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两个月后,今年全球最大IPO重启!
发布时间:2019-9-15 20:24阅读:486
叫停两个月后,今年全球最大IPO重启!
该文章来源于网络,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股票、50etf期权、两融绕标、网下打新、国债正回购、机构业务等,欢迎联系张经理,50etf期权2元以下一张。
全球最大啤酒生产集团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周四(9月12日)宣布,将继续推进旗下的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计划。
该公司称,其亚太部门已重启其少数股权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申请,但补充称,无法就交易是否将完成做出保证,继续进行的决定将取决于若干因素和当前的市场条件。
百威英博宣布重启IPO计划后,港元大幅上涨。分析认为,由于投资者会为认购准备现金,大型IPO往往会吸走流动性。
01
上市计划曾“夭折”
今年7月初,百威英博称寻求让亚洲子公司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Budweiser Brewing Company APAC)在香港上市,拟发售原始股16.3亿股,每股定价在40至47港元(约5.12美元到6.02美元)。
百威亚太的募资目标在83亿到98亿美元。即使达到此目标低端,百威亚太也将超越今年5月上市募得81亿美元的Uber,创造今年最大规模IPO记录。若达到募资高端目标,百威亚太的公司市值将随之高达637亿美元。
但在短短10天后,百威亚太就暂停了这项IPO计划,称基于考虑多项因素,包括当时市况,决定目前不进行其在全球发售及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计划。
有媒体称,当时百威取消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机构订单不够,但是又不愿意下调募资额。
百威亚太估值偏贵可能是许多机构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上述IPO定价范围意味着,百威亚太的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为16到18倍,不但高于母公司百威英博的11倍,也高于两大同行中国青岛和日本麒麟啤酒,后两者分别为15倍和10倍。
02
高端啤酒霸主地位面临追赶
百威英博是全球知名的啤酒酿造商,也是全球五大消费品公司之一。百威旗下经营有500多个啤酒品牌,包括百威啤酒、科罗娜啤酒等,业务遍及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员工约200000名,根据2018年统计,百威总收入达546亿美元。
在中国啤酒市场,百威亚太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销量计,2018年,百威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为16.4%,排名仅次于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在高端、超高端啤酒市场,百威亚太稳坐头把交椅,2018年的市场份额为46.6%,远超青岛啤酒14.4%、华润雪花11%、嘉士伯4.6%、喜力1.7%。
根据招商证券数据分析,高端价格带,百威亚太除了超高的市占率,净利率、EBITDA率显著领先,出厂单价是中国啤酒行业平均吨价的两倍。
不过在中国高端啤酒领域,百威也面临着追赶。
从刚刚披露的半年报来看,国内另外两大啤酒巨头青岛和华润雪花均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而高端化也正在成为国内啤酒企业利润增长加速的重要驱动因素。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