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准呼之欲出?降息降准专项债三箭齐发 彰显决策层“六稳”决心
发布时间:2019-9-5 11:12阅读:370
9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力度做好“六稳”,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和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方面释放了重磅信号!对国内股市和期市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增强紧迫感,主动作为,把做好“六稳”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办好自己的事,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在落实好已出台政策基础上,梳理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精准施策。
会议提出了6个要求:
1、要多措并举稳就业,抓紧推进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和运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研究进一步增加高职、技校招生规模和技能培训资金规模。
2、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适时启动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3、要切实落实简政减税降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4、要着眼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督促各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5、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6、要压实责任,增强做好“六稳”工作的合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为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会议确定了3大举措:
1、一是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并扩大使用范围,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2、二是将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明确为符合上述重点投向的重大基础设施领域。以省为单位,专项债资金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占该省份专项债规模的比例可为20%左右。
3、三是加强项目管理,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要求,专项债额度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优先考虑发行使用好的地区和今冬明春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项目储备,项目必须有收益,要优选经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群众期盼、迟早要干的项目,同时也要防止一哄而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综合来看,国常会对货币政策表述由“松紧适度”改为“预调微调”,并特别说明要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工具,结合支持对象、外部因素和LPR改革来判断,我们认为定向降准可期,但并不制约后续降息。同时,本轮政策的逻辑非常清楚,在控制住地产之后,开始新一轮宽松,这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有效组合。财政政策明确了要时要效,结合时间、空间和项目类型判断,从落地的时点看,国常会关于货币+财政的布署可能更多是为明年打好政策基础(专项债中提到“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年内积极财政的托底作用会有所提升,但力度不会过猛,我们重申降息降准政策有望在近期落地,即便专项债四季度会有部分额度提前发行也不必过于担忧,债市中期的核心逻辑资产荒并没有改变。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