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扶贫农产品过于依赖帮扶单位“包销”?官方回应
发布时间:2020-8-28 14:21阅读:240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8日电 针对“消费扶贫推进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28日表示,要加强对扶贫产品的监管。包括三方面监管:一是扶贫产品本身,对产品进行监管;二是对政府工作行为进行监管;三是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监管。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 图片来源:中国网 李佳
国新办28日举行消费扶贫行动有关情况发布会,有媒体问:在消费扶贫方面,部分扶贫产品出现了过于依赖帮扶单位包销、不够市场化的现象,如何规避这类情况的发生?消费扶贫推进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洪天云表示,当前消费扶贫在推进各项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件事情。第一,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这是一贯的工作要求。从政府部门的角度,从来没有把扶贫产品让哪个部门包销,分任务、压任务甚至做指标,到现在为止没有这个情况。但是在工作中确实存在相关中央单位或企业对贫困村做出承诺,只要种得出来就可以全部销掉,这个情况和产业发展是相悖的。一个产品的培育有周期、有规律,和市场对接才可持续、才可以长远发展。
第二,消费扶贫行动启动以后,几方面工作的部署安排非常明确,要加强对扶贫产品的监管。
包括三方面监管:一是扶贫产品本身,对产品进行监管;二是对政府工作行为进行监管;三是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监管。这三个监管如果不到位,就可能出现贫困地区本身好多产品规模不大,产品的品牌没有出来,最后绑架消费者,这是不允许的。通过多种方式销售贫困地区的产品,特别是扶贫产品,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但是不能绑架消费者,必须把最优质的合格产品,而且能够有减贫带贫机制的扶贫产品向市场推荐,向群众介绍,鼓励消费者去购买,这样才能把这个事做好。(中新经纬APP)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