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发布时间:2020-7-31 22:43阅读:448
重大投资领域向民企放开是激发企业活力、挖掘民间投资潜力的重要一环。近段时间,围绕进一步激发民资活力,从各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民间投资项目库也在密集出炉,吸引民资进入“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领域成为突出亮点。在系列政策支持下,民资加速集结。
在我国,非公经济创造了60%左右的GDP,80%的就业由民营企业创造,50%的税收来自非公经济,民间投资在投资中的比重占到60%以上。民间资本已成为投资市场中“挑大梁”的角色。
随着简政、减税、降费、放宽准入门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民间投资的大门已经打开,民间投资的活力不断被激发出来,但前方的路也并不是一马平川。应该看到,目前在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方面还存在政策制定落实、政府管理服务、市场环境建设、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在政策制定落实方面,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但有些要求没有完全落实或者说没有全面落地。有些法律法规缺乏配套的细则,没有相应的协调措施和配套措施;在政府管理服务方面,国家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了很多审批事项,大力精简办事程序和环节,但是目前办企业、搞投资面临的制度成本依然比较高;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一些地方土地贵、房租贵、税费高、人力成本高的情况依然存在,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企业自身发展方面,在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转型升级方面的储备,加上信息不对称,一时很难找到新的投资领域。
笔者认为,要想推动民间投资能量的充分释放,既要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又要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举措。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的契机,全面梳理既有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政策实施成效,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方面,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要加大“放”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有针对性地解决束缚民企投资的突出问题,切实推进“降成本”,提升民企投资回报。从目前各地披露的经济数据来看,地方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回稳,未来仍会有针对性的政策陆续跟进,如加快国企混改试点,加快政府产业基金市场化转型,继续清理涉企收费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民间投资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17736306039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