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眼看透本质的人,投资中与多数人有何不一样?他们的逻辑都是这样练就的!
发布时间:2020-6-2 18:26阅读:407
仗剑走天涯
郭德纲曾说:“活得明白,与时间无关,跟经历有关。三岁经历一个事儿这辈子就明白了,活到九十五还没经历这个事儿他也明白不了。”
而经历这件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必须“亲自”上阵——仗剑走天涯,去看看世界的繁华。
看世界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读万卷书,一种是行万里路。二者缺一不可。读万卷书,走不出去,最多是个书童;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在中国,读万卷书的人很多,行万里路的人太少。纵使有人高呼“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在抬脚之前,却又思虑万千,犹豫不决。
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很多80、90后都在“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环境中长大。在父母的关心呵护和严防死守下,很少有机会能到“广阔天地”里摸爬滚打。
而大多数人,也因此习惯了一边抱怨着生活的无趣,一边无可奈何地接受着日复一日的现实,却始终走出自己安逸的小天地。
于是,在中国就产生了一种国民症状,叫做巨婴症,临床表现是:智商在线,情商着急。
李嘉诚说:“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就是给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不如他自己摔一跤。”
历史上,哪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不是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当你亲眼目睹了很多从无到有以及盛极而衰的商业案例后,当你亲身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之后,自然就会把事情看得更明白一些,把投资看得更透彻一些。
世界上,有一种明白叫做:我经历过!不去经历,何谈人生和投资?做过与没做过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用第二层思维去思考
不过,仗剑走天涯只是训练洞察力的第一步。哪怕两个人拥有完全一样的生活经历,他们的认知却可能大相径庭。
就像,在一个班级里,所有人的老师、教材、作业几乎都是一样的,但是最后的成绩却有高低之分;在一个家庭里,同样的环境下,一娘生九子,九子却各不相同。这种差别的产生,正是源自思维方式的不同。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在用第一层思维在思考问题。
比如,为什么华为手机成功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因为华为更注重研发投入和打磨产品。为什么马云喜欢到处演讲?很多人都认为,因为马云为人高调,爱出风头。再比如,你觉得造纸企业有前途吗?一些人会脱口而出:人类都进入互联网时代了,造纸企业肯定穷途末路了
但你只要多问一句:难道诺基亚和moto就不注重产品研发吗?难作为首富以及亚洲最大企业掌门人的马云,还需要通过演讲来出风头吗?为什么那些上市纸企这几年一直闷声发大财,业绩翻了好几倍?你就会发现,你得到的答案就会完全不同。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很多人在分析问题时,并不是为了找到真相,而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而只有当你不满足于第一个蹦到脑海里的答案,不满足于大家都认为对的答案,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具备了“第二层思维”。
在投资中,具备第二层思维尤其重要。因为第一层思维的人对同一个事件都有相同的看法,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比如,当上证50开始上涨时,大部分人都认为郭嘉队又来搞形象工程了。而第二层思维的人则必须比群体共识想得更加深入,更强有力,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所以,如果思维依然停留在第一层,无论看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都很难真正的看透本质。而如果你总能用与众不同的第二层思维去思考,就会更接近真相,从而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我听过最傲娇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该是有多平庸。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