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互联网+” 上市药企期盼政策红利
发布时间:2015-5-19 08:22阅读:457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国内医药上市公司纷纷在互联网领域展开攻势,但商业模式以及盈利能力似乎还处在摸索阶段。
“目前进行互联网化的医药企业有很多,但是还没有看到清晰的商业模式,也鲜有企业通过对接互联网实现盈利,整体还是处于摸索阶段。”一位上海的医药行业人士称,处方药开放网售以及医保在线支付的实现将较大提高中国药品电商空间。
事实上,业内也在期待政策支持以及观量行业发展中,勾勒医药行业新的生态圈。
上市药企互联网化
上海医药(601607.SH)近日宣布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这被业界成为近期国内医药行业的重量级事件。
上海医药的医药电商布局可谓再下一城。其与京东将在处方药、非处方药、医疗服务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并共同增资。其实,在今年3月份宣布成立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之时,上海医药就已经展示出在处方药电商领域快速布局和抢占市场的战略意图,而与京东独家的合作更实现先发和卡位优势。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杨扬认为,这有利于上海医药在流量导入、IT系统、物流体系方面,快速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全面落地公司在医药电商领域的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上海医药的DTP是配送高端自费处方药,其有药房托管业务,可以直接连接HIS系统拿到医疗机构处方,本身医药商业有符合GSP的配送条件,已经在做类似O2O业务。”深耕上海医药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同样布局“互联网+”的白云山(600332.SH)近期也展开了进一步的攻势。公司与九州通集团、赛柏蓝达成战略合作,拟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布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医药云商战略。
三方以白云山最近热销产品“白云山铁玛”为首个合作项目,进行云渠道、云终端、O2O、微创业等一系列互联网营销。而早在今年1月份,该公司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电子商务、医院处方流转等多个层面展开合作。
嘉事堂(002462.SZ)则为较早的一批拥有B2C牌照的医药电商。该公司于去年12月增资嘉事堂连锁药店。分析认为,医药电商业务不但有望为公司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也将显著增强该公司对患者端的影响力。医药电商布局较早还有九州通(600998.SH),在已有好药师网上药店的基础上,与微信、春雨医生等展开合作。
此外,一心堂(002727.SZ)斥资购买信息化电子商务系统,拟实现网上商城和自营门店OTO对接;太安堂(002433.SZ)也投资4亿元构建太安堂电子商务及连锁业务,并斥资收购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有限公司。
期待政策红利
“目前进行互联网化的医药企业有很多,但是还没有看到清晰的商业模式,也鲜有企业通过对接互联网实现盈利,整体还是处于摸索阶段。”上述一上海的医药行业人士称,处方药开放网售以及医保在线支付的实现将较大提高中国药品电商空间。
而与实体药店相比,国内医药电商OTC药物利润较低,销售额占比不足一半,而保健品、计生类产品、医疗器械、美容护理等高毛利产品占比较大。
中国市场占比80%左右市场份额的处方药开放网络销售成为业界的一大期待。有业内观点预测,网上销售处方药预计年内放开,未来可能是以少数品种作为试点,待环境较为成熟后逐渐增加品种,慢病药可能是优先放开的品种。这意味着摆在互联网医药企业面前的将是规模上千亿的处方药市场。
此外,医保不能线上支付、医保统筹账户不能用于零售终端支付也是中国药品电商目前的政策障碍。相关分析人士认为,药品电商要大发展,需要网上接通处方医保,但这并非易事,接通处方将动医院奶酪、切割医院利益,接通医保将增加医保监管难度,因此线上接通处方医保需要协调医疗行业各主体利益,预计这将重构医疗生态圈。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