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可以不戴口罩?如何做好校园防控?专家解答
发布时间:2020-5-14 14:05阅读:239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3日电 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对于究竟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如何做好校园防控常态化等热点问题,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会上进行了解答。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发布会现场 来源:中国网
有媒体问:根据媒体报道,复课以来全国已经出现了有三个学生因为在体育课上戴口罩运动而意外猝死的情况,我想请问一下究竟大家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什么情况下必须戴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是否佩戴口罩有一个原则,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就没有必要戴口罩,只要通风好应该说就是安全的。
对于哪些情况不需要戴口罩,吴尊友称,户外宽敞的地方,如操场、公园、人员稀少的街道没有必要戴口罩;在家里也没有必要戴口罩;低风险区的工作场所,像办公室、工地、工厂也没有必要戴口罩;户外运动时更没有必要戴口罩;在低风险地区的学校环境中也没有必要戴口罩。
吴尊友说:“对于不是经常外出出差到其他不熟悉的地方的,生活在相对固定环境的,又是低风险地区的,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都不用戴口罩。”
哪些地方特别需要注意戴口罩呢?吴尊友称,空气流通不好、密闭的地方,封闭的交通工具如飞机、高铁、地铁、公交车。再有封闭的公共场所,如电梯。特别要注意的还有医院,在医院环境中一定要戴口罩。再有公共服务窗口,像超市的收银、银行柜台等。
另有媒体问:校园防控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出校园防控的工作要求,关于校园防控的具体措施和规定可否具体介绍一下?陆续开学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校园防控常态化?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针对学校的防控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制定防控制度。学校应该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专门的疫情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和卫生健康、疾控以及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沟通,形成“点对点”的协作机制。
做好人员管控的要求。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尤其是体温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学生的晨午检,对住校学生增加晚检,加强学生因病缺课以及教职工因病缺勤的监测,严禁教职工带病上岗、学生带病上课。另外,要控制校内的人员密度,实施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理措施,如控制聚集性活动,人与人之间保持一个安全的社交距离。
要开展校园的环境整治和师生健康教育。要加强教室、食堂、宿舍这些学生经常活动的聚集场所以及一些洗手间、洗漱间的环境卫生,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不需要天天消毒。另外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要提升它的消毒频次、清洁频次,加强通风换气。对一些教室、教师的办公室可以全天保持通风状态。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并且要做好自我防护。
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如果师生发现自己有可疑症状,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隔离或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的措施。一旦发现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应该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开展疫情处置,配合疾控机构等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管理。(中新经纬APP)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