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平稳增长,海外断崖式下行:黑色产业链5月供应报告
发布时间:2020-6-1 15:39阅读:218
宁证期货高级客户经理:房俊
宁证期货开户员工联系方式:15951983592
宁证期货开户电话:15951983592 (预约开户交易手续费可加1分)
期权开户,QQ:1178618422(备注:期货开户)
套期保值,微信号:15951983592 (一对一的客户服务,提供权威的参考建议)
期货交易手续费可加微信具体咨询 (我们保证手续费最低标准)
报告摘要
钢材供应小结:国内平稳增长,海外断崖式下行。国内生铁、粗钢产量平稳增长,废钢比例小幅提升,且仍有提升空间。目前电炉螺纹利润一般,热卷等板材利润快速修复,转产螺纹的动力减弱。预计6月螺纹产量增幅将明显放缓。而海外生铁和粗钢产量均出现断崖式下跌。通过铁矿额外进口、钢材出口回流、钢坯进口等多种途径,给国内带来压力。从目前海外疫情来看,预计6月这些因素仍将维持。但这部分量绝对量较低,核心还是国内自身的钢铁需求变动。
铁矿供应小结:4月进口环比放量,后期稳中有增。4月份进口量环比放量,主要缘于澳洲发运明显恢复。尽管巴西进口仍在低位徘徊,南非矿因封国进口下滑,但其减量被非主流矿放量和华中国产铁精粉复苏抵消。5月因澳洲港口检修,预计澳洲矿进口环比下行,而巴西矿进口将有所恢复,巴西发往中国比例也将维持高位,非主流矿进口保持高位震荡。我国铁矿供应仍将呈现稳中有增的状态。
双焦供应总结:焦炭供应偏紧,焦煤平衡偏宽松。5月以来焦炭利润已有明显修复,焦化厂均保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环保限产、“以煤定焦”等政策扰动影响了焦炭供给的节奏,新增产能的投产进度也偏缓慢,预计6月份焦炭供应将维持偏紧态势。而焦煤方面,前5月无论是国内产量,是进口量均高于去年同期,下游焦化厂、钢厂积极补库,对焦煤有部分带动,叠加进口收紧,国内焦煤或以企稳为主。6月份随着“两会”减产煤矿的复产,预计焦煤供给将呈平衡偏宽松的格局。
煤炭供应总结:内产环比下降,进口继续增加。国内生产方面,随着国内需求不断好转,销售价格连续反弹,煤矿利润再次回归,生产积极性仍然存在,但蒙区由于受到倒查20年内煤炭能源行业问题的影响,增量空间下滑,甚至存在产量下降可能,因此整体煤矿产量可能仍有增幅,但增速空间有限。进口方面,海外疫情拐点未至,国际能源过剩局面难以改变,内外价差持续存在,利润驱动下,进口煤收紧措施难以有效执行,进口减量有限,预计仍会存在高绝对值下的沿海冲击。
正文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一、钢材供应:国内平稳增长,海外断崖式下行
(一)国内供应:整体产量平稳增长,生铁统计口径有所扩大
由于我国率先控制疫情开始复工复产,需求端开始快速恢复,钢厂供应端也随之回升。从主要品种的产量数据来看,国内生产端已经恢复正常。
1-4月,国内生铁产量27799万吨,同比增长1.3%,增速较1-3月下降1.1个百分点;国内粗钢产量31946万吨,同比增长1.3%,增速较1-3月增加0.1个百分点;国内钢材产量37439万吨,同比下降1.6%,降幅较1-3月收窄1.8个百分点。
即使在国内疫情影响最大的时候,高炉开工也相对稳定,而疫情影响消退之后,生铁产量也保持小幅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粗钢产量同样继续增长,同时增速有所加快;同时,钢材产量的增速修复较快,明显高于粗钢产量的增速提升幅度。三个产量增速分化的情况,这可以引出以下结论。
(1)前期囤积的钢坯、进口的钢坯开始实际生产成为钢材。1-4月钢材产量/粗钢产量比值为1.17,较1-3月的1.14显著上升,说明4月钢材增产明显大于粗钢增产,这些额外增量来源,预计来自于前期轧线检修时囤积的钢坯重新轧制,以及进口钢坯逐步到港生产后,形成的钢材产量。
(2)长流程钢厂废钢比例略有提高,但仍然低于往年同期,4月粗钢产量/生铁产量比值1.18,略高于3月的1.179,但显著低于去年4月1.22的水平。富宝资讯的样本钢厂废钢日耗量数据也同样印证这一现状。后续长流程废钢日耗提高后,粗钢产量仍有部分增长空间。
同时,本期生铁产量的增速,也有一些值得挖掘的地方。1-4月生铁累计产量27799万吨,同比增长1.3%,而2019年公布的1-4月累计产量为26265万吨,计算出来的累计同比为5.8%。可以看出,公布的产量累计同比明显低于用历史数据计算出的增速。
这是因为出于同比同口径考虑的需要,统计局计算累计同比时,使用的不是上年统计的数据,而是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报的上年同期数。当公布同比明显低于历史数据计算同比的情况出现时,说明统计口径有所扩大,存在新增产能的影响。从2017年以来,这一情况时有发生,预计是产能置换后的新增产能逐步投产的体现。
具体品种方面,由于统计局停止发布热轧薄板、热轧薄宽钢带、中板等细分品种产量数据,我们重点分析螺纹、线材产量情况。
1-4月,螺纹钢产量7417万吨,同比下降1%,降幅较1-3月收窄0.9个百分点;线材产量4642万吨,同比下降3.1%,降幅较1-3月收窄0.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国内疫情基本控制后,建筑业爆发出强烈的赶工需求,带动螺纹线材产量快速恢复,螺纹产量累计降幅快速收窄,4月当月同比已经转正。5月之后,需求仍然保持高强度,供应端继续回升。后期来看,目前电炉螺纹利润一般,均电生产处于盈亏平衡附近。长流程方面,热卷等板材利润5月也快速修复,转产螺纹的动力减弱。预计6月后螺纹产量增幅将明显放缓,呈现高位震荡走势。如果需求端边际走弱,则电炉亏损扩大后,产量也将很快下降。
(二)海外供应:疫情冲击之下,产量断崖式下行
海外疫情在4月之后仍在恶化,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持续在高位震荡,没有见到趋势性下降迹象。受此影响,4月海外生铁、粗钢产量出现断崖式下行。
全球高炉生铁产量方面,2020年4月为10100万吨,同比下降7%,除中国外产量为2898万吨,同比大幅下降25.3%。全球粗钢产量方面,2020年4月为13700万吨,同比下降13.4%,较3月降幅扩大7.3个百分点。除中国外的产量5197万吨,同比下降29%,较3月降幅扩大18.3个百分点。
海外产量的断崖式下行,对国内黑色金属市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如上期供应专题所述,海外高炉钢厂减产后,铁矿需求下降,会有额外的铁矿进口到国内。从港口库存中球团矿库存在4月后持续攀升,已经能看到这个影响逐步在体现。但是这些额外进口量总量较低,国内目前处于高需求状态,很容易消化。同时从库存结构上,球团矿并不是期货盘面标的品种,对盘面价格的影响很弱。
(2)废钢由于国内政策限制进口,生铁、热压铁块、钢坯等品种进口量在增多,不过同样存在绝对量不高,容易被国内消化的特点。同时,国内贸易商在进口钢坯等品种时,可能已经在盘面上进行了套保操作,因此对价格的影响已经体现。
因此,海外钢厂减产对国内黑色金属影响是边际上的,核心还是国内自身的钢铁需求变动。
(三)进出口格局:进口相对平稳,出口降幅快速收窄
由于海外需求受到疫情明显冲击,对国内钢材出口回流压力加大,同时各类钢材、钢坯、生铁、热压铁块等钢材类制品进口压力也有加大,均构成了国内的供应增量。
钢材出口方面,1-4月钢材累计出口2060万吨,同比下降11.8%,降幅较1-3月收窄4.3个百分点,其中4月当月已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钢材进口方面,1-4月钢材累计进口418万吨,同比增长7.3%,增幅较1-3月下降2.5个百分点。
除了直接进口钢材保持增长之外,1-3月钢坯累计进口173万吨,同比增加496%;1-4月生铁累计进口105.1万吨,同比增加941%。
总体来看,生铁、热压铁块、钢坯等进口同比增速虽然惊人,但从2019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放量,今年1-4月的数据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基本平稳。如前一小节所述,这部分的绝对量不高,且部分数量在进口时已经在期货上进行了保值操作。
另外,钢材出口量暂未出现明显下降,4月出口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由于生产、运输需要时间,钢材出口量一般反应的是2个月前的出口订单,海外需求下降的影响预计要到5-6月的出口数据中才会体现。
(四)钢材供应小结:国内平稳增长,海外断崖式下行
国内供应方面,生铁、粗钢产量平稳增长,废钢比例小幅提升,后期仍有提升空间。后期来看,预计生铁和粗钢产量高位运行。目前电炉螺纹利润一般,均电生产处于盈亏平衡附近。热卷等板材利润5月也快速修复,转产螺纹的动力减弱。预计6月后螺纹产量增幅将明显放缓,呈现高位震荡走势。如果需求端边际走弱,则电炉亏损扩大后,产量也将很快下降。
海外供应方面,疫情的冲击更加明显,生铁和粗钢产量均出现断崖式下跌。通过铁矿额外进口、钢材出口回流、钢坯等品种进口多种途径,给国内带来进口压力。从目前海外疫情来看,预计6月这些因素仍将维持。但这部分量绝对量较低,只是边际上的影响,核心还是国内自身的钢铁需求变动。
二、铁矿供应:4月进口环比放量,后期稳中有增
(一)国内铁矿供应:华中铁精粉产量恢复,进口环比同比放量
4月份国产铁精粉产量为2265万吨,环比增128万吨,同比增68万吨,其中以华中地区环比增加202.1%,增幅最为明显。
4月我国铁矿进口9571万吨,环比和同比均有明显增加,其中澳洲矿进口4月放量,得益于往期因极端天气而导致的低基数效应。5月上旬澳洲港口检修较多,澳洲矿进口5月或将环比下滑。巴西矿4月进口环比虽小幅增加,但同比仍减量明显,主要缘于前期淡水河谷发运量以及2月发往中国比例的降低,后期伴随巴西淡水河谷生产经营逐渐恢复,CSN与托克发运恢复,预计巴西进口将呈现稳中有增的状态。
南非矿进口环比缩减,同比增加,考虑到3月中下旬-4月南非为应对疫情采取封国措施,铁矿出口量下滑,预计5月份南非矿进口量环比仍将下行。
巴西3月发往中国地区比例64.41%,环比增加3.62%,同比增加25.17%,主要由于淡水河谷发往欧美地区运量的减少。虽然海外高炉已在逐渐复产,但尚未完全恢复,因减产而导致铁矿的需求减量,仍会使得巴西发往中国比例短期难以下行,从而推高我国对巴西矿进口量。
(二)国内铁矿供应:非主流进口高位震荡,后期关注海外需求减量
非主流矿进口大部分情况下与前一月普氏价格成正比,由于今年铁矿供需短缺格局并未改变,随着3月普氏价格的环比小幅回升,4月非主流矿进口环比增加64万吨,且同比仍增加187万吨。由于4月份铁矿普氏价格小幅回升,预计非主流铁矿5月份进口也将保持高位震荡。
非主流国家中,同比放量最明显的当属印度、乌克兰和俄罗斯,主要缘于淡水河谷溃坝后铁矿价格重心的抬升。
印度是所有非主流国家中跟普氏价格相关性最好的铁矿出口国。政策方面,无论是矿山租约到期还是因疫情封国,都未能有效影响印度的铁矿出口量,鉴于4月份普氏价格小幅回升,预计5月份印度矿进口仍将保持高位。
乌克兰和俄罗斯铁矿进口4月同比仍然增加较多,除了铁矿价格居于高位外,还缘于欧洲从2019年经济疲态就开始显现,而今年新冠疫情更是加重了这一影响。因此,预计5月份我国对俄罗斯和乌克兰铁矿进口仍将保持高位
(三)铁矿供应小结:4月进口环比放量,后期预计稳中有增
4月份进口量环比同比放量,主要缘于澳洲因当月无极端天气影响,发运明显恢复。尽管巴西进口仍在低位徘徊,南非矿因封国进口下滑,但其减量被非主流矿放量和华中国产铁精粉复苏抵消。
5月因澳洲港口检修,预计澳洲矿进口环比下行,而巴西矿进口将有所恢复,巴西发往中国比例也将维持高位,非主流矿进口保持高位震荡。整体来看,我国铁矿供应仍将呈现稳中有增的状态。
三、焦炭供应:限产扰动再起,供给出现缺口
(一)国内供应:政策扰动超预期,国内产量增幅有限
2020年1-4月份,全国焦炭产量14835万吨,同比减少349万吨,累计同比-2.3%,同比降幅较1-3月份有所收窄。前四月焦炭产量同比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了焦化行业的正常生产销售,虽然3月份以来,焦炭产量一直呈增长状态,但整体低于去年同期,从周度的调研数据来看,5月份焦炭产量也呈恢复增加的趋势,近期受到环保限产、“以煤定产”等政策扰动,产量转而出现下降,整体来看,焦炭的产量增量空间已较小,可能总体低于去年。
从重点省份的焦炭产量来看,产量分化比较明显,山西、内蒙新疆等省份焦炭产量同比保持正增长,而山东、江苏、河北三个省份同比负增长,特别是山东和江苏两个省份,产量减量较大,主要是由于2019年下半年以来的去产能执行,山东、江苏产能减少。5月份以来山东“以煤定产”政策落地,要求山东全年焦炭产量低于3200万吨,焦化厂限产增多,徐州6月份也可能有去产能,因此华东地区焦炭产量将继续减少,焦炭产量向煤炭产地集中。
由于焦炭供应端出现了行政限产要求,实际对产量的影响关键在于执行,若严格执行,再叠加去年6月份的高产量基数,焦炭产量将明显低于去年,因此预计焦炭可能呈供给偏紧的状态。
(二)进出口格局:出口回流、进口增多,旺季影响较小
进口方面,2020年1-4月份焦炭累计进口3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9万吨,主要的进口国家有澳大利亚、蒙古、日本、波兰等国。1-4月份累计出口10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55万吨,出口资源回流量较多。
虽然每月的进口总量不大,但反应的海外焦炭供需环境的恶化,海外钢厂减产较多,富余焦炭积极向中国出口。5月份以来国内供给存在缺口,在旺盛的需求下,进口的增量与出口资源的回流,将很快被国内消化,对国内的冲击不大,若需求出现边际走弱,在供给过剩矛盾再次出现时,进口的问题才将再次放大。
(三)焦炭供给小结:产量增量空间有限,供应维持偏紧
国内方面,焦炭产量较去年同期、去年四季度均有小幅下滑,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行政限产要求下的被迫减产,实际上5月份以来焦炭的行业利润已有明显修复,其原因既有焦煤价格的不断下跌,又有焦炭3轮的提涨。焦化厂均保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环保限产影响了焦炭供给的节奏,新增产能的投产进度也偏缓慢,若继续严格执行,预计6月份焦炭产量总体将有小幅下降。
进出口方面,海外疫情并未完全结束,虽然近期海外复工预期较强,但实际钢厂高炉的复产进度缓慢,国际煤焦需求仍显偏弱,焦炭的出口很有有起色,进口也将保持常态化,每月进口预计在10-20万吨左右,但仍难以满足国内缺口。
整体来看,环保限产、“以煤定焦”等供给端政策对焦炭供应的影响仍将持续,预计6月份焦炭供应将维持偏紧态势。
四、焦煤供应:国内高产 进口收紧,供给平衡偏宽松
(一)国内供应:焦煤产量增幅较多,超过去年同期
2019年全国炼焦精煤产量4.7亿吨,这反应的是国内焦煤供给能力的提升与充足,2020年1-4月份,全国焦煤产量14669万吨,同比增加252万吨,累计同比为1.7%,而同期的焦炭产量同比为负增长,因此焦煤整体供给宽松。
从样本企业的焦煤矿开工率也可以看出,自3月份以来,焦煤矿开工率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国内煤矿保持高产量的原因是当前焦煤利润较高,煤矿维持较高的生产季节性,且大型焦煤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较高,山西整体对安全、超产的检查力度也弱于去年,导致国内煤矿产量较高。
五月下旬,由于两会召开时间,往往“两会”是煤矿安全生产检查较严的时候,另外煤矿库存过高,因顶仓而被动减产,焦煤开工率会有部分下降,但安全生产对煤矿产量的影响更多在两会前后,6月份对产量的影响可能减弱,另外下游焦化厂补库后,煤矿库存也有下降,预计国内焦煤产量仍维持在相对高位。
(二)进口方面:国内外价差较大,潜在进口量较高
2020年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焦煤的下游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多家汽车工厂关停,受制于终端需求的萎靡,海外高炉减产较多,主要的焦煤进口国际,如日本、韩国、印度、欧洲,都有高炉减产。4月世界生铁产量为1亿吨,同比减少9.6%,环比减少3%。扣除中国后的海外生铁产量为2890亿吨,同比减少25%,环比减少22%,同比和环比降幅均大幅扩大。
5-6月份,海外市场有复产预期,但整体进度偏缓慢,而焦煤供给主要在澳洲,生产多机械化露天开采,受到的疫情影响较少,供给减量少。在焦煤供需减量的差异下,国际市场焦煤供给过剩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需求最好的区域在中国,在5月下旬中国进口政策收紧后,海运煤价格在经历短暂的超跌反弹后,又转入下跌状态,造成国内外价差一直处于高位,市场处于进口意愿高、而进口操作难的博弈状态。
2020年1-4月份,国内焦煤进口总量为270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34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4月份进口量为628万吨,环比3月增加64万吨,无论是煤炭进口总量,还是进口通关时间,均受到煤炭通关政策的影响。当前各港口仍限制异地报关,且通关时间较长,但目前一线海运煤价格已跌至124美金左右,由于进口利润在300元/吨以上,进口市场参与者进口热情较高
从国别进口量数据来看,2020年1-4月份,澳大利亚焦煤进口量达到1921万吨,同比增长86%,既有年前资源量的集中通关,又有高利润刺激下的进口增量,在4月成交的进口煤,也将于5-6月份陆续通关,虽然有通关政策的部分闲置,预计澳煤进口量仍保持在相对高位。
蒙古焦煤进口量则大幅缩减,1-4月份进口量仅350万吨,进口量的减少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一季度中蒙各口岸一度处于关闭状态,直至3月24日才开放,且通关量较低。4-5月蒙煤通关量有所提升,目前288口岸日通关量400车,预计6月份蒙煤通关量仍有一定的增量空间,有望回升至500车以上。
总体来看,进口焦煤潜在供给量较大,同时又受到了政策的限制,但国内外价差与进口利润难以消除,低价焦煤进口资源仍有可能涌入国内,持续冲击国内焦煤市场,国内焦煤供给将总体处于平衡偏宽松的状态。
(三)焦煤供应小结:6月焦煤供给平衡偏宽松
2020年是焦煤供需格局转变的一年,逐步从供给偏紧转为供给过剩,无论是国内焦煤产量,还焦煤进口量,在1-5月份供给量均高于去年同期,而下游焦炭的产量仍未超过去年同期,这也导致了焦煤价格的弱势运行,同时焦煤行业库存矛盾集中在煤矿端,更是加剧了焦煤的下跌。5月底以来,下游焦化厂、钢厂积极补库,煤矿库存压力减缓,对焦煤有部分带动,国内焦煤以企稳为主。
6月份随着“两会”减产煤矿的复产,下游焦炭的去产能及环保限产,预计焦煤供给偏宽松的局面仍难以根本扭转,焦煤也缺乏大幅反弹的基础。
五、煤炭供应:内产环比下降,进口继续增加
(一)国内生产:销售压力增加,生产总量下滑
2020年4月份,国内疫情大幅好转,但国际疫情不断恶化,工商业企业虽不断复苏,但达产率较低,难以带动市场消费,煤炭销售压力增大,价格不断下行,部分煤矿进入亏损,倒逼煤矿出现减产,产量环比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4月份国内原煤产量32210万吨,同比增长6%,1-4月累计总量115243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细分来看,晋陕蒙三大主产区当月生产总量22723万吨,同比增长9.8%,1-4月累计总量8083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
从产量数据来看,晋陕蒙三大主产区的集中度高达70%,三西地区原煤生产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增速,在能源保供应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三西地区由于煤田质量较优,是近几年新增产能最多的区域,且集中多个超大型超大型生产性基地,成本优势较为明显,抗压能力较强,生产增速较为稳定。
(二)海外进口:内外价差维持,进口增量明显
1、煤及褐煤进口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4月份,中国煤炭进口总量3095万吨,当月同比增长22.33%,增速较3月份提高3.8个百分点;1-4月累计进口总量达12673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6.9%。
我国煤炭进口类型主要分为褐煤、动力煤、无烟煤、炼焦煤以及其他烟煤,从分煤种进口数量以及同比增速来看,2020年4月份褐煤进口总量946.91万吨,同比下降1.89%,1-4月累计进口总量4204.33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27%;动力煤进口总量1102.12万吨,当月同比大增99.48%,1-4月累计进口总量4006.17万吨,累计同比大幅增长73.04%。
2、煤炭进口分国别
从煤炭总量角度来看,我国煤炭进口主要来源国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蒙古。2020年4月份,从澳大利亚进口1086.55万吨左右,同比大幅增长88.32%,1-4月累计进口总量4264.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76.96%;从印度尼西亚进口557.88万吨,同比增长70.53%,1-4月累计进口2366.89万吨,累计同比增长75.53%。
就动力煤来说,2020年4月份进口主要来源国同样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蒙古。2020年4月份,从澳大利亚进口630.74万吨左右,同比大幅增长106.59%,1-4月累计进口总量2325.6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72%:从印度尼西亚进口221.57万吨,同比增长76.12%,1-4月累计进口950.4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97.77%。
(三)煤炭供应小结:产量小幅下滑,进口风险仍在
国内生产方面,随着国内需求不断好转,销售价格连续反弹,煤矿利润再次回归,生产积极性仍然存在,但蒙区由于受到倒查20年内煤炭能源行业问题的影响,增量空间下滑,甚至存在产量下降可能,因此整体煤矿产量可能仍有增幅,但增速空间有限。
进口方面,海外疫情拐点未至,国际能源过剩局面难以改变,内外价差持续存在,利润驱动下,进口煤收紧措施难以有效执行,进口减量有限,预计仍会存在高绝对值下的沿海冲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