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本面预期不再恶化
发布时间:2020-7-16 11:23阅读:262
7月1日以来,银行股终于迎来快速上涨行情,申万银行指数3个交易日累计上涨7%,长时间以来银行股的低迷态势一扫而光,并引发市场的重新关注。
浙商证券认为,2019年以来,成长股景气度上升,而银行股景气度边际不断下行;2020年一季度,疫情形成短暂干扰,市场预期创业板利润增速将继续向上,而银行股受到利率下行、让利实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利润增速稳中有降。在景气度差异将继续拉开的背景下,市场风格难以持续切换至价值股(类似于2017年的行情),但有阶段性的补涨机会。
银行股最悲观预期已经过去,当前绝对收益的空间已经打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经济持续温和复苏,PMI连续4个月在枯荣线上方,全年经济预期不悲观。根据浙商证券的观点,2020年二季度,GDP增速有望转正至3.3%,三季度至四季度回到合理区间(分别为6.1%、6.4%)。第二,让利1.5万亿元目标明确,使得前期模糊的预期明朗化。第三,银行估值持续在低位,截至7月3日收盘,申万银行指数PB(LF)估值为0.71倍,处于2012年以来估值3.6%的低分位数。第四,公募基金低持仓和考核周期,2020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主动持仓比例为4.25%,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分化行情下预计二季度情况与一季度类似。随着年中考核的结束,部分公募基金考虑换仓带来增量资金。
风险预期改善
经济增长、流动性环境、银行业基本面是决定银行板块走势的核心驱动因素,而板块的估值水平、金融监管环境等是行情启动的催化性因素。当前银行板块所处环境与2012-2014年有诸多相似之处,核心区别在于,当前财政、流动性环境等前瞻性指标相对较好,息差、资产质量等滞后性指标相对较差。
广发证券以史为鉴详细复盘比较了2012-2014年和2020年以来银行板块的表现,同时结合当前板块估值水平、流动性环境等探讨本轮银行板块上涨空间还有多大。第一轮行情(2012/10/31-2013/2/4),银行(申万)上涨51%,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29%,期间银行(申万)PB(LF)从0.99倍提升至1.50倍。核心支撑逻辑在于,央行2012年4-7月两次降息、两次降准,货币政策趋于宽松。8月开始,经济数据呈现企稳回升势头;2012年银行业息差维持相对高位,规模扩张速度较快,不良贷款率低位运行,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基本面景气度维持较好水平;2012年四季度,外资入场带动场内公募基金配置风格切换,低估值银行板块补涨。
第二轮行情(2014/9/10-2014/12/31),银行(申万)上涨60%,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15%,期间银行(申万)PB(LF)从0.89倍提升至1.31倍。核心支撑逻辑在于,央行11月降息释放宽松信号,叠加年内“一带一路”概念持续升温和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对经济改善预期提升,货币政策相对宽松;银行业基本面景气度仍在下行,不过,年内同业非标监管落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缓释,基本面悲观预期有所修复,叠加沪港通开启、国企改革推进,拉动低估值银行板块补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