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新闻 | 吓傻!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涨至7000元;普京正考虑接种新冠疫苗;
发布时间:2020-9-30 10:24阅读:510
2020-09-30 周三
国 内
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涨至7000元
据都市快报,杭州马女士本来答应3岁女儿,暑假时到上海迪士尼乐园。但后来一直忙没时间,马女士就想趁着这次中秋+国庆兑现承诺。结果,她在旅游平台查了国庆期间酒店房价,又被吓退了:竟高达7000多元!以10月2日入住、10月3日退房为例,于在线平台上查到的价格,的确显示入住一晚豪华乐园景观双床房的价格在7753元,高的甚至超过了8000元;而“官方直营”5479元的价格,已经被打上了“订完”的标签。这还是仅单房间,不含早餐的价格。而另一家乐园附近的玩具总动员酒店,在同一天的客房价格也飙至3156-3503元,显示“官方直营”的3171元价格同样已被订完。(都市快报)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税务总局:前8月全国累计减税降费18773亿元
9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最新减税降费数据,今年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18773亿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1711亿元;二是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062亿元。(中国新闻网)
吴尊友称口罩仍是老百姓(603883,股吧)标配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2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配备口罩,相当于普通老百姓的标配,随时准备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在通风不够好的地方,都要坚持戴口罩。秋冬季马上就要到来,他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包括常通风、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在通风不好的情况或者人员聚集的情况下戴口罩,这种措施不仅可以防止新冠肺炎的流行,对于预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也是保护个人卫生和身心健康的非常好的方法。(央视)
上海新版限塑令:到今年底上海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上海新版“限塑令”10月起实施。规定: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到2021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等;原生生活垃圾到2022年全面实现零填埋。(中国新闻网)
九部门:鼓励退役军人农民工等报考高职可免文化考试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文件提出,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报考高职学校,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只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人民日报)
国 际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普京正考虑接种新冠疫苗
据俄媒报道,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考虑接种新冠疫苗,他还承诺,将公开普京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8月11日,普京宣布俄罗斯注册世界第一种新冠病毒疫苗。截至目前,普京的女儿、俄防长绍伊古等人都已接种了俄罗斯新冠病毒疫苗。(中国新闻网)
谷歌将强制所有应用执行30%抽成
据报道,谷歌周一表示,将强制执行此前设定的规则,要求在谷歌Play应用商店中分发应用的开发者使用谷歌的应用内支付系统。这意味着,开发者必须在2021年9月30日之前全部改用谷歌的系统,而不得再使用独立支付系统。谷歌的系统会从用户付费中抽成30%。这意味着,谷歌Play的政策与苹果App Store将保持一致。此前,由于抽成等问题,苹果的政策已经受到开发者和监管机构的抨击。(新浪科技)
马斯克称疫苗上市时他和家人不会接种
据报道,马斯克近日接受《纽约 时报》专栏作家卡拉·斯韦什(Kara Swisher)的播客节目采访,谈及新冠疫苗,他表示疫苗上市时,他和家人不会接种。疫情期间,马斯克曾在发给公司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和新冠病毒相比,车祸的致死风险要大得多。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就新冠疫情发出相关言论,他还曾在Twitter上表示,“对新冠病毒的恐慌是愚蠢的”。(新浪科技)
拜登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继特朗普后,拜登也有了。“今日俄罗斯”(RT)29日最新消息称,英国反对党工党议员克里斯?布莱恩特提名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获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拜登在席卷全美的暴力抗议中缓解了政治紧张局势。报道称,对拜登的这一提名就在美国2020年总统候选人首场辩论的前一天出现。而此时,拜登的竞争对手、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已3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环球网)
意大利研究称接种流感疫苗有助抗新冠
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意大利米兰蒙齐诺心脏病学研究中心一项针对65岁以上人口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的研究表明,在流感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地区,新冠感染病例、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数,均低于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的地区。研究员毛罗·阿马托指出,接种流感疫苗不能预防和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机制,从而提高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中国新闻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