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资产邱国鹭的投资思路之一
发布时间:2019-12-11 16:05阅读:357
邱国鹭投资思想
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经常会把自己对于投资的思考,以一种生动、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发挥自己的优势,买便宜的好公司,注意安全边际,逆向思维,人弃我取,这些貌似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其实也是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
价值投资者往往最先被套,但是最终赚钱,重要的是能够在最受质疑的时候熬得住。
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更容易,也更难,价格和价值偏离很大,又有雾霾,很难直接找到价值。有时你以为狗绳已经断了,其实没断,只是太长了。偏离幅度大,持续时间久,狗可能远远落后于人,甚至可能落后两年。
如果把投资比作项链,那么投资理念就是线,对公司、行业的具体知识就是珠子。只有珠子没有线,是行业专家;只有线没有珠子,是投资学家;二者只能选其一,珠子更有用一点。对研究员来说,珠子更重要,对基金经理来说,线更重要。只有行业投资专家,才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从行业本身的特点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的行业,容易出牛股;相反,如果越来越分散,说明门槛不高,一般是2、3年。行业里的龙头股,像月亮一样数的过来,就容易,最好是“月朗星稀”,一家独大;相反,如果企业多的像星星一样,很困难地挑出最亮的,最差的局面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作者加:要么唯一,要么第一!)
以高估值买入新兴行业而落入成长陷阱的,是沉迷于“未得到”;以低估值买入夕阳行业而落入价值陷阱的,是沉迷于“已得到”。投资中风险收益比最高的,还是那些容易被低估的“正拥有”。
价值陷阱有个共性,“利润的不可持续性”,包括被技术进步淘汰、赢家通吃行业里的小公司、分散的重资产夕阳行业、景气顶点的周期股、会计欺诈。
成长性陷阱有共性,“成长的不可持续性”,包括估值过高、技术路径踏空、无利润增长、资金链断、成长性破产、盲目多元化、树大招风、新产品风险、寄生式依赖、强弩之末、会计造假等。
新兴行业看需求,传统行业看供给。(例如钢铁行业,当去产能导致供给下降时,存活的企业受益。)长线看,国家限制的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了新进入者,剩下的龙头企业,日子反而好过。(600673东阳光科会吗?)
有色煤炭之类的,最好是跟着趋势走;钢铁这类夕阳行业有可能是价值陷阱;计算机、通讯、电子等技术变化快的行业,同样不适合越跌越买。
相反,食品饮料适合逆向投资。 医药股是个能出大牛股的行业,但切忌以板块配置的思路去投资。
调研时问高管:对竞争对手怎么看?最近竞争对手有什么动作让你难受?你最近有什么动作让对手难受?如果回答彼此不讲坏话,说明行业竞争还不够激烈,反之,对骂说明行业格局恶化。
要判断一个行业,不妨做个填空题。这行业是得____者的天下。来概括这个行业竞争的核心内质。例如,基金业是得人才者得天下,高端消费品是得品牌者得天下,低端消费品是得渠道者得天下,无差异中间品是得成本者得天下,制造业是得规模者得天下,大宗品是得资源者得天下。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投资者要结合当地的市场特点,不可生搬硬套。中国的在哪里?(作者加:工程机械、安防设备、手机通讯、电子产品、高铁制造等有可能,医药、白酒、金融、石化、汽车,房地产不太会有走向世界的比较优势。)
二、从企业本身
价格是否便宜,有同业横比和历史数据纵比,再加市值与未来成长后的预期比较,三项内容。
好公司的两个标准:一是它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复做。前者是门槛,决定利润率的高低和趋势;后者是成长的可复制性,决定销售增速。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宁要有门槛的低增长(可持续),也不要没门槛的高增长(不可持续)。门槛是现有的,好把握;成长是将来的,难预测。
多关注企业的静态信息,来判断企业的好坏;少量关注动态信息(价格变动的催化剂而已)。对行业格局的分析和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是道,财务分析是术,但后者对前者起着验证和把关的作用。行业的内在特征和企业的长期经济特质,是投资的核心静态信息,存在可通过分析获得的规律性。
每三四年就的重挖得护城河,其实不算是护城河。
多数人喜欢成长,但我喜欢门槛。成长是未来,难以预测;门槛是既成事实,易把握。
门槛:需要执照、品牌优势、技术专利、生产优势、规模优势、稀缺资产等,把后来竞争者挡在门外。
企业的现金流要好。电影公司的现金流不好,抗风险能力弱,定价权在导演和演员手里,不是好标的。
小公司骑师重要,处于“个人英雄主义阶段”,管理层素质和道德水平很关键,调研时可观察中层是否崇拜董事长。大公司就是文化和机制重要。从公司的考核体系KPI可见一斑。
好的投资标的是已经把竞争对手打趴下的,而不是在百舸争流中去猜那个胜出的。特别是在新兴行里挑选,要注意这一点。选这类个股,就像投人,你愿意投幼儿园,还是中学毕业生?幼儿园什么都不定,考上名校的中学毕业生,大概率成功。名校的大学生,价格一定不会低了,但还有不确定性。如果能进入好行业好公司,工作三年,晋升快,就是比较确定的优秀结果。
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是会越大越强,还是会越大越难?有些行业的公司销售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就超出了管理半径,可复制性就不强了,增长也非常难,这种企业就是越大越难,对这种企业要小心。
1、产品
A 定价权
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权;和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以及行业对潜在进入者的门槛。
B 品牌
注意是差异化竞争还是同质化竞争。差异化竞争的第一个标志是品牌。品牌有包括2项内容:知名度和美誉度。(作者加:美誉度是指客户消费体验)。
最好的品牌是可以请客送礼的品牌。
品牌还有一个转换成本,或者说替代成本的问题。(作者加:如果替代成本很高,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就高,粘性好,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就会低一些。提高价格用户也不会流失。)
差异化还有一个因素是服务网络。(作者加:这个是指美誉度中的用户体验,售后服务做得好不好,以及企业为做好售后所投入的成本)这个既有企业投入,还有产品本身的特点,销售半径小的,比如水泥、啤酒、房子就容易有品牌效应,半径大的比如钢材、手表就不容易有品牌(一旦有了,很难攻破)。
C 财务分析
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inblatt)。在1985--1994年的10年里,格林布拉特管理的对冲基金净值翻了52倍,平均年化收益率50%。
注:原文在此处含混。作者注释如下:
{格林布拉特用的两个指标是资本回报率和盈利收益率。他把巴菲特的一句投资名言进行量化,这句话就是“用平常的价钱买一家很棒的公司,远远强过用很棒的价钱买一家平常的公司”。如何用数学,或者说财务指标来衡量“平常的价钱”和“很棒的公司”?
第一个公式用来寻找“很棒的公司”,用“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Capital)来衡量。计算方法是用扣除利息、税收前的利润,简称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除以公司有形资本(不包含现金)。资本回报率越高的公司质量越棒。
第二个公式用来衡量“平常的价格”,用“盈利收益率”(Earning Yield)来衡量。计算方法是用刚才说的EBIT除以公司价值。公司价值就是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总市值(EV,Enterprise Value)。盈利收益率越高的公司,价格越划算。
具体做法是个量化工程。首先计算出美国每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和盈利收益率,并依次从高到低排名,然后将两个排名的得分进行简单加总,再买入总排名最高的30家公司,并持有一年。一年后再重新排名,交易完成后再持有一年,以此类推。
格林布拉特发现,这个策略在1988-2004年的年化回报率为30.8%,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化回报率为12.4%。
一位芝加哥大学的金融博士对更长时间,也就是1964到2011,一共47年时间,运用上述魔法公式投资和标普500指数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年化回报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盈利月份比例等指标上魔法公式都好于标普500指数。注释完结}
企业估值倍数多适用于制造业和周期性行业,因为市盈率在亏损或微利时没有意义,用市净率、市销率则难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亚洲,很多制造业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后,快速扩张,进行大幅资本投入,自有现金流很差,但是其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渠道优势却迅速建立起来。在美国的情况刚好相反,大幅扩张的制造业企业,多数结果不好,股价自然萎靡。
2、管理层
杜邦分析法。搞清公司过去5年靠什么模式赚钱:高利润、高周转还是高杠杆。然后看公司的战略规划、团队背景和管理执行力等是否以商业模式一致。
A 高利润模式,看广告投入、研发投入、产品定位、差异化营销是否合理有效;
B高周转模式,看运营管理能力、渠道管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是否具备;
C高杠杆模式,看风险控制能力、融资成本高低等。
作者: 青蛙王子等天鹅 来源:雪球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投资思路”,可获得关于投资思路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经常会把自己对于投资的思考,以一种生动、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发挥自己的优势,买便宜的好公司,注意安全边际,逆向思维,人弃我取,这些貌似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其实也是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
价值投资者往往最先被套,但是最终赚钱,重要的是能够在最受质疑的时候熬得住。
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更容易,也更难,价格和价值偏离很大,又有雾霾,很难直接找到价值。有时你以为狗绳已经断了,其实没断,只是太长了。偏离幅度大,持续时间久,狗可能远远落后于人,甚至可能落后两年。
如果把投资比作项链,那么投资理念就是线,对公司、行业的具体知识就是珠子。只有珠子没有线,是行业专家;只有线没有珠子,是投资学家;二者只能选其一,珠子更有用一点。对研究员来说,珠子更重要,对基金经理来说,线更重要。只有行业投资专家,才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从行业本身的特点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的行业,容易出牛股;相反,如果越来越分散,说明门槛不高,一般是2、3年。行业里的龙头股,像月亮一样数的过来,就容易,最好是“月朗星稀”,一家独大;相反,如果企业多的像星星一样,很困难地挑出最亮的,最差的局面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作者加:要么唯一,要么第一!)
以高估值买入新兴行业而落入成长陷阱的,是沉迷于“未得到”;以低估值买入夕阳行业而落入价值陷阱的,是沉迷于“已得到”。投资中风险收益比最高的,还是那些容易被低估的“正拥有”。
价值陷阱有个共性,“利润的不可持续性”,包括被技术进步淘汰、赢家通吃行业里的小公司、分散的重资产夕阳行业、景气顶点的周期股、会计欺诈。
成长性陷阱有共性,“成长的不可持续性”,包括估值过高、技术路径踏空、无利润增长、资金链断、成长性破产、盲目多元化、树大招风、新产品风险、寄生式依赖、强弩之末、会计造假等。
新兴行业看需求,传统行业看供给。(例如钢铁行业,当去产能导致供给下降时,存活的企业受益。)长线看,国家限制的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了新进入者,剩下的龙头企业,日子反而好过。(600673东阳光科会吗?)
有色煤炭之类的,最好是跟着趋势走;钢铁这类夕阳行业有可能是价值陷阱;计算机、通讯、电子等技术变化快的行业,同样不适合越跌越买。
相反,食品饮料适合逆向投资。 医药股是个能出大牛股的行业,但切忌以板块配置的思路去投资。
调研时问高管:对竞争对手怎么看?最近竞争对手有什么动作让你难受?你最近有什么动作让对手难受?如果回答彼此不讲坏话,说明行业竞争还不够激烈,反之,对骂说明行业格局恶化。
要判断一个行业,不妨做个填空题。这行业是得____者的天下。来概括这个行业竞争的核心内质。例如,基金业是得人才者得天下,高端消费品是得品牌者得天下,低端消费品是得渠道者得天下,无差异中间品是得成本者得天下,制造业是得规模者得天下,大宗品是得资源者得天下。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投资者要结合当地的市场特点,不可生搬硬套。中国的在哪里?(作者加:工程机械、安防设备、手机通讯、电子产品、高铁制造等有可能,医药、白酒、金融、石化、汽车,房地产不太会有走向世界的比较优势。)
二、从企业本身
价格是否便宜,有同业横比和历史数据纵比,再加市值与未来成长后的预期比较,三项内容。
好公司的两个标准:一是它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复做。前者是门槛,决定利润率的高低和趋势;后者是成长的可复制性,决定销售增速。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宁要有门槛的低增长(可持续),也不要没门槛的高增长(不可持续)。门槛是现有的,好把握;成长是将来的,难预测。
多关注企业的静态信息,来判断企业的好坏;少量关注动态信息(价格变动的催化剂而已)。对行业格局的分析和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是道,财务分析是术,但后者对前者起着验证和把关的作用。行业的内在特征和企业的长期经济特质,是投资的核心静态信息,存在可通过分析获得的规律性。
每三四年就的重挖得护城河,其实不算是护城河。
多数人喜欢成长,但我喜欢门槛。成长是未来,难以预测;门槛是既成事实,易把握。
门槛:需要执照、品牌优势、技术专利、生产优势、规模优势、稀缺资产等,把后来竞争者挡在门外。
企业的现金流要好。电影公司的现金流不好,抗风险能力弱,定价权在导演和演员手里,不是好标的。
小公司骑师重要,处于“个人英雄主义阶段”,管理层素质和道德水平很关键,调研时可观察中层是否崇拜董事长。大公司就是文化和机制重要。从公司的考核体系KPI可见一斑。
好的投资标的是已经把竞争对手打趴下的,而不是在百舸争流中去猜那个胜出的。特别是在新兴行里挑选,要注意这一点。选这类个股,就像投人,你愿意投幼儿园,还是中学毕业生?幼儿园什么都不定,考上名校的中学毕业生,大概率成功。名校的大学生,价格一定不会低了,但还有不确定性。如果能进入好行业好公司,工作三年,晋升快,就是比较确定的优秀结果。
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是会越大越强,还是会越大越难?有些行业的公司销售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就超出了管理半径,可复制性就不强了,增长也非常难,这种企业就是越大越难,对这种企业要小心。
1、产品
A 定价权
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权;和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以及行业对潜在进入者的门槛。
B 品牌
注意是差异化竞争还是同质化竞争。差异化竞争的第一个标志是品牌。品牌有包括2项内容:知名度和美誉度。(作者加:美誉度是指客户消费体验)。
最好的品牌是可以请客送礼的品牌。
品牌还有一个转换成本,或者说替代成本的问题。(作者加:如果替代成本很高,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就高,粘性好,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就会低一些。提高价格用户也不会流失。)
差异化还有一个因素是服务网络。(作者加:这个是指美誉度中的用户体验,售后服务做得好不好,以及企业为做好售后所投入的成本)这个既有企业投入,还有产品本身的特点,销售半径小的,比如水泥、啤酒、房子就容易有品牌效应,半径大的比如钢材、手表就不容易有品牌(一旦有了,很难攻破)。
C 财务分析
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inblatt)。在1985--1994年的10年里,格林布拉特管理的对冲基金净值翻了52倍,平均年化收益率50%。
注:原文在此处含混。作者注释如下:
{格林布拉特用的两个指标是资本回报率和盈利收益率。他把巴菲特的一句投资名言进行量化,这句话就是“用平常的价钱买一家很棒的公司,远远强过用很棒的价钱买一家平常的公司”。如何用数学,或者说财务指标来衡量“平常的价钱”和“很棒的公司”?
第一个公式用来寻找“很棒的公司”,用“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Capital)来衡量。计算方法是用扣除利息、税收前的利润,简称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除以公司有形资本(不包含现金)。资本回报率越高的公司质量越棒。
第二个公式用来衡量“平常的价格”,用“盈利收益率”(Earning Yield)来衡量。计算方法是用刚才说的EBIT除以公司价值。公司价值就是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总市值(EV,Enterprise Value)。盈利收益率越高的公司,价格越划算。
具体做法是个量化工程。首先计算出美国每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和盈利收益率,并依次从高到低排名,然后将两个排名的得分进行简单加总,再买入总排名最高的30家公司,并持有一年。一年后再重新排名,交易完成后再持有一年,以此类推。
格林布拉特发现,这个策略在1988-2004年的年化回报率为30.8%,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化回报率为12.4%。
一位芝加哥大学的金融博士对更长时间,也就是1964到2011,一共47年时间,运用上述魔法公式投资和标普500指数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年化回报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盈利月份比例等指标上魔法公式都好于标普500指数。注释完结}
企业估值倍数多适用于制造业和周期性行业,因为市盈率在亏损或微利时没有意义,用市净率、市销率则难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亚洲,很多制造业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后,快速扩张,进行大幅资本投入,自有现金流很差,但是其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渠道优势却迅速建立起来。在美国的情况刚好相反,大幅扩张的制造业企业,多数结果不好,股价自然萎靡。
2、管理层
杜邦分析法。搞清公司过去5年靠什么模式赚钱:高利润、高周转还是高杠杆。然后看公司的战略规划、团队背景和管理执行力等是否以商业模式一致。
A 高利润模式,看广告投入、研发投入、产品定位、差异化营销是否合理有效;
B高周转模式,看运营管理能力、渠道管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是否具备;
C高杠杆模式,看风险控制能力、融资成本高低等。
作者: 青蛙王子等天鹅 来源:雪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您好,小白玩可转债有三种方式,具体的可转债投资思路如下:1、打新债:可转债打新可以说是“喜闻乐见”的投资方式了吧。中签之后,等可转债上市就可以卖出获利,中一只钱可以盈利两三百...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在股市中,对于初入股市的人来说,了解股市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白系统地学习股票投资的知识点: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股票,股票是一种代表公司所有权的证券。购买...
对于长线投资者有什么操作思路?
所谓大势就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引导。中国的股市是在政策支持下产生的,其发展不能脱离政策的调控。长线趋势是政府调控的,市场难以预测,跟着政策走,学会察言观...
请问哪个投资产品收益概率高?
您可以考虑资管产品,资管产品因为有门槛,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所以收益都会比常规的理财产品好,而且稳定性好,支取灵活!
高毅资产邱国鹭:“从0到1”的陷阱和“从1到N”的机会
在股权投资领域,一直有着0到1的说法,发现独角兽公司,通过长期持有获得非常大的回报,但现在A股不少投资人也怀有这样的期望,却是有问题的,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很难实现从0到1的新故事、新概念,最后只留下一地鸡毛。邱国鹭认为,实际上在A股,从1到N的投资机会更加靠谱,尤其是现在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现在市场从52...
投资大佬邱国鹭的调研手法
股票(网上)转户、开户 http://dwz.cn/zjgS4 手机http://wap.hysec.com软件下载,即享个股答疑、牛股推介、万5佣(含交易所规费万2),赠 擒牛指标炒股软件;QQ756257474,电159198818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230250101i7ut.html提起A股调研,投资者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大多是,和上市公司吃吃喝喝、拉关系、套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