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汤野人:交易的境界四部曲
发布时间:2020-6-17 14:52阅读:275
期货投机的贰壹零:
期货投机从表象上看是由涨跌、对错、盈亏、输赢等一系列二分法构成的,绝大部分参与者不论自己有没有意识到,终其投机生涯都陷在诸如此类的二分法中,不可自拔。喜欢问的问题是:接下来某品种是涨还是跌,这次某某输了还是赢了,赚了或赔了多少钱。 进阶的交易者不再关心这些二分法,转而关注一套从长期来看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统,也就是不关心盈亏、胜负只注重系统的优化和执行,这就是回归到了一。那么是否回归了一就战无不胜,或者稳定盈利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一套交易系统都有它的适应范围,只在某段时间或者某种市场环境下有效,所以没有任何一种交易系统或方法可以保证长期稳定盈利。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并非初学的交易者在问到底是金字塔加仓,还是倒金字塔加仓好?基本面分析法好还是技术分析好?哪种技术指标更好用?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些都是陷入了误区。 我们来看看方法好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任何一种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都包含三个要素:方法本身,执行者,和当下的市场。就方法本身而言,只要是被检验过的方法,无论是均线,还是更复杂的技术指标(简单举例,系统必然还包括止损止盈加仓等),并没有高下之分,也就是佛法所谓法无高下,诸法平等。简单的方法适应面广,复杂的方法针对性强,有其利必有其弊。而市场千变万化,没有一种方法会适应所有市场,但是你只有一个,必有一种方法是适合你的。所以去除了市场因素之后任何方法的好坏标准都只有你知道,只有你自己才能判断,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像郭靖练不好独孤九剑,令狐冲也难学降龙十八掌,但是这两种武功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所以你听说过市场中有哪一个高手是继承了另一个高手和大师的方法而成为高手的吗?自己的剑只有靠自己打造,千人千剑,唯有身剑合一的那一刻才踏入修行的下一个阶段。 那么何为零?身剑合一的高手在某个特定的市场阶段都会成为市场的王者,所向无敌。但是在市场的其它阶段并不会那么顺利,甚至可能成为最失败的。因为任何一种方法都是针对市场的某些错误存在的,道家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成功的方法必然要有失败的对手盘。举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六祖坛经》中神秀先做一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引出六祖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家都认为六祖的更究竟,但是试想如果没有神秀在前,六祖会出何句证心?神秀的法是针对凡夫,六祖的法是针对神秀。放在一起六祖法高于神秀,但是六祖之法适合凡夫吗?所以环境不同,法也不同,本无高下之分。就像这个市场如果都是凡夫,神秀之法必胜于慧能,如果凡夫渡尽,慧能之法必胜于神秀。 因此当这个方法达到成功的极致,也就是失败的对手盘都被消灭,那么它所针对的市场错误也就消失了,它存在的本身就变成了市场的错误。所以道德经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所谓功成身退就是放弃那个一回归于零。只有随时能回归到零的人,才能有针对不同市场的不同的一,所谓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不断成功失败的钟摆的命运。这个时候一就是零,零就是一,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佛家所谓真空妙有。水平有限,只能说到这么多。期货人浓汤野人很早之前就留下了金庸武侠小说练武之路和做期货悟道理解文字!今天我们再次分享:
浓汤野人:交易的境界
浓汤野人是80后期货新秀;听媒体说,2010年棉花大战中赚了不少钱;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觉得挺不错,就和大家分享下:
最近在回复一位网友评论时,偶然谈到了期货市场是自适应市场,突然想总结一下自己对期货市场,以及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看法,给有缘的朋友分享。但是不知从何说起,想起以前看到一位高人写的《笑傲江湖》中的期货投资的道理,感叹金庸先生真不是一般的了不起。我的体会与这位高人不同,但是觉得这个方式应该会比较容易表达。以下黑体部分是我的体会。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人格魅力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率性而为,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可谓什么样的人使什么样的武功,我实在很难想象如果独孤九剑让鼎鼎大名的郭靖郭大侠或者气宇轩昂的北乔峰来演练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演绎方式,这就有点象最好的策划师当会计和最好的会计当策划师一样,很多时候,性格决定人生的另外一层意义就是性格会导致有些人在有些行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或者某些人能够更容易地达到某种境界。所以要写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就必须要写令狐冲这个人,实在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令狐冲也根本没有办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真正领会到独孤九剑的精髓,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有关令狐冲从风清扬前辈处学剑的过程,看看我们能够从中间领悟到哪些精妙之处。但说令狐冲被师傅岳不群罚到后山思过崖面壁反思,无意中看到了山洞里面五岳各派的厉害武功,日思夜想之下也学会了几个厉害招式,一天,岳不群夫妇来思过崖看望令狐冲,岳夫人在给令狐冲喂招的时候,剑越使越快,令狐冲神不守舍之下,危急之中自然而然地使出了山洞石壁上的厉害武功,引起了岳不群关于华山派到底是剑宗厉害,还是气宗正宗的一段对话,岳不群作为气宗的代表人物当然认为一力降十巧,拿岳夫人的话来说,那就是“你这一招固然巧妙,但一碰到你师父的上乘气功,再巧的招数也是无能为力。(技术面的形式再好,如果与基本面相背离,则反而是最好的反向操作时机,可以逆市开重仓。)本门功夫以气为体,以剑为用;气是主,剑为从;气是纲,剑是目。练气倘若不成,剑术再强,总归无用。”
(实际上,这段就是典型的到底是技术分析有用还是基本分析有用的问题,岳不群是典型的基本分析派,自然就看不上技术分析派,而在所有的投资中最终决定胜败的是基本面分析,招式只是可以被利用的手段,后面会讲到,有招必有破绽。)师娘当然是教训得是,因此,从此以后,令狐冲别说不再去看石壁上的图形,连心中每一忆及,也立即将那念头逐走,避之唯恐不速。但不巧田伯光硬要和他比剑,而且说好了如果令狐冲输掉的话就要下思过崖见一见仪琳小师妹,为此,令狐冲就和田伯光打了起来,当然,令狐冲又如何是万里独行田伯光的对手,在没有办法之下,令狐冲又到山洞里面去学习那些厉害的武功,但终是学会了全部的招数,却依然不是田伯光的对手,这才引出了风清扬老人的授剑。其实风清扬也没有教令狐冲太多的东西,只是说了剑术之道,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但有这“行云流水,任意所至”八个字的帮助,令狐冲一下子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其实,还是那些招数,只是使用起来不再拘泥于原来的一招一式,及至和田伯光比武之时,翻翻滚滚的竟然打了一百多招,远远超过了田伯光的三十招之约,田伯光性急之下,就掐住了令狐冲的脖子,而且令狐冲的剑也被打飞了,这时候忽听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剑。那招‘金玉满堂’,定要用剑才能使吗?”令狐冲脑海中如电光一闪,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满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膻中穴”上。田伯光闷哼一声,委顿在地。(其实,剑术之道在于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交易之道,又如何不是同样的境界呢?)
风清扬道:“五岳剑派中各有无数蠢才,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要在这个市场成功,重要的是学习以后的“思”和“悟”,然后用你自己的“道”来进入市场,以为搞懂了历史,就一定知道未来,那是一种美好的自我安慰,市场是一个自学习的生物,会以市场参与人的水准而改变自己,但终究还是要完成7亏 2平 1盈的市场过程,所以,今天的你回到十年之前是高手,但在今天你什么都不是。)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
(市场是一个生命体,因此,只要存在固定的交易程式,市场自然就能找到你的漏洞,所以,只有浑然天成,和市场真正结为一体,以无招之招来应对市场才有可能真正达到高手的境界,所以,那些标价百万,或者自称战无不胜的指标都只是一些对市场依然不甚了解的狂妄之徒的最新发明,真正的市场之道就是以无胜有,无为之为)风清扬道:“要切肉,总得有肉可切;要斩柴,总得有柴可斩;敌人要破你剑招,你须得有剑招给人家来破才成。一个从未学过武功的常人,拿了剑乱挥乱舞,你见闻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剑要刺向哪里,砍向何处。就算是剑术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并无招式,‘破招’二字,便谈不上了。只是不曾学过武功之人,虽无招式,却会给人轻而易举的打倒。真正上乘的剑术,则是能制人而决不能为人所制。”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市场中的高手是要去发现参与者犯了什么错误,如果参与者都没犯错误,那么你就没有参与市场的必要。风清扬在说完这些以后,又让令狐冲将这华山派的三四十招融合贯通,然后全部将它忘了,忘得干干净净,一招也不可留在心中。再以甚么招数也没有的华山剑法,去跟田伯光打。为了帮助令狐冲达到这样的境界,风清扬又道:“一切须当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开仓平仓并无定规,该做时就要做,不能勉强)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罢了,总之不可有半点勉强。”(遗忘,只有遗忘技术才能让你真正体会市场,才能真正领会到市场和交易的真谛所在,把自己真正融入市场之中,学习的过程是入,进去出不来就是执!单执于一为偏,偏信于一为迷!拥有开放的心态,不被固定的观点所左右,才能不败。)及至后来,令狐冲又学习了名闻天下的独孤九剑,但到学完以后,练了一会,顺手使出一剑,竟是本门剑法的“有凤来仪”。他一呆之下,摇头苦笑,自言自语:“错了!”跟着又练,过不多时,顺手一剑,又是“有凤来仪”,不禁发恼,寻思:“我只因本门剑法练得纯熟,在心中已印得根深蒂固,使剑时稍一滑溜,便将练熟了的本门剑招夹了进去,却不是独孤剑法了。”突然间心念一闪,心道:“太师叔叫我使剑时须当心无所滞,顺其自然,那么使本门剑法,有何不可?甚至便将衡山、泰山诸派剑法、魔教十长老的武功夹在其中,又有何不可?倘若硬要划分,某种剑法可使,某种剑法不可使,那便是有所拘泥了。”此后便即任意发招,倘若顺手,便将本门剑法、以及石壁上种种招数掺杂其中,顿觉乐趣无穷。但五岳剑派的剑法固然各不相同,魔教十长老更似出自六七个不同门派,要将这许多不同路子的武学融为一体,几乎绝不可能。他练了良久,始终无法融合,忽想:“融不成一起,那又如何?又何必强求?”当下再也不去分辨是甚么招式,一经想到,便随心所欲的混入独孤九剑之中。。。(可能最后你还是会经常使用某种工具,就像有些人搞技术分析到了极致还是会偏爱某个指标或者工具,但到底是平均线,还是macd, 或者布林通道实际上已经不重要了,在经历过忘却以后,无法忘却的也就不必刻意去忘却了,这又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写的很乱,大家凑活看吧,希望有缘能看懂的人很多,这是我目前对期货市场的最高理解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正在努力的人跑得更快一点。
这两种方法显然都是不对的。“剑法精奥,以快打慢”已倒退回了“利剑级”和“软剑级”的水准,不作考虑;而“内力充沛,恃强克弱”也仅适用于“重剑级”,倘若对敌双方都是“独孤求败”,用这种方法较量的话,败的必然是那个使木剑的“独孤求败”,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木剑胜重剑”了。杨过显然是照后一种方法练的,所以虽将木剑练得颇有声色,但成就也就仅止于“重剑级”而已。这点在他与金轮法王的那场决战中就得到了证明,当时他空手与金轮法王交战,又要救郭襄,明显处于下风,于是便开始后悔过于托大没带玄铁剑,可见他当时的武功仍需借助玄铁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所以仍属“重剑级”的范畴。 而整理这些评论的武侠爱好者认为:“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木剑级”呢?百年后的另一位武学大宗师张三丰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太极剑法的“以柔克刚”、“以我之钝,挡彼之无锋”。武当山上,张无忌以木剑迎战方东白的倚天剑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真髓。但张无忌本人的武学修养并没有达到“木剑级”的水准,他和杨过一样是在他人的指点之下将这些高深的武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所以日后会被波斯明教的“风月三使”以一些奇招怪式杀得大败。独孤求败当年在海潮之中练剑,面对大海无穷无尽的威力,终于悟出了“以柔可刚”的道理。用木剑与玄铁剑相斗,使木剑者只要不去直撄玄铁剑之锋,一味与之缠斗。时间一长,使玄铁剑者必然真力衰竭,此时使木剑者就必胜无疑了。此即木剑胜重剑之法。由此,独孤求败达到了“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 我觉得这种理解方向正确但并不究竟。在交易中巴菲特就是重剑无锋的代表人物,因为他把内力练到了极致,那就是源源不竭的几乎零成本的保险资金。“模糊的正确优于精确的错误”加上永不断裂的资金链就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写照。如此人物“木剑”如何能胜? 再看神雕中一段:郭靖此时所施展的正是武林绝学“降龙十八掌”。法王等三人紧紧围住,心想他内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厉,必难持久。岂知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以此抵挡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乘隙反扑,越斗越是挥洒自如。因此这一层修为不只只是柔劲,而是一个由至阴而至阳、由至刚而至柔的过程。 由此可见“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实已到有为法的巅峰,根本无法可破。而所谓“木剑”优于“重剑”并不是指战略战术的选择优胜,而是境界上由至阳至刚从而阳极阴生,对自我境界的一种突破,也是有为法向无为的“无剑级”的一种过渡,它的关键在于“不滞于物”,阴阳融合而渐入无为,“木剑”只是指代,“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由是无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 2014年4月8日修改:重剑无锋,只管至刚至阳,每动必如狮子搏兔,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一切障碍,但是在对手拼死反扑中应该是很痛苦的,只能硬扛了。从结果来看只要实力够,硬抗对最终的胜利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能够不要步步紧逼,从至刚中生出至柔,让对手的拼死反扑无处着力,甚至利用对手的反扑扩大战果。虽然在结果上并不能超越重剑无锋,但是在过程中,在以拙破巧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对全局和对手的精确把握,全程上以拙破巧,细节上不忽视巧劲,从过程中应该是胜过重剑无锋,一味以力压人。同时能从至刚中生出至柔的关键是留出余地,即保证最终胜利,又不逼得太紧,将犯错的选择权留给对手,才能在过程中做到从容,九死一生,围三阙一,永远留一线生机,放过了别人,也就放过了自己。所以木剑的关键不是两年前认为的不滞于物,而是不恃强而争,留有余地,这才是走向无为的心理必修课。想起对独孤求败这个名字原先的不解,既已无剑如何还有败?既已不败为何要求败?难道是对天下人的蔑视?其实真正的原因就在他的姓,因为孤独,在证入无剑之后败已不可得,求的是一个可以以心印心的人。 2017年8月25日补充:这次在新疆遇到了现实生活中木剑的代表,不滞于物,不滞于名,不滞于利,不涉于险,重剑再强也无能为力。五年了,对木剑的理解应该到了一个阶段,希望将来能将木剑融入自身,收敛戾气,不再咄咄逼人,把意气抗争化为平静承担,智慧转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