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的“错觉”
发布时间:2020-8-26 18:25阅读:318
从7月的经济各方面数据来看,消费、核心通胀、工业生产均低于预期,但房地产经济再度攀升。如何从这些复杂的信号中,寻找经济的中长期运行趋势和方向?房地产经济的高增长能否持续?我们认为近几个月数据的“V”型回升,给大家造成了一种经济会持续复苏的“错觉”。
摘要
1、需求还是偏弱,恢复也在放缓。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仅从6月的-1.8%回升至-1.1%,不仅继续保持负增长,而且恢复速度有所放缓。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也仅仅回升至3.5%,和疫情之前7%附近的增速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核心CPI从6月的0.9%进一步下降至0.5%。疫情还未完全过去,防控措施对需求的压制作用没有完全解除。再加上今年居民收入减少,需求端疲弱的情况很难大幅改观。
2、地产基建支撑,但生产也遇瓶颈。工业增加值增速在经历了4个月的大幅改善后,7月持平于6月份的4.8%,向上恢复的动能明显减弱。生产端的恢复放缓,恐怕和内外需求的疲弱有着很大关系。工业生产明显好于终端消费需求,除了部分新经济行业的高增长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地产、基建的强劲支撑。
3、地产深V走势,制造复苏错觉。尽管短期房地产数据向好,但更多来自积压的购房需求和生产投资的集中释放。在居民收入减少、失业增加的情况下,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依然很有“毅力”,那么今年全年的房地产市场还是要比去年有所降温的。房地产市场恐怕难以实现真正的持续复苏,未来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恐怕是先上后下。
4、政策兼顾长期,经济先上后下。预计货币政策仍会维持当前宽松的状态,但之前融资大量投放也对资产泡沫领域产生一定刺激作用,后续或控制信用投放的节奏,注重“直达实体”的结构性政策的使用。政策会兼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防风险,更加强调经济的平稳。所以在这样的政策大基调下,经济也很难开启一轮持续上行的周期。
1、需求还是偏弱,恢复也在放缓
经历了几个月的恢复后,我国经济的需求端依然是偏弱的。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仅从6月的-1.8%回升至-1.1%,不仅继续保持负增长,而且恢复速度有所放缓。其中餐饮收入仍有11%的降幅,商品零售从上个月的-0.2%回升至0.2%,但商品零售的好转主要来自汽车零售12.3%的高增长。剔除汽车后,7月消费品零售增速反而下滑至-2.4%。
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也仅仅回升至3.5%,和疫情之前7%附近的增速还有很大差距。而且这3.5%的增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7%的高增长贡献,剔除这一部分后,其它服务业要更差。
从物价的角度看,终端需求也偏弱。7月我国CPI同比尽管有所回升,但主要来自食品短期涨价的干扰,核心CPI反而从6月的0.9%进一步下降至0.5%,非食品CPI同比从0.3%降至0,服务类CPI从0.7%降至0。核心物价指数偏弱,显示了经济终端需求并没有那么强。
疫情还未完全过去,防控措施对需求的压制作用没有完全解除。再加上今年居民收入减少,需求端疲弱的情况很难大幅改观。
2、地产基建支撑,但生产也遇瓶颈
相比疲弱的需求端,工业生产数据明显偏强,不过恢复也已放缓。工业增加值增速在经历了4个月的大幅改善后,7月持平于6月份的4.8%,向上恢复的动能明显减弱。尽管其中有暴雨洪水这些因素对生产端的短期冲击,不过从地区来看,7月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大幅回落,东部地区反而有所回升,说明暴雨洪水可能并不是主要因素。
生产端的恢复放缓,恐怕和内外需求的疲弱有着很大关系。例如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依然维持负增长,对外需依赖较大的纺织、橡胶塑料、金属制品生产增速也较低。
工业生产明显好于终端消费需求,除了部分新经济行业的高增长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地产、基建的强劲支撑。7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继续上升至8.3%,其中基建投资(不含电力)上升至7.9%,房地产上升至11.6%,而制造业当月同比增速为-3.1%。所以和房地产、基建相关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的生产也较为强劲。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什么是顺周期股票?顺周期和逆周期什么意思?
周期和顺周期是什么意思呢?
顺周期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顺周期板块?
顺周期和逆周期有哪些区别?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