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更名乱象:从二三四五到“屁吐屁”
发布时间:2015-5-12 09:16阅读:758
近日,多伦股份的更名事宜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更名公告,该公司拟将公司名称更改为“匹凸匹”, 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而“匹凸匹”正是在近一两年被炒作火热的P2P互联网金融的中文音译。不过,该公司的更名遭到投资者的吐糟,被称为是“屁吐屁”,同时上交所也发出了监管问询函。
应该说,多伦股份的更名只是目前上市公司更名乱象中的一角。虽然更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应该是一件大事,但如今不少上市公司却拿更名当儿戏,想怎么更名就怎么更名。据统计,2014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股票简称变更182次,而今年更名的公司也已超过80余家。而且上市公司的更名越来越不靠谱,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如海隆软件改名为二三四五;中国玻纤更名为中国巨石;科冕木业改名为天神娱乐。而几乎与多伦股份同时更名的百圆裤业,将公司名称更改为跨境通宝。
上市公司更名这原本是上市公司的内部事务,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外人”对此干预不得。但如今上市公司的更名乱象,不能不让外人对其吐糟,说三道四。记得赵本山的小品里有一句名言:小样,你以为你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其本意是说,即便你换了马甲,我也一样认识你。不过就上市公司的更名来说,换了马甲后投资者认不出来的上市公司还真是不少。比如,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之后,谁还知道它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又如海隆软件改名为二三四五后,谁知道二三四五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还有百圆裤业更名为跨境通宝之后,人们会不会怀疑它是一家走私公司呢?
上市公司的名称原本是上市公司的脸面与品牌,是不宜轻易更换的。而一些上市公司拿自己的名称当儿戏,这其中并不乏迎合市场炒作的原因。比如科技股热,一些公司就纷纷更名“某某科技”;网络股热,就纷纷更名“某某网络”;生物股热就更名“某某生物”;传媒股热就更名为“某某传媒”。如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就是源于互联网金融热的缘故。至于多伦股份是否真的能够从房地产行业成功转轨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只有天知道。反正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多伦股份堪称“三无”: 一无正式业务、二无人员配备、三无可行性论证。而这种为迎合市场炒作而更名的公司最终转型失败的并不在少数,湘鄂情更名为中科云网就是其中的典型。
正是基于上市公司更名的这种投机性,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更名的规范管理很有必要。比如,上市公司的名称必须体现出公司的行业属性,或体现出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位置。象匹凸匹、二三四五等公司名称让投资者如坠云雾一般,应禁止使用。并且在上市公司并未实质性开展相关业务,甚至相关业务收入未达到公司业务总收入1/3以上的情况下,也不得将相关业务列入公司的名称,以防止上市公司名称对投资者构成误导。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