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下降,债务违约风险上升
发布时间:2020-6-30 14:01阅读:224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30日电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研究院30日发布《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2020年二季度,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有所下降,但债务违约风险正在上升。
《报告》显示,二季度,主要经济体违约率相对温和,但由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且疫情和复苏前景高度不确定,全球金融市场仍面临进一步收紧的风险。同时,以往一直为各方所担忧的债务脆弱性被充分暴露出来,主要经济体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发展成系统性违约风险的可能性仍然很高,可能成为威胁未来全球金融稳定的主要因素。
《报告》指出,在疫情发生前,全球公司债务不断攀升,并且高杠杆贷款、BBB级和非投资级债券占比上升。当前,在经济衰退和公司利润下降的背景下,公司信用质量已开始恶化,信用评级被下调的公司大幅增加。政策制定者和金融机构不得不在支持经济活动和控制风险之间保持平衡。
《报告》还指出,尽管各国当局鼓励银行将现有资本和流动性缓冲用于增加信贷,吸收损失和融资压力,并鼓励银行与债务人审慎协商,临时调整贷款条款,延长还款期限,企业也通过动用信用额度缓解了流动性压力,但随着企业停工和破产增加,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拖欠率和违约率已开始上升。对于银行来说,除公司违约风险之外,持续低利率也给银行盈利和资本筹集能力带来更多压力。
展望三季度,《报告》预期,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最大风险和不确定性是疫情及经济复苏程度。经济活动若继续停滞或复苏缓慢,公司和家庭债务最终可能违约,引发债务危机。
《报告》引用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全球非金融公司债券违约额已跃升至700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其中美国占三分之二,其次是欧元区和泰国。随着经济停滞延续,全球公司违约率将继续上升。与过去相比,尽管银行拥有更多的资本和流动性,也经历了压力测试,且央行流动性支持有助于降低融资风险,其目前处境优于2008年,然而若出现大规模市场和信贷损失,部分经济体银行的系统性违约风险会上升。
就风险点来看,《报告》显示,虽然银行整体在杠杆贷款及CLO中的占比并不高,但主要集中在少数大银行;机构投资者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高风险企业信贷市场占比上升,使得该市场更加复杂和不透明;高收益贷款和债券市场之间,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参与者之间联系更紧密,价格变化的相关性从而信用和流动性风险的传染风险也更高。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报告》还认为,美国金融危机风险下降,但仍处于不稳定区域。《报告》解释,随着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逐步实施系列救助措施,加上部分地区复产复工,经济活动逐渐恢复,二季度美国金融危机风险指标(ROFCI)从一季度末的危险区域回到不稳定区域,并且呈下降趋势。但二季度该指标的月均值仍高达53,高于一季度的月均值43。其中,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有所缓解,信用风险有上升趋势。展望三季度,如果疫情得到控制,政策干预效果持续显现,经济逐渐复苏,该指标有可能在不稳定区域小幅回落。反之,若疫情反复、经济复苏不力,该指标仍有上升风险。(中新经纬APP)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