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创金融创新试点、货币政策精准导向 央行下半年工作部署释放重磅信号
发布时间:2020-8-4 10:17阅读:338
8月3日,央行召开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定调下半年五大重点工作。针对货币政策,央行明确下半年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且重点落实好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和两项直达工具;针对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央行定调要守住底线,推动三年攻坚战如期收官,并转入常态化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另对金融服务管理创新,央行也提出要深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创新试点,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央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更加灵活适度。及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扩总量、保供应、促增长,降利率、调结构、保主体,千方百计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具体来看,上半年累计3次降低准备金率,分阶段、有梯度地提供3000亿、5000亿、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扩大大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支持扩大公司信用债发行,保持了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同时,针对金融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性,央行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目标,6月1日及时发布并精心组织实施支持企业延期还款和扩大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进一步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时间至2021年3月底,激励银行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办理延期还本普惠小微贷款,扩大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目前,两项政策工具正有序实施,并初见成效。
央行强调,2020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切实抓好已出台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注意把握好节奏,优化结构,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重点落实好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和两项直达工具,应延尽延,尽可能多地将受疫情冲击的小微企业纳入支持范围。
“上半年针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影响,央行及时采取的逆周期与对冲政策已取得良好效果。”光大银行(601818,股吧)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道,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下半年进行相应调整,但并非转向,下半年央行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已出台支持政策,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保持灵活应对,保持货币供应总量稳定,精准滴灌,提升政策实施效率,并防范金融乱象与风险。”
转入常态化风险防控和处置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央行部署的下半年五大重点工作中,除了明确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外,针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央行也进行了定调。
央行指出,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基本完成,蒙商银行成立开业。“华信系”风险处置工作基本完成。锦州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财务重组和增资扩股方案顺利实施。恒丰银行改革重组工作基本完成。加强统筹协调,支持银保监会、证监会果断接管“明天系”旗下9家核心金融机构,目前进展顺利。方正集团破产重整平稳推进。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券等资本工具补充资本,结合金融风险处置,完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着眼长远,未雨绸缪,支持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央行明确,2020年下半年,要守住底线,推动三年攻坚战如期收官,并转入常态化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加快补齐金融风险处置制度短板,健全重大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国务院金融委问责要求,实行重大金融风险形成和处置问责,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密切关注金融风险的边际变化。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即将收官,央行在此时召开会议,既涵盖了对前期重大风险案例的工作总结,同时也着眼于之后常态化的处置机制建设,将风险处置工作落实到责任人,充分体现出监管打赢重大金融风险三年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逐步面临一些新形势,出现一些新情况,具体而言有两类重点,一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及金融业务的线上化迁移,金融风险的聚集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其涉众面更为广泛,牵扯到的监管主体也更加复杂;二是近年来金融犯罪分子多呈现“高学历”、“高水平”特征,利用其娴熟的业务经验与高超的计算机水平隐蔽作案,有的甚至还借助境外通道,给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
“从此次会议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央行将不遗余力完成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目标。市场也将根据此次会议释放出的信号,关注攻坚战相关长效机制的建设工作,地方监管将进一步加强监测,而各类金融机构主体亦将继续完善自查自纠工作,以合规为本推动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苏筱芮称。
深化科创金融创新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金融服务管理创新,央行指出,2020年,围绕疫情防控,已及时开通了支付结算、科技保障、现金发行、国库资金拨付、征信、债券发行、外汇管理等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此外,反洗钱监管扎实推进,大额现金管理开展试点。
央行强调,要继续做好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工作。统筹做好收官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精心组织起草“十四五”金融改革发展规划。深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创新试点。完善地方金融组织统计制度。稳步审慎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
“深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创新试点,这是十九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方向,在‘十三五’时期相关改革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改革将会在相关领域加速,下半年作为两个五年规划的承上启下阶段,对相关试点工作的推进有积极的作用。”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联储证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全如是评价道。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改革全过程都绕不开监管要求,本次会议中,针对监管方面也提出明确要求,具体包括,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提高国库会计核算质量、推进征信互联互通、依法有效开展反洗钱监管、调查与监测分析,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场的交易报告制度和总交易报告库等。在李全看来,反洗钱监管、调查与监测分析,这也正是我国金融科技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针对数字货币最新进展,会议透露,上半年法定数字货币封闭试点已顺利启动,下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君称,可以看出,当前央行做好了数字货币供给侧的准备,并在积极寻找适合的场景谨慎落地。陈文君称,“我了解到一些机构正在做区块链+的改革,例如上海某机构尝试将某项财政补贴项目的关键数据上链,为对接数字货币的落地创造条件。”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四红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