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混改被重提
发布时间:2020-5-11 14:35阅读:463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才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限制。5月9日,财政部就推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符合条件的国有金融机构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条例》指出,处于竞争领域的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积极引入各类资本,国有金融资本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对于符合条件的国有金融机构,继续按照市场化原则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什么叫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引入民资调整股权结构,是不是就叫混改了?
2005年,中国股市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引来两年大牛市。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和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成功登陆港交所,于是各国有银行改革都在进行中,所以后来才有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回头看,当时的银行改革主要做的是股份制改造,以符合上市章程的需求。
当时外资是比较受欢迎的对象,2005年外资创造了入股中资银行的巅峰——截至2005年10月末,外资投资入股国内银行的金额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其中有100余亿美元的股权交易发生在2005年,近60%来自国有银行(中行和建行)的战略投资者。这些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被中国的银行引进之后,经营管理理念、技术和机制方面发生的新变化,银行体系的组织结构、市场功能得到优化和提升。中国最近20年的经济发展成果离不开银行系统的支持,这点是得到肯定的。
十年之后,中央提出“有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混改”再次提上议程。大家可否记得,2015年春天金融股的牛市,券商牛,银行也牛。
6月16日晚间,国务院批准交通银行的深化改革方案。交行董事长牛锡明曾公开表示,交行作为上市银行在股权结构上已均衡化与多元化,具有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征,下一步将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保留外资银行股份则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对外开放水平。交通银行将坚持国有控股地位,探索引入民营资本,积极发挥战略投资者作用,并将探索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
因为混改,交通银行股价连续三个涨停。银行股成为2015年6月的热门板块。因为交行混改方案获批后,市场便在猜测谁将成为下一家混改银行。除了呼声较高的中行外,对混改有所表态的建行也被认为存在成为“下一家”的可能。然而,交行的混改最后不了了之。
个人以为,交行混改不成功或许跟2015年股灾有关系,也可能跟2018年的去杠杆有关系。这次,财政部再次推进金融机构混改,会不会不一样?
现在的民企实力已经比十年前大大增强了,而且金融毕竟是个牌照行业,民企是感兴趣的。关键是民资入股想要什么?他们想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希望高管由市场化选聘形成,还想经营话语权、薪金分配权等等......作为大股东的国资能想让步多少呢?
至于A股的反应,我想各地方银行可能表现会积极一点。毕竟大行操作混改麻烦,推高股价也比较费资金。如果周一大家真的把金融机构混改当利好炒,还是要小心一下“拆东墙补西墙”的效应。金融股上涨的同时,可能是各种题材股掉下来。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