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重回“2时代”物价回落为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
发布时间:2020-6-11 15:24阅读:480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5月份CPI重回“2时代”: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2.4%,预期2.7%,前值3.3%;PPI同比下降3.7%,预期下降3.2%,前值下降3.1%。
对于5月CPI数据,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分析说,“本月CPI上涨主要由翘尾因素导致,新涨价因素已经处于回落态势。”
“据测算,在5月份2.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1―5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1%。”在翘尾与新涨价因素上,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称。
记者注意到,在结构方面,食品价格延续了CPI上涨的主要拉动力量。官方数据显示,从同比来看,CPI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涨幅回落4.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15个百分点。
不过,温彬同时指出,对比上月可以发现,食品价格涨幅以及影响CPI上涨的幅度都有明显回落。受此影响,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1%,涨幅与上月持平,处于历史地位。
这从官方数据可见: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1.7%,涨幅回落15.2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上涨4.4%—19.4%,涨幅均有所回落;鲜果、鸡蛋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9.3%、14.5%和8.5%,降幅均有所扩大。“从原因上看,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加上天气转暖等原因,使得供给更加充足,带动物价涨幅稳中回落。”温彬说。
从环比来看,数据显示,生猪产能进一步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加之气温升高,消费进入淡季,价格继续下降8.1%,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前海开源基金高级研究员李赫6月1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也表示,“5月猪价大幅下跌8.1%,跌幅有所扩大,对食品项产生明显拖累,从需求端来看,5月猪肉消费虽有所恢复,但受屠企集中出栏影响,猪价跌幅仍大,6月初猪价明显上涨,主要受端午节假期即将到来、餐饮业复工导致需求有所回升以及5月抛压过多导致6月供给有所减少影响。”
李赫还预计,后续来看,考虑到随着气温上升,猪肉需求淡季来临,叠加8月后去年扩充产能将集中投放,猪价可能难以大幅上涨。
其次在PPI上,PPI同比下降3.7%,降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据温彬分析说,“本月PPI超预期回落,创下2016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从内部看,疫情导致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冲击,有效需求不足,对生产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从外部看,石油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对生产价格形成较大冲击。”
数据显示,5月布伦特原油现货日均价格为29.2美元/桶,虽较4月有所上升,但较去年同期下降59%。受此影响,生产资料PPI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月进一步扩大0.6个百分点。受油价影响价格降幅较大的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57.6%,降幅扩大6.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4.4%,降幅扩大4.6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CPI与PPI走势,李赫告诉记者,“5月CPI和PPI回落幅度均再度超出市场预期,6月初食品分项高频有所回升,但受高基数影响CPI或难以扭转跌幅,预计短期CPI跌幅或略有收窄,下半年下行可能再度加速;PPI方面,5月PPI显著走低,6月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且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上调,PPI或将触底回升,但短期依旧维持在负区间。”
温彬则认为,国内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有序推进,市场供需状况好转,通胀进一步回落。前五个月CPI累计同比增长4.1%,按照趋势上看,预计全年可实现3.5%的控制目标。
在货币政策走向上,温彬指出,“下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供需有望保持平衡,物价水平将保持稳定,叠加去年CPI基数走高,通胀水平将继续呈现回落走势,为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货币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就业保民生,加快落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大力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加快修复企业信心,促进需求回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