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科创板首批公司挂牌,以及此后的平稳运行,客观上也为创业板的改革也创造了条件。随着深交所于6月12日正式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安排,实际上也意味着创业板的各项改革措施开始正式实施。
2009年10月30日,筹备已久的创业板迎来28家公司的挂牌,也拉开了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大幕。10多年来,创业板挂牌公司已经超过800家,也见证着创业板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不过,10多年来的发展,创业板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对上市企业包容性不足,因为制度上的短板,国内新经济企业无法在创业板登陆,这一切反过来又对创业板的发展形成了障碍,这也倒逼创业板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在设立科创板后,创业板将存在边缘化的危险。
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其在多个方向的改革,实际上也为创业板的改革提供了经验与借鉴。从此次深交所发布的相关业务规则上看,创业板某些方面的改革,其实就是“照抄”科创板,比如创业板差异化的交易制度即是如此。
创业板改革,既有创业板自身发展所累积问题逐渐爆发的因素,也有科创板设立的因素。科创板与创业板两大板块,由于分别设立于上交所与深交所,今后如何实现错位发展,又如何进行良性竞争,将考验着两大交易所的智慧。
毫无疑问,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既是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重任,也是新股IPO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平稳运行,又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注册制,此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往往谈之色变。由于缺乏必要的了解,注册制曾一度被称为“洪水猛兽”。市场错误地认为,IPO实行注册制后,不仅新股发行门槛将降低,股市也将迎来大量新股的上市,从而导致市场不堪重负。而事实说明,注册制并没有市场想像中的那么可怕。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实行更加包容性的上市条件,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亏损企业等今后都可在创业板上市,这对于扩充创业板的上市资源,提升创业板对于企业上市的吸引力等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由于创业板实行差异化的交易制度,其门槛又比科创板低得多,无形中将会提高创业板市场的活跃度。而且,在不同类型企业挂牌成为现实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大大提高。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成功,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铺平了道路。有了科创板的成功经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无形中将会顺利得多。因此,可以预期的是,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不会存在多大的障碍,试点成功也将是大概率事件。而创业板试点的成功,实际上也为注册制在整个A股市场全面推行创造了条件。如此,A股市场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将水到渠成。在这方面,A股市场也将成功与境外成熟市场接轨。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创业板”,可获得关于创业板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