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81家科创板受理企业
发布时间:2019-4-18 16:12阅读:504
自3月22日首批科创板企业名单面世后,截至4月17日,已有16批共计81家科创板企业获得受理,平均每天4.6家(按工作日计算)。其中,超过50家企业获问询。
按照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发行上市审核流程安排,企业受理后,即进入审核问询环节,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上交所出具同意发行上市的审核意见,或作出终止发行上市审核的决定。
从审核问询环节来看,首先是问询,首轮问询20个工作日,多轮问询10个工作日;接下来是发行人进行问询回复;第三个重要环节,就是披露问询问题与回复;最后形成发行条件、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审核,形成初步审核意见。
1,募资额:总募资额超800亿,平均募资10亿
4月16日,中国通号作为“巨无霸”,强势加入科创板受理名单之内,其105亿元的拟募资额在81家受理企业中居于首位,远远甩开第二位的优刻得(47.48亿元)和第三位的华熙生物(31.54亿元)。此外,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控股募资额为30.11亿元,排在第四位。
除上述4家企业外,其余77家企业的募资额均低于30亿元。其中20-30亿元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澜起科技、和舰芯片和九号智能;10-20亿元的企业有19家,5-10亿元的企业有31家,其余24家企业募资额均低于5亿元。
其中,龙软科技、映翰通、凌志软件三家的募资额分别为2.55亿元、2.63亿元、2.65亿元,在募资额榜单上居于末位。
2,企业注册地:北京20家领跑,江浙沪占四成
从目前81家企业的注册地来看,来自北京的企业可算是“完胜”,共有20家登榜。紧随其后的是江苏、上海和广东,企业数量分别为14家、13家和12家。
目前其他省份的企业数量为:浙江6家、山东3家、福建2家、陕西2家、湖北2家、湖南1家、江西1家、四川1家、天津1家、安徽1家。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北京地区优势明显。由于科创板企业突出“科创属性”,因此来自北京各大科技园孵化的企业为数不少。
经统计上述20家企业发现,来自高校云集的海淀区企业共有10家,占比半数。其余企业则散布在昌平科技园、丰台科技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产业氛围不言而喻。
此外,“江浙沪包邮区”合计拥有33家企业,占比超过四成。在这一轮的比拼中,长三角相较于珠三角暂时领跑。
另外,在4月17日获得受理的九号智能,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是目前唯一一家注册地在海外的企业。
3,研发费用:合计投入超80亿,单笔最高13.24亿元
科创板既然定位为“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创板企业的科创含量自然是第一竞争力,其中科研投入自然是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数据显示,上述81家企业2018年研发费用合计超过80亿元,平均每家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不过,由于各家研发投入差别较大,多家企业存在“被平均”的问题。
具体而言,拥有“巨无霸”体量的中国通号在研发费用上也毫不含糊,2016年-2018年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0.50亿元、11.80亿元、13.24亿元,占比分别为3.53%、3.41%、3.31%。中国通号2018年13.24亿元的研发费用在81家企业中居于首位,且远超排名第二位的传音控股(7.12亿元)。
整体来看,研发费用在亿元以上的公司共有21家,其中14家的研发费用在1-2亿元之间,21家的研发费用在5000万元-1亿元之间,3000-5000万元之间有15家,2000-3000万元之间有13家,另有11家企业研发费用不足2000万元。
而从研发占比营收的情况来看,微芯生物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可算最高,研发占比营收高达55.85%,这一数据在其招股书面世时曾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对此,微芯生物解释称,公司产品自2015年开始上市销售,收入规模较小(1.48亿元)。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主要由临床前试验和研究费用、科研人与工资和试验耗材等构成。
除微芯生物外,国盾量子、赛诺医疗、虹软科技三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营收也在30%以上。就其余公司来看,占比在20%-30%的有9家,10%-20%的有27家,其余41家占比均在10%以下。其中,木瓜科技研发费用占比营收仅为0.71%,不足1%。木瓜科技2018年研发费用为3052.43万元,占比合并营收0.71%;占母公司营收12.66%。
4,上市标准:85%选择“标准一”
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规则中,针对科创板普通同股同权企业设置了五套差异化的上市标准。另外,针对红筹企业和表决权差异企业分别有四套和两套上市标准。
从目前的81家企业中,求“稳”者占比居高不下,共有69家企业选择“标准一”,占比超过85%。
标准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由于这套标准核心关注点是盈利性,与此前A股IPO审核标准较为接近,不少“更换赛道”的企业选择这套标准也在意料之中。
此外,选择标准四的有7家企业,分别为特宝生物、容百科技、虹软科技、晶晨股份、和舰芯片、中微公司和中国通号。标准四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未对净利润作出要求,因此选择企业数量也相对较多。
另外,国盾量子、赛诺科技选择标准二,天准科技选择标准三。目前,尚未有公司选择标准五。
由于具有红筹及VIE架构且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注册在海外的九号智能则选用红筹特殊表决权标准二,即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另外,优刻得也选取了针对表决权差异化安排的第二套标准。
5,财务指标:11家净利润不足5000万元
根据WIND资讯统计,从营业收入情况来看,目前中国通号2018年营业收入高达400.13亿元,排在81家企业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传音控股,营业收入为226.46亿元。除上述两家企业外,其余79家企业均在百亿元之下。
具体而言,2018年营收在10亿元-50亿元的企业共有20家,3亿元-10亿元的企业有36家,其余23家在1亿元-3亿元之间。其中,佰仁医疗2018年营收为1.11亿元,勉强够到距离标准一1亿元的“及格线”。
而从净利润水平来看,中国通号毫无意外地仍然居于首位,2018年实现净利润34.09亿元。澜起科技、传音控股的净利润也在5亿元之上,分别为7.37亿元和6.57亿元。此外,2018年净利润在1亿元-5亿元之间的企业共有28家,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有39家,另有11家企业净利润不足5000万元。
作为首批获受理的科创板企业,和舰芯片2018年净利润仅为2992.71万元,且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值,累计未分配净利润为-9.27亿元,此前曾引发市场争议。而在4月17日获受理的九号智能,其三年净利润连续为负,分别为-15,760.42万元、-62,726.81万元和-179,927.81万元,成为目前科创板81家企业中净利润水平最低的企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