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后期还有啥“风浪”?
发布时间:2020-8-9 16:27阅读:376
最近在油脂大火之际,豆粕略显落寞,好不容易上涨到3000上头没两天就被赶了下来,今天已经已经跌破2900,很多人在想,豆粕就这么完蛋了?今天就来讲讲豆粕后期个人的看法。豆粕在去年就很多人在想,今年是豆粕四年一度的大年,对于这个“玄学”很多人深信不疑,往前推一下,2008,2012,2016年哪一年豆粕不是独领风=骚,而今年实在是“骚”不起来了,09马上进入换月,而01似乎也没什么可期待的。
我们追寻每年的豆粕大年的共性,一个是天气溢价,就是所谓的天气炒作,离得比较近的就是2016年阿根廷的水灾,现在还记忆犹新,另外一个就是需求,当然这个需求里中国占了很大的份额,而今年天气溢价没了,剩下一个并不算太出彩的需求,豆粕现在这个处境也属于正常。
首先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天气溢价,截止到2020年8月2日,美国18个大豆主产州的大豆扬花率为85%,上周76%,去年同期68%,过去五年同期均值82%。 大豆结荚率为59%,上周43%,去年同期32%,过去五年同期均值54%。大豆优良率为73%,高于一周前的72%,高于去年同期的54%。这就是目前的天气,说完美不为过,美豆在丰产的预期上越走越远,给予天气炒作的窗口越缩越窄,随着本周美豆优良率再次上调,市场对新作单产预估也逐渐从50-51水平提高至52蒲甚至更高。福四通预计单产为54.2蒲,总产量将达到44.96亿蒲。而这并不是在市场上看到的最大单产预估,甚至有机构给出了超过55蒲的单产预估。若这样的单产实现,美豆库存压力极大,期末极有可能累库。可以客观点讲,天气炒作减产这块后面起到的作用会微乎其微,反而会带来不小的利空压力。
当然,豆粕还有一条腿是需求,这个需求不简单是国内的需求,它的指标在于美豆的出口数据是否向好,而国内采购因为目前美豆对国内豆粕的指向性明显,国内8月大豆采购修正至800万吨,9月采购超预期至820万吨,10月已采六成,11月已采三成,均快于去同。7月末南美装运有所放缓不及预期,全月美巴阿对华装出770万吨仅低于去同。国内至11月到港的大豆需求已采完,若后续装出无碍,考虑5月以来延后卸港量,整体8-11月大豆月均到港或接近930万吨的创记录水平,当然,这些采购绝大部分份额在于巴西,因为中美摩擦一直持续,民间采购还是偏向于巴西大豆采购。从5月至今,中国三个月内分别买入美豆共计1073万吨,相比去年增加不少,但是美豆的采购绝对没有到最大值,聊到这块,又会扯出一个话题,就是中美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到今年6月,中国的购买量仅占年初至今目标的39%(美国出口),下半年执行协议的话需要加快购买。《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称,中国和美国已同意在8月15日举行虚拟高层会谈,以评估中国是否遵守2020年早些时候签署的一项双边贸易协定。报导称,会谈将包括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中国副总理刘鹤,他们将重点讨论第一阶段的协议,该协议要求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从美国进口增加2000亿美元。总的来说也就是一点,未来国内可能会加快购买美豆,可能会对美豆带来支撑。
我们来回到盘面,说说实际问题,豆粕会大跌吗?个人观点是,当需求好的时候,产量丰收带来的利空将会被淡化,当需求上来的时候,供给大不会是个问题,但是市场走牛有困难,陷入一个区间震荡更符合目前面临的局面。
作为期货投资来说,豆粕略显“鸡肋”,因为没有天气助力,09合约已经“日薄西山”,作为需求旺季前面拉到3000上头已经释放其利好,但是后继无力,主力资金换月也在加速,那么只能把目光转向01合约,对于01合约,美豆的丰产预期已经让其走牛的梦想破灭,只能依靠出口利好带动或者在收割时候出现点雨水影响收割才能拉动盘面,然而目前前者有概率,后者小概率,所以目前作为多头是活在幻想里的,个人预期,豆粕01可能因为各种小的利好再次像3000发起冲击,但是走牛还是差点火候,目前10月船期对于11月到港大豆压榨成本豆粕在2866,而目前盘面价位为2888,作为价值投资豆粕明显不在是一个合适的种类,起码现在不是。而后面是否会加速进口美豆则会决定着豆粕基差的走向,后面谈判结果出口我会做一下具体分析。
最后一个,就是一个目前炒作比较厉害的“粮食危机”,目前疫情背景下,各个国家地缘政治摩擦不断加强,粮食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也是很重要的,轻度危机现金为王,中度危机金银为王,重度危机粮食为本,现在金银涨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而粮食不希望成为下一个,当然这概率偏小,真的出现就世界大乱了,仅做一个风险点参考。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7月最新LPR查看”,可获得关于7月最新LPR查看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们追寻每年的豆粕大年的共性,一个是天气溢价,就是所谓的天气炒作,离得比较近的就是2016年阿根廷的水灾,现在还记忆犹新,另外一个就是需求,当然这个需求里中国占了很大的份额,而今年天气溢价没了,剩下一个并不算太出彩的需求,豆粕现在这个处境也属于正常。
首先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天气溢价,截止到2020年8月2日,美国18个大豆主产州的大豆扬花率为85%,上周76%,去年同期68%,过去五年同期均值82%。 大豆结荚率为59%,上周43%,去年同期32%,过去五年同期均值54%。大豆优良率为73%,高于一周前的72%,高于去年同期的54%。这就是目前的天气,说完美不为过,美豆在丰产的预期上越走越远,给予天气炒作的窗口越缩越窄,随着本周美豆优良率再次上调,市场对新作单产预估也逐渐从50-51水平提高至52蒲甚至更高。福四通预计单产为54.2蒲,总产量将达到44.96亿蒲。而这并不是在市场上看到的最大单产预估,甚至有机构给出了超过55蒲的单产预估。若这样的单产实现,美豆库存压力极大,期末极有可能累库。可以客观点讲,天气炒作减产这块后面起到的作用会微乎其微,反而会带来不小的利空压力。
当然,豆粕还有一条腿是需求,这个需求不简单是国内的需求,它的指标在于美豆的出口数据是否向好,而国内采购因为目前美豆对国内豆粕的指向性明显,国内8月大豆采购修正至800万吨,9月采购超预期至820万吨,10月已采六成,11月已采三成,均快于去同。7月末南美装运有所放缓不及预期,全月美巴阿对华装出770万吨仅低于去同。国内至11月到港的大豆需求已采完,若后续装出无碍,考虑5月以来延后卸港量,整体8-11月大豆月均到港或接近930万吨的创记录水平,当然,这些采购绝大部分份额在于巴西,因为中美摩擦一直持续,民间采购还是偏向于巴西大豆采购。从5月至今,中国三个月内分别买入美豆共计1073万吨,相比去年增加不少,但是美豆的采购绝对没有到最大值,聊到这块,又会扯出一个话题,就是中美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到今年6月,中国的购买量仅占年初至今目标的39%(美国出口),下半年执行协议的话需要加快购买。《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称,中国和美国已同意在8月15日举行虚拟高层会谈,以评估中国是否遵守2020年早些时候签署的一项双边贸易协定。报导称,会谈将包括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中国副总理刘鹤,他们将重点讨论第一阶段的协议,该协议要求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从美国进口增加2000亿美元。总的来说也就是一点,未来国内可能会加快购买美豆,可能会对美豆带来支撑。
我们来回到盘面,说说实际问题,豆粕会大跌吗?个人观点是,当需求好的时候,产量丰收带来的利空将会被淡化,当需求上来的时候,供给大不会是个问题,但是市场走牛有困难,陷入一个区间震荡更符合目前面临的局面。
作为期货投资来说,豆粕略显“鸡肋”,因为没有天气助力,09合约已经“日薄西山”,作为需求旺季前面拉到3000上头已经释放其利好,但是后继无力,主力资金换月也在加速,那么只能把目光转向01合约,对于01合约,美豆的丰产预期已经让其走牛的梦想破灭,只能依靠出口利好带动或者在收割时候出现点雨水影响收割才能拉动盘面,然而目前前者有概率,后者小概率,所以目前作为多头是活在幻想里的,个人预期,豆粕01可能因为各种小的利好再次像3000发起冲击,但是走牛还是差点火候,目前10月船期对于11月到港大豆压榨成本豆粕在2866,而目前盘面价位为2888,作为价值投资豆粕明显不在是一个合适的种类,起码现在不是。而后面是否会加速进口美豆则会决定着豆粕基差的走向,后面谈判结果出口我会做一下具体分析。
最后一个,就是一个目前炒作比较厉害的“粮食危机”,目前疫情背景下,各个国家地缘政治摩擦不断加强,粮食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也是很重要的,轻度危机现金为王,中度危机金银为王,重度危机粮食为本,现在金银涨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而粮食不希望成为下一个,当然这概率偏小,真的出现就世界大乱了,仅做一个风险点参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请问大盘后期走势会如何?
您好,下跌趋势的反弹,具体要结合成交量,是否是底必选看量,目前短线操作者可以介入,有需要咨询我,祝您投资愉快!
力合股份后期走势怎样?成本11.5,后期要如何操作?
您好,如果您前期持有该股,建议开盘借助利好逢高出局。
002096后期该如何操作?
回答:如果不想割肉可以继续持有,建议止损换股
科创板后期怎么买后期会怎么走
你好,科创版是一直都可以进行投资的,看你具体是买的个股还是ETF呢?
豆粕后期有望向好
上周,国内豆粕期货追随外盘大豆下跌,期货远月合约跌幅明显大于近月。截至10月22日,豆粕主力合约2001最高价为2920元/吨,最低价为2863元/吨,收盘价为2870元/吨,周跌幅为-0.10%。现货方面,全国豆粕均价与之前一周基本持平,周度成交均价为3015元/吨,此前一周均价为3012元/吨,上周日均现货成交量17万吨,低于此前一周的41.5万吨。库存方面,沿海油厂大豆库存继续下降,从此前一周的310万吨降至297万吨;沿海油厂豆粕库存略有回升,上周库存37万吨,此前一周为35.5万吨;全国油厂大豆总库存也继续下降,截至上周为328...
风浪越大,金越贵
校对:赵燕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