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双循环”进击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级市场”
发布时间:2020-8-19 10:04阅读:457
【大湾区“双循环”进击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级市场”】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提法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对接区,粤港澳大湾区在构建“双循环”的过程中将扮演起重要角色。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国外的制度、规则、市场结合的对接区,其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更关系到中国“双循环”格局的长远发展。
消费“双循环”底气十足
2019年,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消费已经超过投资和进出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力量。
分析认为,消费在GDP中扮演的角色正愈发重要。扩大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基本内涵,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双循环”的重要发力点。
截至2019年末,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人口数已接近7265万,以0.6%的国土面积吸纳了全国5%的人口。
人口支撑下,大湾区也在积极开拓消费领域的增量,即新的消费增长点、新品类、新业态。
以广州为例,直播带货成为广州刺激消费的重点举措,“这段时间里,广州的政府官员(比如区长)、学者、总裁等等,纷纷走进直播间,为广州品牌、广州商品带货,整个城市的直播氛围越来越浓厚。”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魏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然而,深圳作为大湾区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其消费能力、社零规模却优势不显著,若按社零总额计算,2019年仅为中国消费第七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指出,这主要是深圳两极分化突出,即富裕的一极消费不多,收入主要用于投资;普通的一极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挣钱更多转回家乡。
大循环背景之下,深圳接下来应如何释放消费活力?“如果把后者转化为真正的本地居民,把根留住,可能释放出更多消费。再有就是解决房价高的问题,让更多居民有公租房等保障房,解决后顾之忧,也可以拉动内需。” 彭澎如此建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