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体量大增
发布时间:2019-8-23 14:35阅读:467
1999年,为了解和掌握我国大中型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全国工商联开始每年都对上规模民营企业开展年度调研,迄今已开展了21年。
报告显示,今年500强的入围门槛是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185.86亿元。而在十年前,入围民企500强的门槛只有36.6亿元,如今已增长了4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表示,即使门槛这么高,与去年相比,今年又有85家企业新进入了榜单。
与入围门槛提升保持一致的,是我国超大型民营企业继续增长的现状。报告称,2018年,华为(7212.02亿元)、海航(6182.93亿元)、苏宁(6024.56亿元)、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5051.18亿元)等12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家。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历年报告发现,2011年的榜单显示,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只有华为、沙钢、苏宁、联想四家,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由上一年的126家增至220家。
随着时间推移,“千亿元”营收已是500强前列企业的常态。在2015年榜单中,有四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800亿元大关;2016年有五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关;2018年则有9家企业突破3000亿元大关,到今年超过3000亿元营收的企业已达到12家。
华为可以看作是中国民营企业体量大增的缩影。2011年,华为首次参加工商联调研,即以1851.76亿元的营业收入居于首位,此后四年的榜首为沙钢、苏宁和联想,到2016年再次夺冠时,华为的年营收已经到3950.09亿元。
梳理历年榜单可以发现,在过去四年中,华为年营业收入以每年约1000亿元的速度高速增长,2016年超过5000亿元,2017年超过6000亿元,2018年则达到了7212.02亿元。
刘兴国认为,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需求的提升,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推动了大型民营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尽管去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明显加大,但大型民营企业尤其是创新型大型民营企业经历住了发展的考验,持续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增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