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基金“潜伏”科创板?半年报中见端倪,医药股获明显增持
发布时间:2020-8-15 19:19阅读:362
想要融资买入股票的最新规定如下:
1.近20个交易日账户日资金均大于50万(含股票市值)
2.半年以上的证券交易经验
3.在满足前两项条件的情况下,通过风险评测以及信誉评估
只要以上三个条件全部满足,即可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到券商柜台办理融资业务, 如果觉得券商要求高,或是想要线上办理融资,可以考虑正规的三方撮合平台,资金门槛低且可以线上办理,最快当天即可交易,详情点头像咨询
随着科创板半年报的陆续披露,潜伏科创板公司的基金也逐渐浮出水面。目前已有不少科创板公司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其中,科创板公司的基金持仓尤其受市场关注。
7月以来,科创板市场一度有所震荡,但整体平稳度过。增量资金入场以及多元化的减持方式,形成一定缓冲。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提升,成交额及两融余额均有所提升。而从披露的中报来看,不难发现,当下资金对科创板的配置热情依旧较高,而医药股更是成为资金“掘金”科创板的主战场。
在科创板增量资金源源不断背景下,首批科创板50ETF也即将落地,基金公司将在拿到批文后第一时间启动发行。加上此前首批科创板基金成立,科创板也将再迎数百亿增量资金,未来增配空间将进一步加大。
增配空间依旧较大
7月,时值科创板一周年之际,首批科创板公司迎来首发、战配股集中解禁。单月解禁规模达1690亿元,占全年解禁比例达37.24%。在此背景下,科创板一度震荡加剧。
不过,针对科创板解禁潮,基金机构普遍认为,市场预期较为充分,创新制度设计又较好地平缓了解禁对于市场的冲击。银河证券指出,自7月22日开板一周年以来,科创板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震荡,但整体平稳度过。增量资金入场以及多元化的减持方式,形成一定缓冲。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提升,成交额及两融余额均有所提升。而从披露的中报来看,不难发现,资金对科创板的配置热情依旧较高。
此外,今年大量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投资方向的科创主题基金等新基金成立,科创板增量资金“弹 药充足”。
消息人士透露,备受市场关注的科创50ETF及联接基金或将于8月中旬左右推出。除了科创板基金以外,科技方向基金也集结了大批资金,其中部分也将投向科创板。此前,7月24日,易方达、博时、富国、汇添富、南方、万家旗下科创板基金发售,合计募集规模达160亿元左右,而这6只基金已于7月底8月初陆续成立。
但客观而言,当前机构资金对科创板仍处于相对低配的阶段。统计显示,2020年二季度基金重仓股中对科创板股票的持仓占比仅为1.9%。相较而言,从今年1月至7月IPO募集资金的总量来看,科创板已经超过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总和。就7月单月而言,A股共有52只新股上市,IPO募资额达到1098.1亿元,首次单月突破1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芯国际就占了当月募资额的一半。
某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对近八成的科创板个股配置规模不足0.5亿元,大量科创板个股的投资价值待挖掘。科创板开市一年多以来,每个月都有新股上市,已经成为国内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优质土壤。未来伴随科创板个股数量增加、个股研究覆盖扩展,更多优质科创板标的将被发掘,未来机构增配空间较大。
医药股获明显增持
今年以来在经济预期不佳、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科技股跑出了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其背后,估值抬升是核心推动因素,确定性强的龙头公司出现估值溢价,而科创板过去一年的估值溢价较主板则更明显。在此背景下,科创板公司的基金持仓尤其受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已有40家科创板公司披露了公司半年报,不少公司二季度末均不同程度被公募基金持有。其中,医药股普门科技和东方生物在二季度获得基金较为明显的增持。
中报显示,于去年11月上市的普门科技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被公募基金、基金专户和基本养老保险组合占据,广发医疗保健股票、交银数据产业分别持有255万股和188万股,成为第一和第三大流通股东,富国旗下包括富国沪深港价值精选在内的4只基金抱团买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一组合以及博时基金旗下一只专户产品也各自买入一百万股以上。上述机构均在二季度新进买入。
公开资料显示,普门科技是一家研发驱动型的医疗器械企业,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主要产品覆盖治疗与康复和体外诊断两大领域。根据普门科技半年报,公司在2020上半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2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57.19万元,同比增长37.20%。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增长23.08%。
此外,东方生物也在今年二季度被基金加仓。东方生物中报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共有5只公募基金出现在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席位上,博时新兴成长持有数量为50万股,为第三大流通股东,宝盈鸿利收益、宝盈先进制造、兴全社会责任、国泰金牛分别持有36万股、35万股、30万股和20万股,这些基金均在二季度新进。根据基金二季报,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东方生物股数占流通股的比例为7.14%,而在一季度末仅为0.22%。
从上述公司所在行业属性上看,不难发现,基金对于科创板股中医药股的青睐。事实上,今年以来,医药股也一直是科创板中各路资金追捧的主要对象。昨日,被市场称为“新冠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诺登陆科创板,根据此前的初步询价结果,A股发行价为209.71元人民币,为科创板IPO史上第二高价股,
针对后市,“长期来看,医药需求空间巨大且不断拓展,医药的复杂艰巨使得企业需要进行长期、巨大的投入,但也形成了巨大的壁垒。”新时代证券分析师沈瑞表示,再加上医药股抗外部风险能力强、成长性强,以及疫情长期化可能性增加,利润的成长将逐步消化股票的高估值。
(以上内容均为摘录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分享该文章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