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错误惯让赚钱成为奢望
发布时间:2020-6-23 15:07阅读:327
最近市场结构行情愈演愈烈,优质龙头都在走趋势不断新高,一些边缘垃圾股不光跑不赢大盘甚至还连连下跌。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未来这种情况会普遍存在,择时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像北向资金他们选股非常厉害,几乎不怎么择时的。市场给我的感觉是每天好像都要调整了,但每天都颤颤巍巍的继续涨,创业板从底部上涨已经超过25%了,这是一轮不小的行情...
5月中下旬这种声音愈发响亮,不少机构也认为调整将至,但行情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哪怕明天开始调整10%,也跌不到那些大V叫卖出的位置了吧。
我相信90%的人在这期间都经历了反复的操作,卖飞后再追高,这25%的反弹能赚到10%就很不错了,能赚到20%一定凤毛麟角,大部分人都在反复交易中不断的卖飞,追涨。
感觉要调整立马卖了,涨了涨了立马追进去,每天活在交易里。
在上涨过程中这种纠结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顶多是卖飞也不会亏钱,追进来后市场一般还能涨一点,还能继续挣钱,感觉不会太差。
但假如调整真的来了,一两天的调整就能吃掉这一整轮上涨中赚的钱,一天亏到解放前一定不是梦。
我建议大家还是问自己一句,这样的交易有意义么?
我在文章里提过最多的一个观点就是择时价值非常低,短周期的择时可以说毫无意义。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择时没有标准。不少人很喜欢用技术分析,技术指标作为择时的标准,但这非常片面。
比如技术分析中的均线系统,其内在的逻辑是锚定效应这个心理效应。
均线实际上就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价,也就是一段时间内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买入的成本。
锚定效应就是说普通投资者往往会用成本决定自己的交易策略,当股价从亏损涨到自己成本时,往往会卖出;当股价从赚钱跌到自己成本时间,往往会加仓。
正由于此,均线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股票价格形成支撑和压力,涨到重要均线附近时会有人抛带来压力,跌到重要均线附近时会有人买带来支撑。
看起来有一些道理,但锚定效应只针对这个市场部分有持仓的交易者,对于首次交易者,成熟交易者(不在意成本),成本的锚定效应就毫无价值,因此均线系统本质上也只是非常片面的在刻画这个市场的运行轨迹。
市场短期的走势是由情绪决定的,而市场情绪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资金面,消息面,甚至某个大佬心情不好砸了一些指标股都会影响到市场整体的情绪。
尝试准确的去判断市场短期的情绪从而预测市场走势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过去的确有一些所谓涨停板敢死队,类似于徐翔一类的大佬通过择时赚到了钱。但需要注意,他们是通过资金优势引导市场情绪,并把择时做到了极致。
利用资金优势在情绪最极致(涨停)时做超短线交易(往往不连板就跑),这些大佬对市场情绪的把握能力比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强多了,也没见他们高抛低吸看技术指标赚钱呢?
我就没有听说有谁看技术指标预测涨跌,做波段高抛低吸挣钱的,这样的骗子倒是见过很多,这样的骗子广告也见过很多...
2.择时难度非常大。
上面讲到了,择时只有一些非常片面可参考的指标,没有金指标,不仅如此,择时这件事还异常麻烦。
一次成功的择时一定包含两步,准确的卖出和准确的买入。本就非常难做判断了,还要连续判断对两次...更可怕的是,即便连续判断对了两次,还不一定能赚多少钱...
这就好像小学时我爸为了鼓励我学,告诉我你只要连续考两次全班第一我就给你买一根棒棒糖......
喜欢择时的再考虑考虑自己做择时交易的频率,是不是每周都在交易?还是每天都在交易?
假如是每周都在交易,这意味着你一年要挑战100多次(买卖各一次)超高难度动作...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送出祝福了...
还记得我之前和一个客户沟通择时的问题,客户告诉我,道理我都懂,但真的很难做到啊。
的确,投资就是这样一件反人性的事,大部分舒服的做法一定是错的,真正能挣钱的都是很别扭的交易和方法。我推荐的办法是学着和自己妥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择时的困境
但大家仔细想想,这轮行情真的把握住了么?我从5月初就开始听到一些技术分析大V在讲行情即将进入尾声,要降低仓位,中级调整要开始了。
5月中下旬这种声音愈发响亮,不少机构也认为调整将至,但行情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哪怕明天开始调整10%,也跌不到那些大V叫卖出的位置了吧。
我相信90%的人在这期间都经历了反复的操作,卖飞后再追高,这25%的反弹能赚到10%就很不错了,能赚到20%一定凤毛麟角,大部分人都在反复交易中不断的卖飞,追涨。
感觉要调整立马卖了,涨了涨了立马追进去,每天活在交易里。
在上涨过程中这种纠结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顶多是卖飞也不会亏钱,追进来后市场一般还能涨一点,还能继续挣钱,感觉不会太差。
但假如调整真的来了,一两天的调整就能吃掉这一整轮上涨中赚的钱,一天亏到解放前一定不是梦。
我建议大家还是问自己一句,这样的交易有意义么?
我在文章里提过最多的一个观点就是择时价值非常低,短周期的择时可以说毫无意义。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择时没有标准。不少人很喜欢用技术分析,技术指标作为择时的标准,但这非常片面。
比如技术分析中的均线系统,其内在的逻辑是锚定效应这个心理效应。
均线实际上就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价,也就是一段时间内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买入的成本。
锚定效应就是说普通投资者往往会用成本决定自己的交易策略,当股价从亏损涨到自己成本时,往往会卖出;当股价从赚钱跌到自己成本时间,往往会加仓。
正由于此,均线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股票价格形成支撑和压力,涨到重要均线附近时会有人抛带来压力,跌到重要均线附近时会有人买带来支撑。
看起来有一些道理,但锚定效应只针对这个市场部分有持仓的交易者,对于首次交易者,成熟交易者(不在意成本),成本的锚定效应就毫无价值,因此均线系统本质上也只是非常片面的在刻画这个市场的运行轨迹。
市场短期的走势是由情绪决定的,而市场情绪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资金面,消息面,甚至某个大佬心情不好砸了一些指标股都会影响到市场整体的情绪。
尝试准确的去判断市场短期的情绪从而预测市场走势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过去的确有一些所谓涨停板敢死队,类似于徐翔一类的大佬通过择时赚到了钱。但需要注意,他们是通过资金优势引导市场情绪,并把择时做到了极致。
利用资金优势在情绪最极致(涨停)时做超短线交易(往往不连板就跑),这些大佬对市场情绪的把握能力比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强多了,也没见他们高抛低吸看技术指标赚钱呢?
我就没有听说有谁看技术指标预测涨跌,做波段高抛低吸挣钱的,这样的骗子倒是见过很多,这样的骗子广告也见过很多...
2.择时难度非常大。
上面讲到了,择时只有一些非常片面可参考的指标,没有金指标,不仅如此,择时这件事还异常麻烦。
一次成功的择时一定包含两步,准确的卖出和准确的买入。本就非常难做判断了,还要连续判断对两次...更可怕的是,即便连续判断对了两次,还不一定能赚多少钱...
这就好像小学时我爸为了鼓励我学,告诉我你只要连续考两次全班第一我就给你买一根棒棒糖......
喜欢择时的再考虑考虑自己做择时交易的频率,是不是每周都在交易?还是每天都在交易?
假如是每周都在交易,这意味着你一年要挑战100多次(买卖各一次)超高难度动作...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送出祝福了...
还记得我之前和一个客户沟通择时的问题,客户告诉我,道理我都懂,但真的很难做到啊。
的确,投资就是这样一件反人性的事,大部分舒服的做法一定是错的,真正能挣钱的都是很别扭的交易和方法。我推荐的办法是学着和自己妥协。
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择时剁手的毛病就多开一个股票账户,一个用来剁手一个不要乱动,久而久之当我们发现不乱动的账户比剁手账户收益好,有了正反馈,自然就不会乱交易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炒股要避免哪些错误?
您好,控制心态,避免追涨杀跌,欢迎在线交流!
多年前在教育路营业厅开户,现想查惯户如何处理。
要是你想查询多年前在教育路营业厅开的户,首先可以拨打该券商的客服电话,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等,让客服帮忙查询账户情况。也可以直接前往教育路营业厅,带上身份证,找柜台工作人员...
为什么说长期持有一种基金就一定能赚钱的思想是错误的啊?
您好,说长期持有一种基金就一定能赚钱的思想是错误的,得看具体基金情况而定的呢哦
炒期货要改正错误,怎么察觉错误?
要保持开发的思维,外汇市场瞬息万变,这意味着你必须不时地调整交易计划,与时俱进
投资思考惯的“劣”与“优”
一、九大不良思考惯
1、带预设条件的思考:要是有什么我就怎么怎么……言下之意我现在没有条件所以我不用想,更不用做。这种思维方式极大的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力和解决问题、面对挑战的能力,自己给自己限定了很多条件,无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当思考一个问题时首先想的不是我要是有什么才能去做什么,而是在没有什么的情况下我该怎么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给自己设置了思维牢笼,后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抓不住重点的思考:对次要矛盾一惊一乍抓...
为什么你买的基金总是不赚钱,大概是犯了这三个错误
2021-03-15 14:24:33 来源:怡心
摘要:我们今天主要来探讨,买基金容易亏钱最主要的原因。
去年年底朋友圈社交平台到处都是晒基金收益的,走到一起聊得最多的也是基金,似乎你不会买基金都有点格格不入了。
于是很多人听说了基金赚钱,跟风买了基金,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赚钱。
但不曾想年后大盘跌跌不休,钱没赚到还亏了本金,于是网络上各种基金段子都出来了。
就像这样的:我欲清仓归去,又恐迅速反弹,踏空不胜寒,与其储蓄负利,不如斯混其间,少追涨勿杀跌,夜安眠不应有恨,获利总在...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8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得主荣获825万奖金,究竟研究的啥?
2025-10-20 09:58
-
主播、骑手、网约车司机收入全面裸奔!10月起你的个税这样算
2025-10-20 09:5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