涨幅和全球其它市场比起来也可圈可点,但是在小公司股票飙升、PE估值高达百倍的当前市场,这样的上涨水平显然有点差强人意。不仅如此,从成交量来看,小公司板块的成交量也异常惊人。年初至今,创业板综指的成交金额为7.8万亿,中小板综指的同期成交金额为14.6万亿。作为对比,恒生指数从年初至今的成交金额仅为10.6万亿港元。
估值方面,不同板块也呈现了巨大的估值偏差。以蓝筹股为主的一些板块,估值多在20倍PE以下。但是以小公司为主的一些板块,则估值动辄高达七八十倍。高估值的公司在某些方面能够得到基本面的支撑,即高估值的公司更有能力去收购低估值的公司,从而造成基本面的增长。但是,这种依靠估值维系的收购,存在两个致命的问题。其一,这种收购在收购方估值下降、抑或被收购方能够自由上市、从而不需要接受收购方提供的低估值收购要约的情况下,就会逐渐被抑制。前者的导火索可能是小公司泡沫的降温,后者的导火索则来自于注册制。也就是说,如果小公司泡沫降温、抑或注册制进一步推进,则当前看起来尚可的小公司基本面,即会有所下滑。其二,由于在很多时候,此类收购并非完全为企业长期发展考虑,而是为了迎合市场的炒作观点进行的概念性收购,因而这种收购往往是仓促而草率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收购的价格可能更高,所收购资产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收购之后的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同,也会因为缺乏详密的策划而有所欠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短期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基本面有所增长的收购,并不一定能为上市公司带来长期的利益。
总结来说,当前A股市场的市场结构偏差和估值扭曲,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以预见到的是,这种扭曲终将为经济规律所纠正。我们唯一不知道的,只是这种纠正的方式和发生的时间。
(作者系信达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15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多少?2025年最新利率对比+高收益理财指南
2025-04-08 16:56
-
亲测有效!2025年打新股如何才能100%中签?
2025-04-08 16:56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08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