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地产持续跑输市场,这时候放弃坚守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发布时间:2020-8-4 09:00阅读:234
银行地产持续跑输市场,这时候放弃坚守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A股市场持续处于技术性牛市的环境之中,但受到前几年的深度熊市行情影响,不少投资者仍然深受熊市思维的约束,紧紧拥抱银行地产等板块,一方面考虑到熊市避险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低估值与高股息并存的优势。
但是,既然A股市场一直身处技术性牛市的氛围之中,那么将意味着投资者应该要及时把投资思维转换至牛市思维之中,才有望实现让利润奔跑的目标。对银行地产板块来说,在熊市环境下,确实具有一定的避险优势,但在牛市环境下,资金却更愿意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使是拥有很好资金优势的公募基金,也在二季度的持仓数据中展现出积极调仓的策略,并对部分投资者耳熟能详的白马股与蓝筹股进行大幅减持。从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举动来看,确实已经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投资思维,并尽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医疗、科技、消费等板块却成为了不少机构投资者追逐的对象。
估值、市净率与股息率,往往是价值投资者比较看重的数据指标。对银行地产板块来说,确实在这三大因素中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本身具有较高的投资安全性。但是,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在牛市环境下,或许会更注重几方面的问题。
其中,政策因素的变化会是机构投资者比较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今年以来,政策层面上对银行、地产等板块的态度似乎比较谨慎。对银行板块来说,既有让利实体经济的压力,也有股息分红下降的预期,且净利润增速可能会受到坏账的滞后反映影响。至于地产板块,目前房地产调控压力仍然很大,房住不炒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扭转的政策定调,对房地产板块会构成中长期的政策压力。与此同时,银行与房地产行业之间,往往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性,地产调控压力加大,行业趋于降温,对银行板块也会构成间接影响。
另外,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在牛市氛围下,会更注重市场的赚钱效应。最近一段时间内,市场资金跑向了医疗、科技、消费等板块,而在较强的赚钱效应影响下,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场外资金参与其中。至于长期扎根在银行地产的资金,也开始加剧了分歧,并有部分存量资金转移至医疗、科技、消费等领域,由此导致银行地产的存量资金加速分流,对行业板块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构成不少的冲击压力。
对投资者来说,目前正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假如此时选择放弃坚守,而后去追高估值很高的医疗、科技、消费股,那么可能会存在高位接盘的风险,甚至出现刚卖出银行地产板块,而后板块开始出现快速启动的现象。但是,对坚守的投资者来说,如果继续坚守下去,银行地产行情何时启动,却具有一定的未知数,可能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成本。
不过,这个时候,实际上更考验投资者的持股耐力以及自身的风险偏好能力。换言之,假如投资者是坚定看好银行地产板块的估值修复预期,那么投资者应该坚守下去,既然已经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那么估计黎明也将不远了。如果A股市场已经步入了牛市行情,对长期处于滞涨状态的银行地产股,终究还是存在补涨的需求。或许,对很多价值投资者来说,继续坚守下去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新股打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来自于稳定的股息分红能力,这也是给价值投资者的一种安慰
但是,如果投资者可以承受一定的价格波动风险,且不希望抛弃银行地产股的筹码。那么,在牛市环境下,不妨增加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在不改变银行地产股的持股状况的基础上,增加一笔额外的资金,用来满足牛市环境下的投机需求,这或许可以为投资者增加一定的额外利润,即使不幸亏损,也不影响到整体的资金盈亏状况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银行”,可获得关于银行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A股市场持续处于技术性牛市的环境之中,但受到前几年的深度熊市行情影响,不少投资者仍然深受熊市思维的约束,紧紧拥抱银行地产等板块,一方面考虑到熊市避险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低估值与高股息并存的优势。
但是,既然A股市场一直身处技术性牛市的氛围之中,那么将意味着投资者应该要及时把投资思维转换至牛市思维之中,才有望实现让利润奔跑的目标。对银行地产板块来说,在熊市环境下,确实具有一定的避险优势,但在牛市环境下,资金却更愿意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使是拥有很好资金优势的公募基金,也在二季度的持仓数据中展现出积极调仓的策略,并对部分投资者耳熟能详的白马股与蓝筹股进行大幅减持。从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举动来看,确实已经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投资思维,并尽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医疗、科技、消费等板块却成为了不少机构投资者追逐的对象。
估值、市净率与股息率,往往是价值投资者比较看重的数据指标。对银行地产板块来说,确实在这三大因素中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本身具有较高的投资安全性。但是,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在牛市环境下,或许会更注重几方面的问题。
其中,政策因素的变化会是机构投资者比较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今年以来,政策层面上对银行、地产等板块的态度似乎比较谨慎。对银行板块来说,既有让利实体经济的压力,也有股息分红下降的预期,且净利润增速可能会受到坏账的滞后反映影响。至于地产板块,目前房地产调控压力仍然很大,房住不炒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扭转的政策定调,对房地产板块会构成中长期的政策压力。与此同时,银行与房地产行业之间,往往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性,地产调控压力加大,行业趋于降温,对银行板块也会构成间接影响。
另外,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在牛市氛围下,会更注重市场的赚钱效应。最近一段时间内,市场资金跑向了医疗、科技、消费等板块,而在较强的赚钱效应影响下,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场外资金参与其中。至于长期扎根在银行地产的资金,也开始加剧了分歧,并有部分存量资金转移至医疗、科技、消费等领域,由此导致银行地产的存量资金加速分流,对行业板块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构成不少的冲击压力。
对投资者来说,目前正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假如此时选择放弃坚守,而后去追高估值很高的医疗、科技、消费股,那么可能会存在高位接盘的风险,甚至出现刚卖出银行地产板块,而后板块开始出现快速启动的现象。但是,对坚守的投资者来说,如果继续坚守下去,银行地产行情何时启动,却具有一定的未知数,可能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成本。
不过,这个时候,实际上更考验投资者的持股耐力以及自身的风险偏好能力。换言之,假如投资者是坚定看好银行地产板块的估值修复预期,那么投资者应该坚守下去,既然已经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那么估计黎明也将不远了。如果A股市场已经步入了牛市行情,对长期处于滞涨状态的银行地产股,终究还是存在补涨的需求。或许,对很多价值投资者来说,继续坚守下去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新股打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来自于稳定的股息分红能力,这也是给价值投资者的一种安慰
但是,如果投资者可以承受一定的价格波动风险,且不希望抛弃银行地产股的筹码。那么,在牛市环境下,不妨增加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在不改变银行地产股的持股状况的基础上,增加一笔额外的资金,用来满足牛市环境下的投机需求,这或许可以为投资者增加一定的额外利润,即使不幸亏损,也不影响到整体的资金盈亏状况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地产股和银行股走强能持续吗?
地产股近期已经连续走强很长时间了,像这样持续上涨是不可持续的,可以适当关注下券商股。
你们觉得明年港股会跑输A股吗?
你好,目前看港股就是下跌途中的一个下跌中继形态,是否能跑赢A股,这个并不好说,但至少A股现在是趴在地板上,如果下跌空间和幅度也不会太大,但是港股确实悬在高空。
我的股票为什么总是跑输大盘?
因为你把握不住市场脉搏,股市就是一个随机市场,你不熟悉路况怎么走?所以总跑输大盘。金融市场是一个随机市场,就像你开车去一个陌生地方,你不熟悉路况需要一个导航引导你。我们的交易系统就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帮
指数基金为什么会跑输指数?
你好,这个是很正常的,指数基金基本做不到完美复制指数,会和指数有差异
银行地产持续跑输市场,这时候放弃坚守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A股市场持续处于技术性牛市的环境之中,但受到前几年的深度熊市行情影响,不少投资者仍然深受熊市思维的约束,紧紧拥抱银行地产等板块,一方面考虑到熊市避险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低估值与高股息并存的优势。
但是,既然A股市场一直身处技术性牛市的氛围之中,那么将意味着投资者应该要及时把投资思维转换至牛市思维之中,才有望实现让利润奔跑的目标。对银行地产板块来说,在熊市环境下,确实具有一定的避险优势,但在牛市环境下,资金却更愿意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使是拥有很好资金优势的公募基金...
创业板将继续跑输大盘
将近六成的分析师判断,创业板指2015年将继续跑输大盘。调查结果显示,59%的分析师判断创业板指将2015年相对上证综指走势继续跑输大盘,12%的分析师判断创业板指跑赢上证综指,29%的分析师表示难以判断。 超过七成分析师预计创业板公司2014年业绩会延续分化格局。调查结果显示,76%的创业板公司业绩会延续分化格局,12%的...
相关搜索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7 09:46
-
一键查看《国泰海通君弘APP新手操作指南》
2025-11-17 09:46
-
小白必读的基金书单,掌握这10本收益翻倍!
2025-11-17 09:4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