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出手了!市值立马狂飚260多亿
发布时间:2020-6-24 13:41阅读:254
雷军放大招,再度抛出大手笔回购!
尽管受到一季报财报、海外市场出货量大增等多重利好消息提振,小米集团(1810.HK)5月以来股价已大涨近25%,但是相较于近期,美团、腾讯、拼多多、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的迅猛涨势仍是“小巫见大巫”。
在最新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董事会批准将回购已发行股份的10%的计划。在该消息的刺激下,小米今日股价应声大涨,盘中最高涨幅近9%,截止6月24日午间收盘,小米报收13.82港元/股,最新总市值达3327亿港元,市值暴涨265亿港元。
小米拟回购最多10%总股本
规模上限达300亿
6月23日,小米在北京召开年度股东大会,股东针对董事重选、会计师事务所续聘等问题进行表决,随后晚间公司发布公告告知股东大会结果,其中股份回购授权议案已通过,授予董事会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根据需要进行股份回购的权力,回购总数不超过议案通过日公司总股本的10%。

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小米集团当前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40.75亿股,若按照最多10%的比例计算,此次回购最多涉及24亿股。截至6月23日收盘,小米报12.72港元/股,也就是说此次花费的回购资金最多或将超300亿港元。
虽然还未确定最终价格,但本次回购在小米的回购历史中也堪称大手笔。但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小米集团的现金总储备约为660亿元人民币,经营性现金流达到238亿元人民币,再加上4月底小米刚发行了10年期总金额为6亿美元的美元债,小米当前并无太多资金方面的压力,可以稳定支撑股份回购的推进。
上市两年回购超40次
在资本市场上,公司回购股份并不稀奇,但小米上市不到两年,却频繁回购超40次。
而使得小米集团频繁抛出回购计划的原因,正是小米一言难尽的股价。
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交易,当日雷军曾表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但小米的股价却让雷军的豪言壮语变成了“覆水难收”。开盘当日即遭遇破发,跌幅达2.35%,不仅没有实现雷军2000亿美元市值的心愿,股价还一路走低。
自7月18日达到22.2港元/股的高点后,小米的股价便持续下行,一年以后,甚至在2019年9月跌至8.28港元的谷底,股价暴跌近60%,市值缩水超3300亿港元。随后虽有所好转,但最新不足14港元/股的股价,仍低于小米17港元/股的发行价。

为了挽救“跌跌不休”的股价,小米开始了密集的回购行动。
2019年1月17日,小米集团上市之后首次抛出回购计划,按市场上每股B股股份9.7625港元的价格回购6,140,000股B类股份,随后一年回购次数超30次,平均每月都要进行3至4次回购,2019年年底的11月29日、12月2日至5日更是连续五次回购股票。
2020年以来,不算本次尚未开始的回购计划,小米今年上半年进行了2次回购,合计回购4841万股,回购金额近5亿港元。上市不到两年的时间,小米集团总共进行了41次回购,合计回购3.87亿股,回购金额高达32.95亿港元。
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小米的持续性回购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并没能对其股价带来中长期提振。
营收稳定增长
为何业绩股价背道而驰
相对于小米的股价,小米的业绩可以说是势头正相反。
根据小米集团最新发布的财报,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13.6%,达到人民币497亿;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23亿,同比增长10.6%,大幅超过此前投行预期。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小米凭借9%的同比增长率成2020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公司。
三大主营业务也均录得同比增长。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270亿元增加12.3%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303亿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120亿元增加7.8%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130亿元。
在刚刚结束的6.18购物节中,小米全平台销售金额破100亿,包括手机、电视机和各种智能设备在内的产品狂揽256项第一。小米凭借着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了大量“米粉”的青睐。
那么究竟为何小米的
股价和业绩会相差如此巨大?
首先,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争论由来已久。结合小米上市以来的财务报告可以发现,小米互联网收入占比一直很低且增长缓慢,因此很多公司不认可小米的“互联网公司”的名号。
不少机构对小米都是一致看好,维持“买入”或者“增持”评级,但给出的目标价仍低于小米发行价,对此他们认为,从硬件公司来看小米目前的估值,是合理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