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慢与快
发布时间:2019-12-10 15:58阅读:426
短线交易:
以前总想着抓住多数机会,收盘后进行复盘,或者公司研究,恨不得马上买入。有了这种想法,往往把手中有潜力的中长线标的卖出一部分,用作调仓。
事后来看,多数情况下,卖出的标的有更好的卖点,买入的标的有充分的买入节点和更低的股价。
以前追求买入相对低点,卖出相对高点。
现在追求买入相对高点,卖出绝对高点。研究在绝对与相对低位,但是市场认可才买入,并且要坚持到散户都进来的那一刻。
中线研究:
以前总想着买在最低点,那样安全,心里踏实。但反过来看,则是股价半年甚至几年没有波动。
自己分析,好像全对,但是为什么市场不认可,赚不到钱?
后面对于部分行业有了一定的深入后,发现自己研究的不是基本面,类似于题材。好公司股价就该涨吗?财报好、业绩好,股价就该涨吗?经过多个标的的长期持仓,坐过山车,事实并非如此。
没有成长,没有未来,可以说公司就没有投资价值。
现在追求,买在股价相对于大盘或分类指数走强时,股价从低部涨幅50%-100%为买入点。当然,要有自己能理解的逻辑,并且超越市场。
效率与安全,往往不可兼得。
泽熙对研究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有三条:推荐的股票要能涨,最好马上涨;涨幅要高过沪深300指数;买入后不能下跌超过10%,否则无条件止损,不允许补仓。
作者:行中衡
来源:雪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