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又涨了 真是“内贬外升”?关键还在美元指数猛回调 流动盛宴利好新兴市场
发布时间:2020-8-8 22:02阅读:479
美联储天量宽松政策下资金持续涌入新兴市场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中国股市和人民币汇率也将受益维持涨势。
8月6日,受上一日美元指数大跌和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大涨影响,当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上调314个基点至6.9438,为今年3月11日以来最大。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上攻,主要源于近期美元指数的疲软。美元指数自5月中旬起就不断走低,近两个月的跌幅已达7.4%;其中,7月初至今的跌幅近4.5%,创下过去10年来的最大跌幅,也一度跌至2018年5月以来的两年多新低。美元指数的下跌会带动非美货币兑美元汇率的上涨,人民币同样如此,不过,7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幅仅1.7%左右。
多位受访的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日持续上涨,主要受美元指数走弱和美元资金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寻求投资机会影响,由于美联储短期内难现货币政策转向,这一趋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全球流动性“盛宴”下,汇率的稳定和外资的流入,又将对国内的资本市场形成利好支撑。
人民币“内贬外升”说法不靠谱
截至8月6日16:30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6.9441,较上一日上涨89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日持续走强,但其上涨幅度相对于同期美元指数的下跌幅度依然较小。同时,作为观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在7月环比还微跌0.68%,BIS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计算了人民币汇率指数也都在7月出现环比微跌。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时报记者解释,7月人民币升值幅度低于美元,说明人民币与美元关联性降低,受美元影响减弱。近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上涨,也引发了市场关于人民币内贬外升的讨论。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在外汇领域看来并不专业靠谱。
北京一资深外汇专家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所谓一国货币对内贬值,通常是用通货膨胀衡量,只要经济运行有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货币对内的价值肯定是在不断贬值的,也就是所说的钱变毛了,温和通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更有利的;而一国货币对外的价值则主要通过汇率体现,但衡量货币的对外价值不能仅看单边汇率,更重要的是看实际有效汇率,或者说是兑一篮子货币汇率。
从短期视角看,人民币内贬外升的说法也不靠谱。王有鑫表示,实际上,不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看,今年以来人民币购买力都在增强,人民币走势基本符合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周期表现。从国内看,与其他发达经济体不计后果、采取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不同,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保持了相当的定力,总体宽松但又松紧适度,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复苏的同时,又确保物价平稳回落,CPI指数从年初的5.4%降了一半至2.7%,房价也保持基本稳定,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人民币并不存在对内贬值的情况。如果考虑到部分生活消费品降价的因素,人民币对内购买力实际在增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