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一次罕见的降息或将到来!
发布时间:2019-9-4 11:27阅读:319
进入9月,有两件关于市场流动性的新闻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而这两件事情,最终也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降息。
1、据证券日报报道,本周公开市场将迎来1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分析人士称9月7日、9月17日分别有1765亿元和2650亿元1年期MLF到期,MLF利率下调窗口或将再次打开。
2、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19日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概率很大。
MLF和逆回购的到期,意味着央行将返还被质押的有价证券,从市场收回流动性,从而让市场产生流动性趋紧的预期;此外,假如美联储在9月再次降息,结合目前的宏观形势,央行跟进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
MLF利率何时下调?
自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后,市场判断流动性水平的目标已经从基准利率转移到了MLF利率,据近期中金公司的一份调查问卷数据显示,85%的投资者对于年内MLF有下调的预期。
那么,MLF利率到底会不会下调?何时调?
直观数据来看,目前1年期MLF利率(4.25%)无论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利率,还是和3个月SHIBOR利率相比,都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即前者高于后两者),所以如果要调整的话,在必要的时候只是时间问题。而这里所谓的“必要的时候”,就是年内国内经济和通胀下行压力继续增加。
至于调整时间,也就是在本月20日LPR公布之前。在本月20日之前,央行有两笔多达4000多亿的1年期MLF到期,以及本周的1400亿元逆回购到期。MLF操作与逆回购类似,只是逆回购的时间比MLF要短。所以在9月市场流动性将继续收紧的背景下,也给了MLF利率下调以充分的理由和空间。
美联储9月会降息吗?
按目前市场的预期,预计9月份美联储降息概率已超过80%,有的机构甚至预计是90%,鲍威尔在8月20日的讲话也透露出了降息信号,似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此前在小白老师文章中有专门分析过美联储降息的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之还是围绕着两大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美联储8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工业生产下滑0.2%,远低于市场预期的增长0.2%,其中制造业产出自2018年12月以来降幅已超过1.5%;二是新增就业人数放缓,美国7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16.4万个,较上月有所减少。当然,特朗普也有出于对政绩考虑的私心,多次发推特“希望”美联储降息,好让经济继续扩张。
降息窗口临近,对于国内意味着什么?
不过我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不要对美联储降息本身期望太高,因为美联储真的降息了,反而说明美国经济出了问题,而一旦美国经济开始下滑,这将成为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而且最重要的是,美国经济下滑和美联储降息,都不能缓解中美之间的摩擦。
综上,我认为,基于9月美联储降息,央行MLF利率下调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时间窗口已陆续开启,这是最重要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在9月19日,基本与国内LPR公布日重合,所以如果咱们要卡点提前准备的话,唯一的办法便是在美联储降息后下调MLF利率;但另一方面,我之前说过,国内降息的方式相比之前有很多种,有可能是直接下调相关利率,也有可能是定向降准,甚至是二者结合,所以具体怎么样的降息方式,都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以及观察政策的进一步动向。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LPR改革后,房贷指引把LPR作为首套房贷款利率的下限,虽然目前不少城市的房贷利率依然在上升,但LPR却一直有下行的预期,这么一来,房贷利率就有了多次定价的机会,当然利率下行对楼市刚需肯定是利好,但目前来看,甚至楼市调控还可能继续加码,就像人民日报所说,房贷改革不是为了“放水”,更多的是有利于精准调控。
其实,如果我们结合房地产市场来看待国内降息,你会发现,之前货币政策宽松之所以总是“放不开手脚”,就是因为怕房地产泡沫重新抬头,而如果央行选择传统降息的话,基本达不到精准调控的效果。现在,房地产相关融资渠道基本已经全面收紧,央行也在保证在LPR下行的过程中不会导致房贷利率下行,让制造业真正享受降息利好,而不是房地产。也就是说,在房地产调控加码后,我们也不必过多担心降息导致资产价格产生泡沫,而这也让决策层在未来在降息层面上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转自中国经济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