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投资经验总结的18条真谛:旁门左道和人间正道!
发布时间:2020-4-17 09:57阅读:152
导读:
"Good resolutions are simply cheques that men draw on a bank where they have no account." — Oscar Wilde
好的计划不过是人们开出的空头支票罢了 — 奥斯卡•王尔德
但长期来说,股价必然与公司的业绩同步,也就是说,股价必然会反映公司的业绩,只不过时间上有迟早之分而已。、举一个大马的例子说明: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在1996年金融风暴前的股价最高为令吉,最低为令吉。假如你在1996年时以令吉的最高价买进一千股(面值50仙)收藏至今,在收取五次红股及认购一次附加股之后,目前拥有一千九百五十股(面值一令吉),以今天令吉的价格计算,价值一万八千余令吉,等于十年前投资额的四倍,假如把历年收到的丰厚股息也计算在内的话,赚了超过五百巴仙。请注意,你在1996年时是以当年的最高价买进,仍能取得五百巴仙的盈利。如果是以当年最低价令吉买进,就赚得更多。大众银行在1998年金融风暴时曾一度跌至令吉,如果你以此价买进的话,你将赚十倍以上。如果你继续拿下去的话,将来肯定能赚得更多。大众银行的盈利,年年上升,是使你即使高价买进,仍能反败为胜的主要原因。在十多年前,当第二板的股票,都被炒到十令吉以上时,我的朋友以十令吉的价格,买进一千股开屏(KaiPeng,8796,二板贸服股),坚守至今,由于该公司连年亏蚀,股价一跌再跌,今天只剩二分。切勿低价买坏股同样是高价买进,持股期限同样超过十年,买好股和买坏股,结果有天壤之别。所以,散户宁可高价买好股,切勿低价买坏股。当然,如果坚持反向策略,低价买好股,就可以赚得更多。“烂”比“跌”更可怕。可怕十倍。10猜股市如抓黄鳝“股市还会起吗?”这是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我的回答一律是“不知道”。我知道询问者会感到失望,甚至心里还会抱怨。他们认为我自私,明明是知道的,却不肯跟他们分享预测股市动向的心得。实际上,“不知道”是我最诚实、最诚恳的答复。我确实不知道明天,下个月或明年股市会怎样,我也不认为有谁有这样的本领。如果我真的知道的话,我一定乐于跟大家分享,就好像我乐于跟大家分享我的基本面投资心得一样。无数的人,殚精竭虑,“发明”预测市场新的方法,都没有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从此不再浪费时间去猜测股市的动向了。第一、是因为股市根本是不可预测的。第二、是股票投资赚钱根本不需要靠预测股市。股市有如黄鳝,浑身滑溜溜,你根本无法抓住它。一个曾经做过鱼贩的老同学告诉我抓黄鳝的“秘诀”。
他说:“黄鳝吃软不吃硬,所以只能‘托’,不能用力‘抓’。”不能用力捏,否则,它感到不舒服,就会挣扎,你无论多么用力,都会从你手中溜走。抓黄鳝,紧不如松,快不如慢,刚不如柔,巧不如拙。股市也一样,你盯得太紧,企图预测它的动向,它偏偏跟你作对。许多股友,千方百计,企图“捕捉”股市的起落,结果都徒劳无功,就好像用力抓黄鳝,始终抓不住一样。最好的方法,是远离股市,不太在意它的波动,把焦点集中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上,反而更易“驯服”股市。
就好像轻轻托起,反而更能将黄鳝“制服”一样。股市的波动,就好像黄鳝的不断蠕动一样,是正常的,不必去理会它。采取反向策略,低价买进好股,就不动如山。只要公司业绩不断上升,就不卖。不要理会股市短期的波动,不必担心你的股票不会起,因为当公司赚钱越来越多时,股价必然会同步上升。
股市于我何有哉?此之谓投资正道。11锁定五星级股票有一位股友,*将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股市,最近计算手头股票的价值,竟然只得个不盈不亏。他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浪费了20多年宝贵的岁月。原来他最爱听小道消息,喜欢跟风,高价抢进,而所购之股票,十之八、九是垃圾股。高价买劣股是致命伤高价买进劣股,是他的致命伤。幸亏在他的组合中,尚有一、二十巴仙是优质股,在二十年中,这些优质股增值一、二十倍,所得盈利,刚好抵消了劣股的亏损,使他仍能不盈不亏。
他最近向我检讨20年战绩时,喟然叹曰:“假如我当初摒绝投机,脚踏实地投资,只买五星级股票,收藏至今,身家何止增加十倍”,言下懊悔不已。“更重要的是”,他说:“20年来精神受尽股市风波的折磨,常常提心吊胆,真是一场噩梦。”
股市抢杀收获往往越少,在别的行业,你越勤劳,收获就越多。股票投资则刚好相反,你越勤劳,做得越多,不断在股市中抢进杀出,收获往往越少。收获最多的,反而是在买进好股后,就不动如山的长期投资者。这就是郭鹤年、丹斯里郑鸿标、丹斯里李深静挤身大马富豪榜的秘诀。股票投资,只要不犯上严重的错误,长期投资基本上都可以取得超越定期存款的回酬。要减少错误,最好的办法,是为自己设定一个投资准则:只买五星级股票。所谓“五星级股票”就是:第一,有卓越的管理,切忌买入管理有瑕疵的公司;第二,有成长的业务;第三,有稳定的盈利历史;第四,财务稳健;第五,生产永远有需求的产品,并以世界为市场的企业。五星级股票如同根深巨树,即便干旱,亦不会枯死,春天来时,就似繁花似锦,果实累累。
12请不了解,就不买冷眼认为,导致散户饮恨沙场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无知”。“无知”就是不了解,就是误解。大部份股票投资者只是股市的过客。对他们来说,股市是旅店,住上几天就离开。因为他们缺乏了正确的投资理念,自然难以在股市找到立足之地,因为他们站不稳脚跟,就好像无根之树经不起暴风雨的吹袭一样。股票投资须做功课,对股票有了正确的认识,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你必须做很多很多功课,去了解投资环境及投资对象。了解越深,赚得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股票投资的成败,跟你对所买股票的信心有关。有信心,你才有胆识大量买进一间公司的股票。放长线钓大鱼,有信心,你才会放长线,钓大鱼——进行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才有可能赚大钱。丹斯里李深静从来不卖IOI的股票。
丹斯里李莱生的家族不但不卖,而且不断增持都加湾、吉隆甲洞的股票。丹斯里郑鸿标从来不卖大众银行的股权。丹斯里林梧桐长期紧握云顶不放。他们拥有这些公司的股票数十年,数十年如一日。经过了数十年的复杂增长,当初所投资的一万令吉,现在值得五百万,一千万令吉。要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就必须对有关公司,有绝对的信心。信心必须建立在了解上。了解越深,信心越强。信心越强,越不会轻易脱售所持之好股。长期持有,才能享受到复利增长所带来之庞大利润。巴菲特说“认识越深,赚得越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知道一点皮毛,就买进作长期投资,如果所买非好股,则长期投资,是白费心机,徒劳无功。长期投资,必须先了解。不了解,就不买!13好股何以没人炒?冷眼认为,一般散户最常犯的毛病,是草率从事。一听到“消息”,就不暇思索,马上出击。由於担心错过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他迫不及待地,把资本一股脑儿倾注在一只股票上,希望一击中的,赚个满堂红。
散户从来没有去想过,被炒家相中的,都是劣股。炒家对蓝筹股没兴趣,对蓝筹股,炒家是没有兴趣的。炒家在炒作之前,多数会得到大股东的合作。蓝筹股的大股东通常不愿意跟他们合作。蓝筹股的大股东,也从来不去炒作自己的股票。
因为蓝筹股的大股东,都是正派商人,不会去炒高他们的股票。无论股价涨得多高,他们都不会脱售他们的股票,以免失去控制权。这是他们的事业,怎会轻易脱售呢?既然不会脱售,何必去炒高股价?况且只要业绩继续上升,股价必然随之,何必去炒?
每一个人做一件事,都有一个动机,既然炒高股价,也不会脱售股权,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要跟炒家合作?所以,好股没人炒,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被炒起的多数是劣股。劣股的大股东,没有把握靠改善业绩来使他们的股份(票)增值,只好靠“炒”来谋利。被炒高的股票,在回跌至原来的低水平后,往往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回升至其巅峰价。炒家不会去炒第二轮。如果重施故技,再炒一轮的话,所有在第一轮中被套牢的散户,都会乘机脱身,届时被套牢的可能是炒家。炒家不会为散户制造脱身的机会。没有价值的股票被炒高,好比是用肥皂水吹出来的泡泡儿。泡泡儿在阳光中,色彩鲜艳,但是,正如“心经”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彩色的后面,空无一物。
14月移花影动皓月升至中天时,花影跟树根,拥抱在一起,难分难解。这就是“月移花影动”。影子会被黑暗吞没。然而,只要代表公司业绩的月亮存在,代表股价的花影是不会消失的。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一定会跟着月亮移动。月亮与花影,是形影相随,股价与业绩如影随形。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力道,都无法使股价与盈利脱节。即使短期背道而驰,最终必然合而为一,以同一步伐进退。“云破月来花弄影”,风和云,都可能弄乱花影,使花影变了形,实际上,却无法改变花影随月移动的轨道。散户与其耗费精神去猜测股价动向,倒不如把精神花在公司的研究上。
只要能找出盈利持续不断上升的公司,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其股票,长期持有,你的“身家”自然与日俱增。这种投资法,使你身心舒泰,有助於延年益寿。你又何必到处找“贴士”, 听信谣言, 在股市中抢进杀出?弄到自己焦头烂额,家里鸡犬不宁,说不定还会折损寿命,何苦来?
15大家一起富起来 ——出席大众银行股东大会有感大众银行的成功,是通过企业,使大家一起富起来的典型例子;大众银行所创造的,不只是双赢,而是所有的人都是赢家的“通赢”。丹斯里郑鸿标以40年的心血,打造大马最优秀的银行。他为股东,包括他本人,创造惊人的财富。根据该银行年报,一名股东,假如在1967年该银行上市时,以1千令吉买进该银行1千股的股票,无论股价起得多高,他都不受引诱脱售,在领取了一次又一次的红股,认购了一次又一次的附加股,40年后的今天,他一共拥有12万9千730股。
以2008年2月26日股东大会举行这一天的闭市价11令吉50仙计算,总值149千895令吉。在40年中,他一共收到48万7千902令吉的股息。股票增值加股息,回酬高达200万令吉。40年前投资1令吉,现在变2千令吉。一名为股东带来如此惊人财富的企业家,受股东爱戴,不是挺自然的吗?
另一方面,大众银行自2002年以来,缴交了24亿5千万令吉的税款,政府用这些税收,建设基本设施,受惠的人就难以计算了。一千家上市公司的领导人,应从郑鸿标和大众银行的成功,领略到惟有创造“通赢”的企业家,才会受到股东与社会的尊敬。借上市地位以自肥的企业蛀虫,一定会被股东与社会唾弃。
16“慢稳忍”高明的拙招股票投资要成功,“快”不如“慢”,“狠”不如“稳”,“准”不如“忍”。与其快狠准,不如慢、稳、忍。在你最冲动的时候,稍为停一停,放慢一步,可以使你恢复理智,减少错误。“忙”中有错,“慢”中少错。许多人恐怕动作慢,会失去投资机会。
实际上刚好相反,因为股市跌到谷底时,一定会在低价区徘徊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你有足够的时间,择肥而噬,根本不必担心买不到。要赚钱,首先要学不亏钱。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防亏的先决条件。轻率行事,鲁莽冒进,轻则招损,重则至亡。智者不为也。“忍”者,心上插着一把刀。若无非凡之定力,难以承受。股票投资,“忍”功不够,鲜有能成大器者。
耐心乃成功之母 买进之前,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在低价区买进。卖出之前,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在高价区脱手。 买进之后,能忍有耐心,才能长期持有获大利。若不能忍,稍有盈利就迫不及待地抛出,所得有限。如何能“富”?公司要时间去发展,业务要时间去推行,油棕要时间来成长,计划要时间来完成,故“耐心”乃成功之母。能忍、能耐,谓之“忍耐”。不能忍,好比果子未熟就采摘,青涩难咽。甜美的果实,惟有忍者才能尝到。故快不如慢,狠不如稳,准不如忍。“慢、稳、忍”看似笨拙,实属高明。17融汇贯通股票投资,既不纯是科学,也不纯是艺术,乃是科学与艺术的混合体,也可以说是介乎科学与艺术之间。
股票研究涵盖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理论的探讨。第二个部份:上市公司研究,以时间为经,需研究个别公司的发展史,以业务为纬,需研究公司的结构、行业特征、财政演变、企管领导人的背景与作风、企业的经营理念等,错综复杂,绝不是以玩票性质视之,以业余的态度对待,可以登堂入室的。股票投资非常个人化的,适合于甲的理论,未必适用于乙。如果有一种理论,可以应用于所有人的话,那么,大家只要照搬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巴菲特第二了。事实是:研究巴菲特的书,少说也有一百几十种,然而世界上并没有出现第二个巴菲特。如果你研究西方最成功投资家的历史的话,你会发现每一个人的作风都不同,投资手法各异,然而他们殊途同归,都有卓越的成就。故成功投资人,可以借镜,但要投资成功,还是要发展自己的一套策略。如同教育一样,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所不读,不管实用不实用都要读。以求其博。不博则无以扩大视野,成为井底之蛙。
大学专攻一个领域,范围缩小了,如文科生不必读数学。但还是属於较为深入的普通教育,旨在求其精。不精则流於肤浅。到了硕士、博士,才有资格说“通”,对某个科目,上下纵横皆如意,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为“通”。不通则滞。股票研究由博到精,由精到通,非长期浸淫,无以为功。博、精、通,需循序渐进,不能速成。
融汇贯通,必须经过博和精的“融会”阶段,才会“贯通”,就是这个道理。18“快、狠、准”破产有你份“快、狠、准”是武林高手追求的最高境界。出手快如闪电,是为“快”,一招夺命,是为“狠”,一击中的,是为“准”。把这三招应用到股票投资上,胜算有多高?“快”者,买和卖都比别人快一步。别人未买你先买,买价比别人低,是为“低买”。别人未卖你先卖,卖价比别人高,是为“高卖”。要低买高卖,必须养成反向思维的习惯,股市中人,99%是跟在群众后面的“顺”民,“顺民”多数是别人买了以后才敢买,别人卖了以后才甘愿卖,不是“低买高卖”,而是“高买低卖”,如何能赚钱?参与股市者,少说也有百万人,个个都想比别人快一步,你有胜过别人的条件吗?故要靠“快”赚钱,知易行难。狠”者,是机会一出现,就全力以赴,一掷百万,绝不手软,不成功,便成仁,是“狠”得够酷。然而股市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你认为股市会起,它偏偏大跌,你认为一家公司前途亮丽,偏偏冒出一盘假账。如果你信心爆棚,孤注一掷的话,破产在等着你。“准”者,臆测屡中也。问题是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都可能影响股市,你永远不知道在地球的另一边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预测怎能“准”?上市公司内幕重重,身为局外人的散户,都是后知后觉者,如何能准确预测公司的业绩?既然对股市和对公司的预测变数多如牛毛,如何能“准”?在看不准的情况下,行动快如闪电,买卖胆大包天,等于自杀。剑客难免剑下亡。欲以“快、狠、准”纵横股市,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一次失准,永无翻身之日。慎之,慎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