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牛市最核心推动因素与后期大势展望及策略
发布时间:2015-4-18 22:46阅读:626
下午临近收盘,群里朋友说期指最后几分钟狂跌,他1万多收益瞬间化水。我开始还以为是周末期指多头头寸持有者觉得指数涨得太猛,因而集体大手笔反手做空来兑现部分收益,从而出现期指被瞬间抛盘打压,迅速大跌1%以上的结果。
怎么又出利空了!?---收盘后看见网上诸多股民在收盘后愤愤不平的感慨。我看了下消息再看了下时间,能不这么巧不?--这突发事件又是高度契合时间周期之窗,又是出台在初一(周日)和谷雨(下周一)节气两个敏感时间点附近。发觉这一现实,我开始后悔自己最近忙于盘中选股与热点捕捉而对大盘过于乐观而忘记大盘分析了……
本轮牛市,对于经历过两轮牛熊转换的人们来讲,会感觉比05-07年那一轮牛市疯狂--因为启动后这段时间的起步速度快多了!从2005年998点到2006年2000点用了将近一年半(18个月)时间,而这次从启动点2014年7月底2050点附近到今年44月13日4100点指数翻倍不到9个月--也就是速度刚好快了一倍!!
当很多人这次照惯例大骂证监会使阴招,只会在周五收盘出利空时候,我实事求是地说句公道话,人家没办法。
老子道德经有云: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刚强猛烈的东西都是不可持久的,牛市也不例外。按照此前分析,如此高过上一轮1倍速度的疯牛,能持续多久!能有多少人真正获利!?等风险来临,牛市再次在6000点之上崩塌,其08年惨烈悲剧再现,骂人的散户里,有几个有赵丹阳般的大智慧在赚到钱之后能先知先觉摒弃最后一丝贪婪与臆想,果断提前全身而退……??
这次所有大骂证监会的人,基本都不明白这次牛市产生的真正原因,所以也自然不会明白党和政府高层的意图!
早段时间有人发现,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几年前就有篇文章,预言经济增速降至7%左右,牛市出现。于是很多人据此感叹:神乎其技……
高善文其实得出此结论,是依据其对国际上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经历与经济增速之间关系的大量数据分析后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
中国这两年经济增速还在7%以上,严格来讲是从超高速滑落至高速。但是,习惯了超高速发展的国民们,特别是参与实业经营的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主普遍感觉生意难做,难过08年金融危机。
而这背后,其实就是人口红利消失后原有低端产业的利润空间的压缩所导致的传递效应。说的官方点就是:这是传统产业升级过程必须经历的阵痛!
民众要生活,要工作,要赚钱养家,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与低技术含量投资粗放型低端产业企业就不能那么快成批消失。产业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诸多新兴产业行业企业要崛起,也要接纳转移的劳动力,这中间怎样衔接与平稳过渡都是大问题。乐观点讲3-5年算是快了,问题是这3-5年怎么捱过去……-
诸多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的未来,是与传统产业升级这一历史潮流并不冲突的。但是这些有潜力的企业不缺市场,不缺人才,最紧缺的是钱--而诸多新兴行业里的成长型企业现在面对的就是天下第一难的融资难。
现实里,银行出于保险和风险可控,贷款总是倾向于锦上添花般的贷给账上不缺钱和有实物抵押的企业,缺钱的却由于种种原因拿不到贷款,部分企业通过其他渠道拿到的也是可在风险爆发时让自己企业加速倒闭的高利贷,此举一定程度上无异于饮鸩止渴。
银行基于本位主义考虑和作为,导致其早已失去了其在低迷大环境里助推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这一点,面对传统行业低迷与经济增速下滑的现实,压力巨大的新一届党和政府高层比我们看得更清楚,感触更深刻!
困局如何破题?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大力推行直接融资,放弃那最后几个系统幻想----幻想银行慷慨普遍给与众多紧缺资金的成长型企业以贷款,幻想传统高成本间接融资模式可以治愈低迷宏观经济综合征,幻想用间接融资来解决资金紧缺局面。
顺带讲这两个概念吧:在我国,直接融资通常指股票和债券融资,间接融资通常指银行贷款 。
而根据国际常用的存量法统计口径,国际上特别是G20国家直接融资比重达到65-75%(美国显著高于其他国家,超过80%)。因此,更多金融资源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是国际基本趋势。
统计显示,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自2002年至今基本虽呈持续增长态势,但2012年底也才达15.9%。同时要注意的是,这一比例的上升,还主要来源于企业债券融资额的大幅上升,而股票市场的融资额相对较低。
现实里中小企业则是98%以上发展所需资金通过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不足2%。而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只有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改善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才可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因此,用股市的资金解决经济转型期诸多成长期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使股市这一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金融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从而实现对低迷转型期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实现传统产业的顺利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壮大;这是中央最高层的决策意图,因此维持股市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际上已经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
所以,两倍于上一轮牛市的疯涨速度只会导致本轮牛市的泡沫迅速积累和最终夭折!!
政府高层需要的是为实体经济产生助推作用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牛市,而且是可以持续3-5年以上的慢牛,不是早早夭亡的疯牛。
所以,在按民间人士建议,用提高新股上市速度来抑制市场狂热还不解决问题情况下,在每月30只新股上市市场狂热不减的情况下,还刹不住车的疯牛,只能迎来扩大融券数目至1100只这一盆冷水了!!在其位,行其职,证监会很无辜而且要点赞!!
两融杠杆检查过几次了,但是实际对市场负面冲击已经不大了,因为很多资金来源于民间,包括无法统计的普遍5倍以上比券商高几倍高杠杆的配资!
前几年,一直有朋友说无券可融--说的就是融券标的太少,而且那时候市场不旺盛,很多标的股没多少人买更别说借出给他人。何况,那时候市场低谷,融券卖出是有很大风险的!
现在不同了,市场累计涨幅巨大,很多个股产生了泡沫--虽然政府层面不承认整体泡沫这一现状,那我说是结构性泡沫总没错吧。举例来说,南北车估值真的有那么高,每股值那么多钱,股价没有高估吗?,
上帝欲让其死亡,必先让其疯狂! 因此后市可以预期的是,诸多高价泡沫股-特别是融券标的--如南北车,将迎来该来的一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