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去做黑色产业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5-21 19:38阅读:313
最近和从事投资的朋友们聊天,他们讲:全世界都在看空螺纹钢,就你老李还看多螺纹钢。市场是二八定律,如果都开始看空了,你也许是对的。我回答说:看空是基于眼下,看多是基于未来,我又不是一直看到,到了3400以上我也不是提示风险,注意压力吗?我还回复他说,如果我们仅仅以眼下的事实去研判未来,这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因为未来是动态发展的;高库存,高产量,即将进入所谓的淡季,雨季即将来临。我问他:难道每年没有雨季,没有淡季?2019年同期没有高产量吗?当前的高库存是被疫情影响的一个半月时间内所累积的库存,但价格也反馈了高库存这个事实啊,想想这几年的同期2017年同期盘面2800~3000之间的螺纹钢,现货多少呢?3500~3600吧;2018年是盘面3300~3700之间的盘面,现货3600~4000之间吧;而2019年由于铁矿石的大涨,螺纹钢现货没有低过3600吧;现在螺纹钢现货二三线品牌价格已经跌到最低3300;一线免检的最低3400左右;跌了三百左右的,难道还没有反应这个高库存吗?如果说价格包含一切,这么低的价格是不是也包括了这个高库存的事实呢?
然后与朋友们探讨了空头的主要逻辑。
第一个:高产量 我问这位朋友,你觉得产量有天花板吗?2019年同期最高产量也就382(上海钢联口径,下同),今年在高炉长流程厂整体调低废钢添加量,在3月中旬以来电弧炉利润处于扩张区间,最高利润接近300的时候;你觉得是那时候的电弧炉产量是顶部,还是电弧炉产量在亏损边缘挣扎的时候,还能释放产量?产量的天花板,是否认可,那产量不可能无限增量的话,那需求的顶部谁能判定呢?就通过每周四的库存数据?每周的库存数据是不是滞后的,是不是受到价格因素影响、天气因素影响san会有波动呢?需求是波动的话,那么用已知的需求数据,去评估未来的需求,是否合理呢?难道4月份就没有房地产新开工,就没有基建项目新开工,全都是在建项目赶工造成的?这个问题谁能回答?
高产量、高库存都是已经在当下的事实,这些事实从价格的维度也已经反应了,但是未来的需求是无法证伪的,需求好或者坏,从已经显现的需求,从经验的角度去看,好似有些道理,但又回到问题的本质,之前谁预判到周度表观需求能到480万吨左右呢?即使需求不会长期维持在480万吨,那么谁能否定会较长时间保持在400~430万吨呢?这一切都要等数据后知后觉,但先行的微观观察我们要知道在,多去工地了解,当期的作业机械、工人、施工时间等都增加多了,有无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
施工强度决定了用钢需求,在不下雨的情况下,工地每天施工要是超过18个小时,甚至是到20小时,谁知道呢?你不去找些样本工地,实时监测生产进度,怎么判断需求就一定是见顶了呢?第二个 即将步入雨季,需求将走弱 意思是每年的雨季,梅雨季节不都一直存在吗?工地的施工是会受到一些雨季因素的影响,但是难道雨季来临会浇灭需求?每年不都这么过来的吧,再说了,去年台风也多,下雨非常频繁,今年这气温回升较快,较往年同期都多高了个七八度,去年下了那么多雨,下半年四季度暖冬才形成了瘟疫流行,今年的雨有多大,谁能告诉你?五六七月下多少天雨呢?那要是万一降雨较往年偏少,会怎么样呢?再说了工地的施工强度这几年同期跟今年还有很大区别呢,今年疫情影响了一个半月的工地施工,很多项目都说要把被影响的工程量赶回来,那今年五六月的施工强度会不会继续比往年高,谁知道呢?这么一来新开工紧锣密鼓,在建继续热火朝天的赶工,万一需求再创纪录怎么办?
第三个 海外疫情扩散,需求走弱 我说这个逻辑3月份讲讲还行,这都马上五月了,人家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都开始逐步重启经济了,欧洲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在开始逐步复产复工了。需求只可能会逐步向好,怎么还可能需求走弱,难道不担心,疫情缓解之后,欧洲、美国等等这些放水印钱特别多的地方,也大搞基建什么的,导致三四季度对钢材的需求大增?
第四个:国内基建受政府债务限制,能发挥的空间有限,或许是花瓶;房地产受房住不炒的严厉调控,销售很差,新开工同比是要下行的。这个逻辑看上去也很对,但未必真是这么回事。债务限制,特殊时期,稳经济,保就业重要,还是所谓的债务上限重要,没看见这提前下发的地方债额度已经快3万亿了,那全年好歹少不了五万亿把,或者更多一点也不是不可能。房地产房住不炒,打击的是投机炒房,又不是不让老百姓买房,首套房、改善置换型住房需求没有说限制你买。难道就真没有需求?那最近杭州、苏州、深圳等地房子疯抢,是怎么回事?再说了商品房销售和新开工的紧密度就一定很高吗?是不是还得看市场预期呢?地产商如果觉得房价还能涨,是不是会放缓开发进度,捂盘捂地惜售呢?如果是觉得房地产已经被完全限制了,后续房子上涨的空间很小,是不是现有的土地储备也好,在建项目也好等等,都得抓紧销售,抓紧变现,回笼资金呢,特别是趁着现在货币环境如此宽松,融资成本大幅下行。赶紧开发、赶紧卖房呢?是不是土地储备捂地等待升值的的动力就没有了呢?
最后,我说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的去看待问题,要以动态的视野去观察微观,不是成天拘泥于数据,搞些华而不实的图表等等,用已经发生的事实去推导、判断未来,不就是刻舟求剑吗?要多做前瞻性的分析研究,成天拿滞后的这些数据说事这算神马嘛?后面要验证这些逻辑是否正确,就等5月中旬以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投资数据,特别是新开工数据以及基建投资增速数据;5月中旬后验证一下,6月中旬后再验证一下,如果所有空头的逻辑证伪了。价格该去哪里呢?市场的预期又是不是得重新转换了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然后与朋友们探讨了空头的主要逻辑。
第一个:高产量 我问这位朋友,你觉得产量有天花板吗?2019年同期最高产量也就382(上海钢联口径,下同),今年在高炉长流程厂整体调低废钢添加量,在3月中旬以来电弧炉利润处于扩张区间,最高利润接近300的时候;你觉得是那时候的电弧炉产量是顶部,还是电弧炉产量在亏损边缘挣扎的时候,还能释放产量?产量的天花板,是否认可,那产量不可能无限增量的话,那需求的顶部谁能判定呢?就通过每周四的库存数据?每周的库存数据是不是滞后的,是不是受到价格因素影响、天气因素影响san会有波动呢?需求是波动的话,那么用已知的需求数据,去评估未来的需求,是否合理呢?难道4月份就没有房地产新开工,就没有基建项目新开工,全都是在建项目赶工造成的?这个问题谁能回答?
高产量、高库存都是已经在当下的事实,这些事实从价格的维度也已经反应了,但是未来的需求是无法证伪的,需求好或者坏,从已经显现的需求,从经验的角度去看,好似有些道理,但又回到问题的本质,之前谁预判到周度表观需求能到480万吨左右呢?即使需求不会长期维持在480万吨,那么谁能否定会较长时间保持在400~430万吨呢?这一切都要等数据后知后觉,但先行的微观观察我们要知道在,多去工地了解,当期的作业机械、工人、施工时间等都增加多了,有无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
施工强度决定了用钢需求,在不下雨的情况下,工地每天施工要是超过18个小时,甚至是到20小时,谁知道呢?你不去找些样本工地,实时监测生产进度,怎么判断需求就一定是见顶了呢?第二个 即将步入雨季,需求将走弱 意思是每年的雨季,梅雨季节不都一直存在吗?工地的施工是会受到一些雨季因素的影响,但是难道雨季来临会浇灭需求?每年不都这么过来的吧,再说了,去年台风也多,下雨非常频繁,今年这气温回升较快,较往年同期都多高了个七八度,去年下了那么多雨,下半年四季度暖冬才形成了瘟疫流行,今年的雨有多大,谁能告诉你?五六七月下多少天雨呢?那要是万一降雨较往年偏少,会怎么样呢?再说了工地的施工强度这几年同期跟今年还有很大区别呢,今年疫情影响了一个半月的工地施工,很多项目都说要把被影响的工程量赶回来,那今年五六月的施工强度会不会继续比往年高,谁知道呢?这么一来新开工紧锣密鼓,在建继续热火朝天的赶工,万一需求再创纪录怎么办?
第三个 海外疫情扩散,需求走弱 我说这个逻辑3月份讲讲还行,这都马上五月了,人家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都开始逐步重启经济了,欧洲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在开始逐步复产复工了。需求只可能会逐步向好,怎么还可能需求走弱,难道不担心,疫情缓解之后,欧洲、美国等等这些放水印钱特别多的地方,也大搞基建什么的,导致三四季度对钢材的需求大增?
第四个:国内基建受政府债务限制,能发挥的空间有限,或许是花瓶;房地产受房住不炒的严厉调控,销售很差,新开工同比是要下行的。这个逻辑看上去也很对,但未必真是这么回事。债务限制,特殊时期,稳经济,保就业重要,还是所谓的债务上限重要,没看见这提前下发的地方债额度已经快3万亿了,那全年好歹少不了五万亿把,或者更多一点也不是不可能。房地产房住不炒,打击的是投机炒房,又不是不让老百姓买房,首套房、改善置换型住房需求没有说限制你买。难道就真没有需求?那最近杭州、苏州、深圳等地房子疯抢,是怎么回事?再说了商品房销售和新开工的紧密度就一定很高吗?是不是还得看市场预期呢?地产商如果觉得房价还能涨,是不是会放缓开发进度,捂盘捂地惜售呢?如果是觉得房地产已经被完全限制了,后续房子上涨的空间很小,是不是现有的土地储备也好,在建项目也好等等,都得抓紧销售,抓紧变现,回笼资金呢,特别是趁着现在货币环境如此宽松,融资成本大幅下行。赶紧开发、赶紧卖房呢?是不是土地储备捂地等待升值的的动力就没有了呢?
最后,我说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的去看待问题,要以动态的视野去观察微观,不是成天拘泥于数据,搞些华而不实的图表等等,用已经发生的事实去推导、判断未来,不就是刻舟求剑吗?要多做前瞻性的分析研究,成天拿滞后的这些数据说事这算神马嘛?后面要验证这些逻辑是否正确,就等5月中旬以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投资数据,特别是新开工数据以及基建投资增速数据;5月中旬后验证一下,6月中旬后再验证一下,如果所有空头的逻辑证伪了。价格该去哪里呢?市场的预期又是不是得重新转换了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好的,同学,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卫星产业链概念。卫星产业链是指与卫星相关的产业生态系统,包括从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运营到地面设备制造、卫星服务等各个环节。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间有着密...

好的,同学,我来给你讲解一下卫星产业链概念,并介绍一些A股中的卫星产业链概念公司。卫星产业链是指与卫星相关的产业生态系统,包括从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运营到地面设备制造、卫星服务等各...

好的,同学,我来给你分析一下卫星产业链概念的发展前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卫星产业链的概念和发展背景。卫星产业链是指与卫星相关的产业生态系统,包括从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运营到地面设备...

好的,同学,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卫星产业链概念的概念和研究过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卫星产业链概念的基本概念。卫星产业链是指与卫星相关的产业生态系统,包括从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运营到...
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去做黑色产业链的研究
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去做黑色产业链的研究
2020-05-30 18:54:44 和讯名家
最近和从事投资的朋友们聊天,他们讲:全世界都在看空螺纹钢,就你老李还看多螺纹钢。市场是二八定律,如果都开始看空了,你也许是对的。我回答说:看空是基于眼下,看多是基于未来,我又不是一直看到,到了3400以上我也不是提示风险,注意压力吗?我还回复他说,如果我们仅仅以眼下的事实去...
做生意的眼光去做期货
做期货和做生意有什么相同点呢?
首先是期货开户入金,相当于生意凑足本钱准备开张,什么时候进货,进什么货,什么价位进,什么价位出货全凭你自己的眼光,这就是为什么看人做生意,一样生意有人大赚有人赔。做生意有大小之分,做期货亦是如此,购买什么合约,购买多少,什么时候对冲平仓全靠自己的眼光和胆识。如果你有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