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切换”防控状态,筑牢抗疫之网
发布时间:2020-6-18 14:51阅读:376
■ 社论
在此非常时期,及时调整防控状态,重新校准“防控指针”,该严则严,毫不懈怠,应该成为各方共识。
连日来,北京的疫情形势备受关注。6月17日,在北京市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23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初期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再结合发病时间的流行曲线,由此推断疫情在早期即被发现,目前北京市疫情还处于上升期。
“北京市疫情还处于上升期”,这是基于流行病传播规律的判断,也是给社会敲警钟:自6月11日以来,北京新增病例以每日两位数增加,目前疫情势头尚未扭转,正如官方通报中所说的,“由于疫情扩散风险大,控制难度较大,不排除发病人数未来还会持续”,截断疫情传播链条,遏制疫情扩散势头,也愈显迫切。在此背景下,社会各方理应跟上应急响应级别调整的节奏,绷紧防控之弦。
绷紧弦,意味着要进行应对状态上的“切换”:要宜紧则紧,而不能“由紧入松易,由松入紧难”;要上紧发条,而不能处于松紧失衡的状态。
疫情防控本就需要随疫应变。6月6日,北京将应急响应从二级下调为三级,就是根据当时的疫情态势作出的动态调整,与此对应的,则是小区卡口适当开放,部分行业秩序也在有序放开。不少人因此在很多场合摘下了口罩,有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恢复了正常运营。
可随着北京疫情形势出现新变化,及时恢复二级响应,其链式反应势必延伸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等各个层面。根据官方披露,二级响应下,北京将继续坚持“三防”“四早”“九严格”,还推出了15项加强版防控措施——从重点区域人员及密接者检测全覆盖,到严格农贸市场、菜市场、餐饮店、单位食堂等场所防控,从人员离京管理,到恢复社区封闭式管理,从调整公共交通限流比例,到恢复各年级线上教学……一揽子政策举措,牵涉面广,统摄力强。
不可否认,这些举措会要求社区、企业、个人等多方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渡,如许多中小学生刚入校园,又要回到“云课堂”;有些人刚恢复社交频度又不得不开启“云聚会”模式,但在“疫情防控成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的特殊时期,及时调整防控状态,重新校准“防控指针”,该严则严,毫不懈怠,不让自身疏忽成为病毒扩散的“蚁穴”,不让疫情持续向好形势因局部失守发生逆转,也是各方应尽之责。
在这里面,尤其需要压实的,是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充分激活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
就属地而言,在引导要求市场主体等按照二级响应防控措施和指引要求,迅速调整完善防控工作方案预案的同时,也要启动相应的公共服务和配套机制,降低社会“转轨”成本,确保疫情防控运转在“科学精准有效”的轨道上。
对社区来说,就要遵照15项防控措施中所要求的,把好基层防疫关口。6月13日起,北京各社区就采取了“敲门行动”,接下来,社区一线还得绷紧前不久可能稍有放松的弦,该测的温不能漏,该验的码不能少。
对企业和个人来讲,防控之弦绷紧的另一边,或许是生产经营放缓、防护成本增加和个人生活便利度的缩减,但及时“切换”防控状态,是为了防疫大局好,也是惠及自身——筑牢了群防群治的防线,打赢了群防群控的疫情阻击战,也有助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更快地恢复。故而,暂时的不便,是为了之后的方便。
说到底,疫情防控需要务实灵活应对——北京将应急响应级别从三级调至二级,就是动态响应维度的“因时因势而变”,对社会各方而言,也要及时行动起来,与政策同频、与防疫要求对表,绷紧防控之弦,筑牢防控之网,从而更高效更彻底地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