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韧性彰显 能否继续独善其身?
发布时间:2020-6-14 22:21阅读:397
在前期的周策略《【周策略】两会期间,政策和资金能否化解诸多不确定性?》中我们谈到,“在两会政策预期、中美贸易关系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市场短期窄幅震荡逻辑不变,中期则可关注政策重点支持行业和盈利边际改善行业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板块方面,投资者可继续关注大基建(建筑、建材)、新基建(5G、云计算)、科技成长等领域。”而从实际走势上看也基本印证了我们的判断。随着两会的结束,盈利边际改善的行业结构性机会也逐渐出现,主要体现在消费零售为主的“地摊经济”,新基建的5G应用和充电桩也是主要由超清视频和特斯拉概念股的大涨得到了体现。未来随着市场逐渐开始强震,市场机会也开始慢慢散乱,很多行业的机会随着市场回落也将慢慢体现。
二、一周市场回顾及走势分析
本周市场出现冲高回落走势,前期反复谈到的2900-2950的压力开始逐渐显现。特别是周四午后全球市场出现调整,也带动A股出现回落,市场恐慌情绪有所升温。上周活跃的地摊经济、网红经济等板块资金兑现,相关个股出现回调。下面我们对本周市场作一简单回顾:
上周五下午,上交所发布了《关于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为海外红筹企业回归A股打通了路径。周二市场在券商板块带动下反弹,沪指冲上2950点。自周三起,市场出现缩量调整走势。周四午后,外盘的大跌传导到A股,市场卖盘增加,指数在半年线和年线附近得到支撑。周四美国股市出现大跌,道琼斯指数跌近7%,致使A股周五开盘出现跟随下跌,沪指虽然开盘跌破2900点关口,但此后在上升通道下轨附近得到支撑,市场力挽狂澜,几乎完全收回了日内跌幅,体现出了较强的韧性。综合来看,本周市场表现不佳,个股操作难度也较大。
以下是影响本周市场的重要财经信息:
6月5日下午,上交所发布了《关于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中,涉及的对赌协议处理、股本总额计算、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认定、退市指标适用等事项,做出了针对性安排。
6月10日,北京市商务局局长表示,北京将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6月10日,统计局公布5月CPI同比上涨2.4% ,是国内CPI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下降至3%以下;5月PPI同比下降3.7%,表明工业通缩加剧。
6月10日,央行公布5月金融数据,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
美联储于当地时间10日宣布,维持现行利率0%-0.25%不变,预计这一水平将持续到2022年,符合市场预期。纳指首次收在万点关口之上。
美国当地时间6月11日,美股全线收跌,道指重挫1860点,跌幅达6.9%,纳指收跌5.27%,标普500指数收跌5.89%。
(一)市场整体表现
本周主要指数出现分化,中小盘科技股为代表的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出现上涨,而代表大盘蓝筹的中证100、上证50等指数则是微幅收跌。小盘股强、大盘股弱的特征在本周延续。(见图1)
图1: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通达信
(二)板块表现
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本周仅消费者服务、生物制药两板块涨幅超3%,其余板块表现相对较弱,多个行业板块最终收跌。(见图2)
图2: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从概念板块涨幅来看,网络游戏、藏振兴等板块涨幅居前,涨幅超5%的概念板块较少,证明市场热点持续性较差,操作难度大。(见图3)
图3: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市场资金流向
本周北向资金方面依然以净流入为主,周五随着市场的剧烈震荡,北向资金出现了小幅流出,也就此终结了此前的连续14个交易日净流入。从累计资金流向情况看,北向资金总流入额已创下历史新高。(见图4)
图4:

资料来源:wind资讯
融资余额方面,近期随着市场震荡反弹,融资余额也出现了稳步攀升,目前大致运行在10800亿元附近的水平,风险偏好资金对A股有所加码。(见图5)
图5: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四)个股表现情况
截至本周前四个交易日(6月8日-6月11日),两市1360只个股上涨,2418只个股下跌。从周五单日数据来看,下跌家数亦多于上涨家数,因此我们推测本周上涨个股或仅有三分之一左右。(见图6)
图6: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五)本周重要经济数据
1、CPI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创14个月以来的新低。在1月份触及5.4%的高点后,CPI同比涨幅逐月回落,5月份涨幅低于去年同期。食品价格的同比涨幅出现回落为该项数据回落的主要原因。(见图7)
图7: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PPI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0.4%。5月份PPI超预期回落,同比创下2016年4月份以来最大跌幅。从内部看,疫情导致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冲击,有效需求不足,对生产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从外部看,石油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对生产价格形成较大冲击。(见图8)
图8:

资料来源:wind资讯
3、M2
6月10日,央行发布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1%,与上月持平。这是继3月末M2增速重回两位数后,第三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速运行。在近期融资条件明显改善带动下,5月企业存款较上年同期大幅多增近7000亿元,是M2继续保持高增速的主要原因。(见图9)
图9: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技术论市
两大指数本周出现强震 60分钟指数分化加大
本周A股出现较强的震荡,特别是本周五直接低开后再次收复失地,使得A股的走势资金分歧更大。本文从A股2个重要指数: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的周K线和60分钟K线进行技术分析,帮您梳理并预判未来的指数运行方向。
首先,我们先看看创业板指数周K线走势。

上图是创业板指数周K线图,创业板指数周K线本周正式开始冲击前期三根放量周K线的筹码套牢区,这里出现强震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旦冲起来就有解套资金离场。上证指数周K线也和创业板指数类似,只是上证指数三根放量周K线的位置相对于创业板指数而言,位置低一些,但本质基本相同。
其次, 我们看看创业板指数60分钟K线。

上图是创业板指数60分钟K线走势,创业板指数60分钟K线触及60分钟楔形上轨后出现急速回落,随后指数60分钟再次放量开始逐渐收复失地,表现非常强势。技术上,创业板指数未来即使再次触及60分钟楔形上轨,预计还有回落,这里不要着急追高,耐心的等这里震荡结束后再做操作决定。
最后,我们看看上证指数60分钟K线。

上图是上证指数60分钟K线走势,上证指数60分钟K线围绕楔形下轨反复震荡,周中指数60分钟出现长阴回补下方缺口,然后再次出现强震,相比创业板指数,上证指数60分钟走势非常弱。预计指数60分钟即使再次反弹到60分钟楔形下轨,也大概率再次出现回落,未来两大指数的60分钟分化将更大。
综上所述,A股资金已经开始出现分歧,市场强震将是常态,除非出现基本面重大利好(如降息),否则短期指数就是大级别震荡走势,这里不要着急追高强势股,相反跌多了可以适度逢低布局,耐心一点,关注指数能否在这里选择方向。
四、近期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一)、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3 月下旬起,全球主要央行持续货币宽松,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普遍上涨。6 月以来,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逐步摆脱疫情影响,进入大范围的经济重启阶段,市场对主要经济体的基本面恢复预期增强,资产驱动主逻辑也由流动性切换至基本面修复预期,风险资产持续反弹,避险资产则普遍下跌。整体来看,目前海外经济形势开始出现修复的积极信号,对国内经济恢复带来一定利好影响。
(二)、市场制度改革落实进度
近期资本市场制度改革落实进度超预期:上交所对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中的相关事项做出了针对性安排;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进度超预期;上交所透露将研究适时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科创板单次T+0交易、完善上证综指编制方法等,这一系列举措都预示着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正加快落实,将支撑我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三)、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
后疫情下经济修复力度偏弱,5月CPI增速继续回落,说明当前居民消费意愿仍然不强,消费需求仍然疲软,而外需衰退的二次冲击也有待释放,虽然4、5月我国出口好于预期,但二季度海外疫情蔓延导致的经济下滑预计仍将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一定压力。未来经济恢复力度或待6月中下旬更多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投资者可适度观察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落地的对冲效果。
(四)、中美贸易摩擦
5月中下旬,美方升级高科技出口限制,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上升,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市场风险偏好。而近期美国内部面临多重压力,短期可能并不具备全面持续升级与我国贸易摩擦的条件,中美摩擦相对可控甚至有望降温,外部风险减弱,但未来双方关系发展情况仍是我们的关注重点。在此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国产替代趋势势不可挡,大力发展科学前沿技术有助于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掌握发展主动权,从而推动国内经济的进一步企稳。
五、下周行情及操作策略
总体上,当前A股市场已进入消化疫情对经济、企业盈利等基本面的负面影响,并观察验证对冲性宏观政策效果的阶段。从基本面来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经济逐步转暖,企业盈利持续修复。本周公布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5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均好于预期,可见政府债券的加速发行已体现到社融数据上,国内经济正处于恢复过程。从估值来看,货币仍旧维持相对宽松态势,虽然短期流动性略有收紧,但货币政策并未出现边际转向,稳货币+宽信用的组合对于A股估值修复依然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外部环境方面,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并为未来美股市场的稳定提供了政策保障,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利于A股的平稳运行。
展望后市,由于疫情后供应链修复、消费回补等社会经济活动的恢复过程较为缓慢,对冲性宏观政策见效延后,市场大概率仍将维持窄幅震荡、逐步修复的走势,又由于各行业的景气度趋势不同、逆周期政策受益程度不等,市场预计会围绕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冲击、修复情况呈现出结构性分化行情。在此背景下,估值已调整充分且盈利预期边际改善的细分行业、个股或有机会。而在操作方向上,我们依然坚定看好内需、科技、基建这三大主线:一是疫情过后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大量释放,叠加政府消费补贴的相关政策刺激,耐用品消费、可选消费有望逐步回暖;二是随着新老基建范围的明确,相关领域有望获得持续超额收益,再加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政策支持优势明显;三是有基本面支撑的科技板块成长性瞩目,其中可重点关注受益于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逻辑的半导体、芯片等领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13366789387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