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基建要更好地融合实体产业
发布时间:2020-6-28 21:33阅读:334
金融界:新基建是当前比较火的一个话题,它后续该如何与金融业相融合,那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会涉及到哪些主体,又会有哪些新的机遇?
金天:新基建确实是一个很热的话题。现在有一个提法是,金融新基建应该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字科技介入的程度不一样。具体到金融行业,第一,现在做新基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过去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这个问题。过去金融机构都有一些数据沉淀,但机构之间,包括机构内部,不同板块之间,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和一些外部的传统化数字机构之间,数据也无法打通。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规划数据中心的建设,包括社会公共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这样有助于金融机构降低数据的获取成本,而且提高了数据获取的规范性。这些都是数字科技企业参与的好契机,数字科技企业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一些城市管理机构去搭建这样的平台,使金融机构能普遍受益。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很多中介机构都可以参与进来,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担保机构,都可以到这个平台里去发挥相应作用,这就形成了一个生态。这是作为基础层面,现在需要去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同时,在金融新基建的过程当中,数字科技企业实际上可以对具体的某个特定金融机构去做好数字化转型。比如,金融科技企业可以输出一些组件,这个组件可以灵活拼装。原来大中型金融机构数字化的内部系统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了,但它可能还缺某一部分的组件,就可以灵活地输出,那么可以去拼装,可以和原有的系统灵活对接,而且保证机构本身的可控性。这样搭建的就是数据平台,按照互联网的语言来讲,其实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做好对于用户需求的洞察,用户行为的预测,包括在此基础上做好针对用户的营销和深度的经营,包括交叉销售等等。
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数据密集型,而且需要跨机构之间交互,对于它的运作效率要求很高的这样一个特殊行业,它需要大量的底层系统的强大的支撑。比如说资本行业、金融市场,都需要底层架构的支撑。那么对于这部分需求来讲,实际上金融科技企业可以输出一些整体性的服务模块。比如定价能力可以帮助整个市场去做一些定价策略的优化,包括成交机制、风险定价机制、前后流程一体化机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