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集亚洲糖王、香格里拉之父、中国油王头衔于一身的投资大师 | 往事可追
发布时间:2020-8-25 13:12阅读:355
他是期货大师级的人物,70年代曾为国操盘赚500万美金。
他被称为“亚洲糖王”,因为他控制着马来西亚80%原糖市场,世界市场20%,可以说几乎垄断了整个亚洲的糖业。
他被称为“香格里拉之父”,说道香格里拉,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因为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同时还是亚洲最大的酒店集团,遍布世界各地。
他被称为“中国油王”,因为他创造了全国著名的粮油品牌——金龙鱼,全国90%以上的家庭都在食用金龙鱼品牌食用油。
如今他涉猎的业务已经涵盖糖业、粮食、工业、种植、航运、矿产、房地产、国际贸易、酒店、保险、证券、文化娱乐和电视广播等领域等众多领域,几乎涵盖所有的业务。
这位从不称王称霸、也不高谈阔论的企业家,不辜负每个机会,不亏待每个人,不虚度每寸光阴,九十高龄依然谦虚谦虚再谦虚,努力努力再努力的身体力行,成就了跨时代、跨行业、跨国界的伟大成功,也树起一面伟大企业家的光辉旗帜。
01
小试牛刀
从1960年起,我每年去伦敦一两趟,有时从伦敦再飞纽约。
如果我要经营糖厂,就需要知道如何管理原糖成本,于是我开始摸索和学习做期糖生意。
因为没有人从旁教导,所以我去伦敦时,便不断观察英国人如何做交易,并不时询问一些有关运作机制的问题。
为了试水,我有时会做5或10批货的单(每批货为5公吨)。若亏蚀了也不会招致大损失;若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就是透过这种方式去学习,并从中去开始感应市场的脉搏。
1963年我开始疯狂地做起交易来。这一年,我一共去了伦教四次,春夏秋冬各一次。每一次,我都留在入住的酒店简单地进行交易而且还赚了不少钱。
春天那次,获利丰厚;夏天则相对少些;秋天那次,经历了四周恶战后暴赚了一笔;冬天的盈利则与春天的差不多。
但在最后结数时,有几个交易商纷纷来向我哭诉出于同情,我让出了部分收益给他们。
一年下来,我的现金纯利相当于1,400万马币(接近500万美元),这是一笔巨款。之前郭氏兄弟的全部资金最多也不过约500万马/坡币。
市场经历了数年停滞,糖价一直徘徊于每吨2到28英镑之间。一直至1963年,市场开始复苏,但情况却不是一面倒地向上。
那年夏天,我不断入货,而走势也一直向好这对我极为有利。我很快便赚到了5万英镑,然后是10万英镑。夏末时,我对市况更为乐观,于是便通知新加坡的经纪:“买,买,买!”。
我在新加坡不断入货,持有实货约2万吨。我还不断买入期货,合计每吨均价为35英镑,而市价约为40英镑。
但后来价格突然崩溃狂泻至33英镑,而且看来还要再跌。若价格持续下挫,我将会一败涂地。
那时候,伦敦的所有交易商均被打得措手不及,大家都紧绷着脸,笑不出来。
又过了10到12天胆战心惊的日子,当时市价一度跌至约30英镑,然后开始横向整固。
直至9月,飓风弗洛拉开始横扫加勒比海。这场有史以来最致命的风暴侵袭当时全球最大的糖出口国古巴,严重损坏甘蔗田。
一时间,电话响个不停,电报横飞,糖价马上飙升。接下来的十多个交易日,糖价一路暴涨至每吨60多英镑。
当然,价格上涨到48、49、50英镑时,我已全数出货获利了这个秋季之旅,是我人生中以最短时间赚得最多的一次。
02
福祸相依
12月的首两星期,又因为一场飓风即将侵袭古巴,我在伦敦又赚了不少钱。
一个周五,所有交易平仓后,便预订了第二天中午回新加坡的机票。
当日下午四点钟,我突然接到来自德雷克公司一位资深交易员来电。他说:“罗伯特,我遇到麻烦了。不知道你能否出手相助?”
我问:“什么事?”
他说:“我为一个客户下了单,但现在他却食言了。我只是个员工,只能自掏腰包填补。你能否帮我接了这张单?”
他们很会编故事来博取同情,但本着郭氏家族宽宏大量之心,我同意接手帮他。
另外一次发生于周六清晨。我正要动身往机场,另一经纪致电求救。
我一般不喜欢在离开伦敦前尚有未平仓的交易,但华人般都较为感性,而且由于整年都做得不错,于是我便答应了。
我本应马上结算了事,这样损失不大。但是,我却固执地继续持有最后招致两三倍的损失。这两笔交易让我亏损了大约15万英镑。
为了帮两个朋友,我损失了12月份所赚的一大部分利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