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警醒: 如何避免“一失万无”
发布时间:2019-4-26 10:26阅读:356
“几个世纪以来,不论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幸的事件,都被巴黎圣母院的钟声铭记”,法国历史学家帕斯卡如是说。
当地时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情,仅几个小时,这座始建于1163年,建设周期长达一个多世纪,多次幸免于战火,并于199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古迹,在火焰和劈啪声中受到了严重损坏,顶部三分之二被焚毁。即便重要文物及时得到抢救保护,但随着火灾消失的,仍旧有不可计数的损失,有实体文物的损毁,也有心理创伤。
放眼望去,何止是巴黎圣母院,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各种形式的风险隐患。火焰熄灭后,倒塌的圣母院尖塔留给人们蹭热点的资料、消费新闻的机会、附庸风雅的理由,但让火焰真正止于圣母院的尖塔,才是对这次惨痛教训智慧的理解与理性的阐释。
栋桡之凶
《易经·大过卦》九三爻辞:房梁脆弱弯曲,是莫大(博客,微博)的凶险。好比源于地基的隐患无法弥补,源自房梁的灾难也难以挽回。
从圣母院房顶引燃的大火,燃烧的不止是教堂的一部分,更有法国人对国宝的情感和全球的关注,这场源自“栋桡”的风波,波及了全球。
得益于400名消防员冲入火场,奋力抢救文物,很多珍贵文物得以幸免,而这场栋桡之灾,也仍旧损伤了源自13世纪的花窗玻璃、源自15世纪的巨大管风琴以及一些无法及时取下的大幅油画,甚至给法国人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网络上的留言:“大火吞噬着巴黎圣母院,震惊了整个民族。与我所有的同胞一样,今晚看到我们的一部分被烧掉了,我十分悲伤。”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圣母院是属于全人类的”。诚然,这座塞纳河畔辉煌雄伟的教堂,始建于1163年,时值中国南宋隆兴元年,是年岳飞被平 反并重新安葬;182年后,圣母院在1345年完工,正是元代至正五年,此时不仅南宋早已灭亡,元代也已风雨飘摇。巴黎圣母院建设周期跨越了中国多个朝代,同一时期的中国建筑(601668)现已所剩不多,圣母院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称,在法国,没有另外一座地标像巴黎圣母院这样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从13世纪起已经屹立在法国。这座教堂上一次遭受大规模破坏要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即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它也幸免于难。看着这样一个象征着这个国家持久永恒的标志熊熊燃烧,任何一个法国人都会感到十分震惊。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易经》的否卦说“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因而人们用这一句告诫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
文物的保护也同此理,有“随时就会失去”的警戒心,才能让它们寄托在牢固的安全感上。
翻查老新闻,文物古建筑毁于火情的并不罕见。天灾往往源于人祸,管理疏漏、设施隐患、预案不足,是发生消防事故的文物单位逃不掉的共性。
2003年1月19日,武当山遇真宫遭遇火灾,最有价值的主殿化为灰烬。一个月后,湖北省丹江口市警方宣布,武当山遇真宫“1·19”火灾起火原因,是进驻遇真宫的一家私立武术学校的工作人员用电不当起火所致。
2014年4月6日,丽江古城火灾,烧毁民房107间,涉及13户,其中客栈4家,6个院落,过火面积2243平方米。这场大火,持续燃烧的时间长达3个小时才被扑灭。经调查,起火建筑为古城光义街现文巷41号一米阳光驼铃店,火灾发生后,火借风势迅速向东侧临近建筑蔓延。城内河道里水量太小,灭火供水不足;起火地段巷道狭窄,大兵力扑救困难等因素造成了火情蔓延持续。
2015年1月3日,大理古城楼发生火灾,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巍山古城楼起火并被毁。后经调查,直接原因为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扩大造成火灾。事后,六人分别被给予行政记过、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行政记过、行政警告等处分。
还有2018年9月发生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让有着200年历史的巴西国家博物馆陷入灾难;印度自然博物馆在2016年4月26日发生严重火灾,被彻底焚毁;圣彼得堡的冬宫在2017年9月8日发生火灾。
每一次都曾扼腕痛心,每一次也都曾严肃问责,但却都没能制止“下一次”的出现。
相似之处,这些火灾也大多源于疏漏,以及没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制止,导致火焰蔓延,整栋建筑甚至建筑群损毁。
再反观一些文物单位,所谓保护,依旧是传统方式摆放灭火器具,却不一定人人会用;所谓预案,是一年一度表演给主管单位的消防演习;而针对建筑格局的个性进行系统策划,针对当代旅游、开发、布展新特点随时调整的消防措施,却不多见。
可惜的是,大量古建筑还暴露在风险隐患之中。
更可惜的是,更多的人仍在隔岸观火地消费火灾的资讯。
立心应有恒
影片《火天之城》中,织田信长命令建筑师冈部又右卫门建设一座如同西方教堂一样,有宏伟天井大厅的日式天守阁。右卫门却冒死进谏,不惜焚烧三种模型来说明,建筑在设计之初和使用之中,必须时时关注抵御火灾。比起灭火的工具与设备,人的立场、态度、决心是保障一座建筑免于火灾更关键的要素。
火后,巴黎司法当局立即展开了司法调查。有消息称,巴黎圣母院的翻修工程在2018年动工,塔尖周边全部搭上了脚手架。当地媒体也发现,起火点就在脚手架与屋顶木架处,不排除电焊引起火灾的可能性。
即便确切的火灾起因仍有待深入调查,但纽约约翰·杰伊学院消防学副教授科贝特则指出,建筑工程和翻修一直是“危险的组合”,教堂和其他礼拜堂历来容易成为火灾的牺牲品,造成危险的原因包括电焊产生的火花、脚手架上的其他危险品以及各种易燃材料。
根据应急管理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在这些案例中,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引发的火灾占总数的34.6%,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占21.5%,吸烟引发的占7.3%,自燃引发的占4.8%,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占4.1%,玩火引发的占2.9%,放火引发的占1.3%,雷击静电引发的占0.1%,其他原因引发的占17.1%。
传统的雷击、生活、自燃、引火等风险,在当代早已被用电、吸烟等隐患超越,如能同右卫门那样,时时对火灾警惕、畏惧,又时刻以此为最高宗旨,“防患于未然”才不至流于形式。
《易经》益卦言“立心勿恒,凶。”孔颖达解释说:“无恒之人,必凶咎之所集。”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没有发生任何火情,这虽然得益于故宫建设时期消防设计的优势,但更少不了消防工作的得力,他们“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口号正当其时。可谓立心有恒,才能保万无一失。
不同时代,事故起因、火情蔓延的方式、救援方式、文物保护措施,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靠一套简单的消防措施难以应对全局。作为拥有数量庞大的古代建筑的国家,我国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就超过4200处,对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其事后扼腕叹息,追悔“百密一疏”,不如事前立心有恒,才得问心无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