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一直涨,银行股趴地上,何解?
发布时间:2020-5-31 11:54阅读:559
最近的两个月,低估值的银行保险等大金融跟随美股崩盘跌下来之后,再也没有爬起来。与之相对的,随手抓一只消费股,涨幅都在40%左右,市场又回到了去年下半年的撕裂行情。
在基本面毫无变化,甚至可以说比疫情前要差的前提下,本就贵的要死的消费股两个月又涨了40%,天理何在?还能持续多久?
低估值策略为何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失效?这些股市中呈现的变化,和全球环境到底有什么关系?今天就讲一讲这个问题。
作者:月球密探阿波罗
来源:雪球
01
低估值策略成了低估值陷阱
对于很多接触过价值投资理念的人来说,好公司、好价格、好时机这三点已经如金科玉律般印在心里。其中好公司的选择,有难度;好时机的选择,没耐心。所以好价格,是很多人最能坚持的一点。PE或PB历史分位低,就算是好价格,这是一目了然的。
今天我统计了一下,当前A股破净(PB<1)的股已经达到465只,要知道去年底的还是390多只的时候,就有人在喊历史大底了,可以说,很多股票已经过于便宜了。
就像格雷厄姆爱捡烟蒂股一样,邱国鹭也说过:买的足够便宜,就不用担心做傻瓜。
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但前提是长期。把时间范围调成2000年至2019年,这20年里,“低估值策略”绝对有效。
数据来源:国信证券研究所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买股票是很短视的,从2019年初到现在的一年半里,低估值策略不仅跑输了消费和电子,而且已经持续跑输了大盘。
从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市场上涨得最好的反而是一开始就最贵的,而跌的惨的却是本身就很便宜的。
数据来源:国信证券研究所
低估值策略成了低估值陷阱,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市场认为当下已经很贵的股票,依然比这些便宜货更有吸引力,理解这一点,绕不开宏观环境。
02
当放水叠加经济下滑
宏观经济增长持续下滑是一个事实,很多投资能获得的回报率下滑是必然,好资产荒也就成了必然。全球放水是一个事实,纸币贬值是必然。
这造成的局面是,纸币逐渐沦为废纸,必须换成金融资产,以前是房子,现在这条路被堵着,硬着头皮往股市冲吧,很多公司却又在经济承压的情况下,前景难料。
举几个例子:
钢铁,ROE分位(盈利能力)在50%,好像挺不错的,但是日薄西山却又是肯定的,所以大家毫无买入的欲望,估值分位只能给到10%。
银行,受经济下滑的直接正面影响,而且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银行还得当表率,奉献自己,更别提现在的盈利能力处在历史最差了,所以买不得。
保险,中长期受利率下行的影响,资产端收益承压,不确定不敢买。
数据来源:国信证券研究所
所以,当放水叠加经济下行,形成了更严重的局面,资产荒中荒。
钱憋手里太难受了,流向却被逼着很明确了:盈利稳定增长或成长性明确的品种。
给出的估值提升逻辑也很简单:当利率为0或者为负的时候,从贴现理论上来说估值是趋向于无穷大的。市场当然给不了无穷大的荒谬估值,但估值中枢的短期提升,找到了合理性。
03
撕裂何时休&操作的选择
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目前消费股的上涨是放水叠加资产荒导致的估值中枢提升导致的。那么短期内局面有没有可能改变呢?
感觉可能性并不是太大,全球范围内的负利率和流动性极度宽松依旧,上述的低估值股的中长期问题就还是存在,无法忽视。
所以核心观察点还得落在消费股本身:业绩增长能否迅速消化掉当前的涨幅。因此中报时间节点附近,消费股可能出现一波分化和踩踏。
那么操作也就明确了:
1.没买消费股的:不要随意追高,保持清醒。认清当下只是估值的提升,而不是业绩的兑现。
2.买了消费股的:知道自己是在抱团取暖,当有一些迹象表明业绩不佳或者发现有些人已经开始抢跑的时候,考虑一波山顶抛出。
3.关于低估值股:对于银行和保险,我认为全年有估值修复的机会,10%的收益率是可期的,但今年并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写到这里,文首问题的答案也就很清晰了:
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市场对于基本面无瑕疵个股估值容忍度提高,也带来了短期的估值溢价,但我们需要清晰的知道这是急需业绩提升来顶住的。否则不久的将来,这块儿疯狂的涨幅就会因为被证明是泡沫而迅速被杀下。这时低估值的股会迎来一波估值修复的机会,但也仅限于修复,而没有大涨机会。
行情波动那么大,不如来份基金组合慢慢变富!申购费低至0.05%,只需420元就可以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