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人士:未来将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占比从2%提高到5%
发布时间:2020-7-8 15:34阅读:213
债市抄底、股市红火,5月以来我们一直在加大产品发行力度。”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近期股市频上高峰,银行理财顺势加大权益仓位,争取获得超额回报。这样的“以丰补歉”之术,让此前因为净值化转型产生浮亏的理财产品纷纷回到安全区。
债市走熊带来的固收不景气,正被火热的权益投资冲淡。
7月7日,股市延续“六连涨”,上证指数在前一交易日大涨5.71%创两年半的新高之后,大盘在当日又涨了0.37%,报收3345点。
在股债跷跷板的效应之下,叠加央行持续净回笼下资金面边际收紧,债券交易员有些焦虑。
国债期货T2009在7月6日大跌超1.06%,中证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7日竟达到3.0019%的相对高位,由于收益率越高,债券市值越低,这表明债券自5月之后未能“回魂”,仍在熊市盘旋。
债市此前让银行理财很“受伤”,而在股票市场“快牛”的影响下,银行理财的配置逻辑已悄然生变。
银行资产配置逻辑突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大行理财子公司的下半年细分类别资产配置展望报告中显示,存款和利率债在中短期内都建议“低配”,信用债中短期内均标记为“中配”,城投债短期内“超配”而中期是“中配”。而A股、港股无论短期还是中期都为“超配”,美股则标记为“低配”。
上述理财子公司认为,长端利率继续宽幅震荡可能性较大,资金面相对于上半年会收紧,对利率债会“多看少动”,择机把握交易性机会。而宽信用对冲企业风险,将会控制低等级信用债的久期,高等级信用债挖掘行业利差机会。另外,宽财政拉长债务周期,高收益城投债仍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此前,债券作为固收资产的稳定来源,一直是银行理财的“香饽饽”,此番受到冷落比较少见。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本理财资金投向存款、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余额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6.87%。其中,债券资产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55.93%。
对于股票市场等权益类资产配置,原本态度较为冷淡的银行突然变得热情。
“今年春节复工后,股票市场第一天开市有较大幅度下跌,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后,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下降。现在不但企稳回升,还大幅跳升,主板、创业板都迎来近年来的新高,这激起了理财子公司配置的欲望。”一位华北大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他称,原先在疫情发生之后的3、4月份,由于市场利率太低,资产端不好把控,降低了产品发行速度。不过5月中旬之后,随着债市稍有回暖迹象,以及股市表现优异,理财子公司认为,最近几个月是加仓的好机会,因此加快了新产品的发行脚步。
上述理财子公司的配置意见显示,A股、港股都具有相对配置价值,从估值水平看,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纳入权重和外资流入比例提高,本地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加强,投资风格趋同。此外,外围货币宽松的背景下,下半年流入A股的外资或将继续为A股市场带来流动性。
“基于宽信用预期,市场对于2020年的盈利预测普遍乐观,盈利修复成下半年A股上攻主线。科技、消费和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均已处于历史高位,在下半年预期CPI、PPI增长的背景下,建议相对调低配置比例。金融和周期性行业普遍估值较低,若出现行业轮动、估值接棒,或带来结构性行情。”上述资产配置展望报告显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五一假期股市休市安排来了,连休5天,这些事情提前规划!
2025-04-24 15:31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31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24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