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预商用的脚步日益临近,5月或许是关键时间点。
业内人士分析,5G的投资量级大约在1.2万亿元,预计能撬动4万亿投资。从4G通信到5G通信的转变,是一场令人期待的技术革新,万亿投资的开启将带动新材料领域的产品换代。
5G对基站端到应用端等关键基础材料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近期,
.e公司与新材料在线合作,对5G技术与新材料领域开展综合分析与调研,总结了5G技术带动的最显性的新材料需求,以及产业投资机会。
产业机会一:LCP、MPI天线趋势明确
5G时代渐行渐近,通信处理的信息量成倍增长。天线是实现这一跨越式提升不可或缺的组件。在5G和物联网趋势下,天线是未来成长最快且最确定的行业之一。
智能手机天线目前应用较多的软板基材主要是聚酰亚胺(PI),但是PI基材软板存在高频传输损耗严重、结构特性较差的问题,被认为无法适应5G技术高频高速需求。高分子液晶聚合物(LCP)和改进的聚酰亚胺(MPI)材料凭借损耗因子小的特性有望在未来5G时代脱颖而出。
近期,有券商研报以及产业链上市公司调研报告出现新的观点,由于LCP天线工艺复杂、良品率低、议价能力低、供应厂商少的缘故,将会在明年新iPhone用上MPI天线,已经具备与LCP天线相同的高频段性能表现。
相比PI材料,LCP和MPI材料凭借损耗因子小的特性有望在未来5G时代脱颖而出。从产业调研结果分析,5G时代MPI和LCP将会共存,MPI凭借性价比高的优势,特别是在4G到5G过渡阶段将广泛使用,中低端手机将使用MPI或者PI方案;LCP由于高频性能优异,将成为毫米波段的选择。
新材料在线提供的研究材料显示,LCP与MPI产业链上游是树脂和膜材料,之后加工为软性铜箔基材,下游为软板加工和天线模组,在智能手机天线成本组成上,模组环节约占LCP天线价值的30%,软板环节价值占比约为70%。其中LCP材料价值占比达到LCP软板成本15%。
A股相关公司在四个环节均有布局:LCP材料方面,主要A股公司有沃特股份(002886)。华创证券今年3月份发布研报表示,公司已成功开发薄膜及纤维级LCP并在对相关产品进行验证,成功后有望率先实现进口替代。
产业机会二:高频覆铜板有望进口替代
移动通信基站中天线系统、功率放大系统都须用到高频通信材料。在5G投资周期开启时,5G基站对于印制线路板(PCB)及制造PCB所需要的覆铜板的需求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5G基站建设数量的提升将带动基站功放和天线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低损耗及超低损耗高覆铜板需求随之增加。
机构研究数据显示,仅考虑基站天线市场,预计到2025年,国内覆铜板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到338亿。加上车载毫米波雷达高频CCL,预计到2025年,高频基材的市场需求量累计将达到611亿元。
新材料在线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覆铜板行业已形成多极化发展,中、韩的内资CCL企业覆铜板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相比之下,中国大陆覆铜板整体附加值较低,正值高端化突破黄金时期,进口替代空间大。
在高频覆铜板基材市场,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型覆铜板是目前高频微波基板材料最主要的品种,在5G时代有望迎来较大增长空间。
在PTFE的供应链方面,A股公司生益科技具备热塑性-PTFE体系及热固性-碳氢体系两大高频基板生产能力。中泰证券研报表示,生益科技较早布局高频高速领域,在内资企业中率先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碳氢材料应用于功放领域,现已达成量产。子公司南通特种材料生产高频通信基板,2018年11月试生产成功进行,2019年1月已投产高频高速板,实现了内资高频高速板量的突破。
华正新材(603186)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覆铜板营收占比近70%,毛利贡献近60%。东北证券研报表示,华正新材迎接5G机遇对覆铜板产品积极升级转型,公司建成了业内先进的高频覆铜板专用生产线,并研发定型系列适用于5G的高频材料产品(PTFE的H5系列和非PTFE类型的HC30和HC35等系列产品),借助华为、中兴在5G时代全球通信设备领域话语权的继续提升,产品凭借高性价比有望在罗杰斯等美日厂商占据的高频领域形成突破。
产业机会三:陶瓷介质滤波器优势多
4G时代,通信基站主要采用金属腔体滤波器方案。5G时代,基站通道数扩展16倍,器件小型化成为趋势,陶瓷介质滤波器具有轻量化和小型化优势,同时具有可靠的机械结构、无振动结构,便于自动化组装,长期来看,将成为5G基站主流部件。
新材料在线研究显示,2020年国内设备商有望全面铺开陶瓷介质滤波器方案。据相关数据显示,整个5G周期全球滤波器需求接近600亿元。
A股公司布局微波介质陶瓷相关企业主要有东山精密、鸿博股份(002229)、通宇通讯(002792)等。
东山精密旗下艾福电子主要生产陶瓷介质滤波器、陶瓷谐振器、基站天线等,是华为滤波器核心供应商。2018年10月,艾福电子取得华为公司5G陶瓷介质滤波器等产品订单,订单总金额为2538.08万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