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既可行也安全
发布时间:2020-5-25 09:47阅读:292
【国家发改委: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既可行也安全】国新办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会上指出,总的来看,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既是可行的,也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有媒体问:刚才提到了关于地方政府专项债今年要进一步增加,这是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中央政府是否有关切,这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在经济增长和债务压力之间如何达到平衡?
对此,丛亮谈及三点,主要用数据来说话。
首先,要实事求是,因时因势提高或降低债务水平。在经济运行处在下行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出现减少或收缩的情况下,就要适当提高政府的债务水平,增加有效需求。在经济处于上行阶段,国内外市场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就要适当降低政府的债务水平,减少总的需求。这都是逆周期调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丛亮称,目前,提高政府债务水平是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举措。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冲击和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这一整套财税政策的方案是各方面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测算、综合权衡才确定下来的,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债务风险防控的需要是相匹配的。
他进一步说:“新增的1万亿元的财政赤字和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全部转给地方,直达到市县基层,直接惠企惠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也是强调要有一定的收益,项目融资要与收益相平衡,将来要形成资产。”
其次,要辩证看待。中国的赤字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不算高,为应对新冠疫情各国财政赤字都在大幅度增加,IMF预测,2020年全球的平均赤字率将从2019年的3.7%提高到9.9%,发达国家平均由3%提高到10.7%,其中美国提高近10个点,到15.4%,法国到了9.2%,英国到了8.3%,日本到了7.1%,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平均也都到9%左右,所以中国整体的赤字水平相比还是很低的。
同时,要瞻前顾后,将债务总水平控制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范的问题,并且把它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截至到2019年末,中国政府的债务率是38.5%,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比如美国是106%,欧盟是80%,日本是238%,印度是69%,巴西是92%,我们只有38.5%。
丛亮强调,总的来看,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既是可行的,也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必要的。这一系列财政政策既有助于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同时也将有助于稳定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补充道,正确处理债务和经济的关系,发挥好地方政府债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地方专项债务使资金跟着项目走,有三个“用于”:一是主要用于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重大战略的项目;二是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三是用于资本性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这些资金还要带动民间资本,促进有效投资,扩大内需,保持增长,这样能够产生更多有效的资产。
宁吉喆介绍,市场经济从会计学、统计学的角度是资产负债经济,企业都有资产负债表,国家也有资产负债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国家统计局编制了全国的资产负债表。最新的资产负债表表明,我国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300万亿元。可以看到,中国的基础设施,无论是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还是市政,都已经在这些投入的支撑下形成了很有效的资产。
“我们具有世界上分类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这也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投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带来的。”宁吉喆表示,要促进一定合理的负债投资,形成大量有效的资产,这样就能使得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有更加扎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