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小知识
发布时间:2019-12-5 09:28阅读:615
1.股权分置定义
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所持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且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而公开发行前股份暂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
2.股权分置发展
第一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形成。我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
第二阶段: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为了解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开始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该思路的延续,同样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于当年10月22日宣布暂停。
第三阶段:作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变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式被提上日程。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3.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造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不规范,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被人为地翻裂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约为2/3,并几通常处于控股地位。其结果是.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瓜缺陷.容易产生“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场’现象.使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遭受咨询,作为资本市场一项4本制度的改革,解决股权分置吹在解决非流通股股东流A权的取得问题,标准在于真正实现股同权。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股权分置本质上是推动资本市场的机制转换.消除一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而不是解决包括国有股在内的非流通股减持变现问题。现有的非流通股转为可流通后是不是实际进人流通,股权分置改革不仅取决于股东的策略选择.而且要受到相关制度的约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17
-
刚出!十五五目标藏4大投资机会,券商都在盯
2025-10-27 09:17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1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