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短板,让交易走得更远
发布时间:2020-8-24 19:06阅读:293
从投票数据来看,24%的参与者认为“看对行情却亏钱”令人最痛苦,20%的参与者认为“走不出亏钱的阴影,害怕交易又不想放弃”是最令人痛苦的,14%的参与者认为“持续亏钱”最令人痛苦。
其实,在小编看来,看对行情却亏钱对于做交易的人来说应该是常事。尽管人们常说,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但这句话对于期货交易员来说,看起来是多余的。试问,哪个交易员没有在同样的地方反复亏损过呢?
对大部分期货交易员来说,从错误中及时汲取教训,并确保下一次不再犯,这真的是非常难的。
成功交易员大都挨过无数次市场的掌掴。令人痛苦的往往不是赔钱,而常常是爆仓。为了避免屡犯,许多交易员都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交易纪律。虽然如此,一旦进入交易状态,在市场和行情面前,有时候也避免不了犯错,为此不少人有自责感,有人甚至因为亏损而备受打击。
其实,交易员不必过分苛责自己,因为能悟出一切但管不住自己,基本上是投机交易者的常态。
巴菲特说:“我们并不担心犯错误,我所考虑的是未来如何做到不同。”期货投资者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都会杂念丛生甚至欲望萌动,所以大多数人都有重复犯错的经历,并且以后还会继续犯下去,“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个标准,在期货市场上没有人能够达到。不过,按照博弈论的说法,期货交易是一种现实博弈,现实博弈的特点是只要比别人少犯错误,同时犯错误时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可控,久而久之,你就是成功者。
只要在一天一天的叠加中,你的账户盈利趋势是逐渐上升的,就是一种进步。或许将目标设定为如何让自己的交易之路走得更长远一些,交易反而会更单纯了呢?
让交易走得更远,应该尽力弥补自身的短板,尽管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对交易有所裨益的事。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木桶原理”。它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意为由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盛水量的多少,而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最长的板块,而是最短的板块。其引申含义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其“长板”,而是其“短板”。
期货交易其实很好地诠释了木桶理论。不论自己洞察市场的能力多么强,盘感多么准确,账单多么绚丽,只要止损、仓位、执行等关键环节存在“短板”,就难以逃脱“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宿命。
止损不执行,如果硬扛,交易计划就会成为废纸,短线单扛成了长线单,浮赢单变为了爆仓单。也许有人会说:“大部分被套的单子会扛回来,甚至最终能变成盈利单。”但只要一次没扛回来,就可能伤筋动骨。止损是用战术上的损失来博取战略上的胜利,我们不能奢望用小的盈利来弥补大的亏损。“死扛”会打乱我们的思路,阵脚一乱,保本都成问题,还奢望盈利吗?长期下去,非但不能捕获猎物,反而自身成了被猎杀对象。毕竟,零和游戏中,不是赢家就是输家。
仓位不控制,就会造成重仓。孤注一掷着实不是专业人士的玩法,资金曲线直线向上的背后,蕴含着掉头坠落的风险,而满仓的结果可能是直接爆仓。因此,大商所研发团队评选和很多实盘比赛都把夏普指数列为评价投资顾问的重要指标。不求暴富,但求稳健,这才是成熟投资顾问和职业投资者的追求。
执行就是服从命令,不抱幻想,不讲条件,逻辑上是“只要……就……”,不能有商量的余地。如果执行不到位,无论交易工具多么先进,交易理念多么科学,盈利也只是梦一场。只有知行合一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眷顾。
交易中“扬长”固然重要,“补短”则更为关键。发挥“长板”优势,才能让利润“奔跑”;弥补“短板”劣势,才能留住战果,避免“竹篮打水一场空”。知道错在哪里,是向成功迈出的一大步,认真分析自己的“短板”,对症下药,才能让交易走得更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能否通过投资基金来弥补炒股的亏损?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