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一带一路再迎风口 国际工程持续受益
发布时间:2019-4-11 14:36阅读:378
一体化助推新兴市场国家基建需求,一带一路助力国际承包公司拿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正经历第5次产业转移,本次产业转移是劳动力和技术的转移。主要因为中国制造业不再具备优势,高房价导致了中国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成本大幅上升,许多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从需求端看:经济一体化助推新兴市场国家基建需求,但是经济发展也制约工程落地。一方面,新兴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为国际工程提供广阔市场。另一方面,当地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期订单落地,不过沿线国家资金和技术存在缺口,正好与中国企业形成对接。
从供给端看:环境方面,政策、技术、金融环境均为相关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便利条件。政策环境方面,推进自贸区战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中东欧16+1合作等方式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技术环境方面,加强对科研技术的研发,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金融环境方面,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担保等方式。此外,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ENR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国际认可度较高,近几年海外收入也实现快速增长(高于国内业务增速)。
国际工程有望受益于一带一路复苏,订单迎来新周期国际工程企业:我国主要从事国际工程的公司为建筑央企和专门的国际工程公司,其中,建筑央企海外收入及订单体量较大,但收入占比明显低于专门的国际工程公司,“一带一路”复苏将对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产生更大影响。
从海外营收占比看:根据公司年报,18年中工国际(002051)/北方国际(000065)/中材国际(600970)/中钢国际(000928)海外营收占比分别为92%/81%/80%/62%;从海外订单情况看,18年国际工程企业海外订单增速明显下滑,主要受中美贸易摩擦及前期订单高增造成的高基数以及需求透支影响。但是汇总4家国际承包公司的新签订单情况,可以发现国际承包公司订单存在一定的周期性:05-18年期间存在4年大周期,2年小周期的特点,2007/2011/2015是新签订单的阶段性高点,存在4年左右的周期,19年国际工程公司订单有望迎来新一轮周期。
从汇率对业绩的弹性看:18年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的汇兑损失影响对应业绩的敏感性(汇兑损益对净利润影响值/去除汇兑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19.5%/8.5%/-1.4%。其中中工国际与北方国际对汇率变动较为敏感,若人民币处于贬值期间,公司业绩提升较为明显。
核心观点第一次“一带一路”峰会召开时间为17年5月中旬,当时国际工程公司估值普遍较低,国际工程公司在峰会召开后有了明显的订单改善。而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将于4月底召开,目前国际工程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且18年受贸易战影响国际工程公司新签订单增速较低,和上一次峰会期间相似点较多。目前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以及国际工程企业的新签订单情况正稳中向好发展,随着峰会的临近,我们看好未来国际工程公司的发展及基本面的改善,估值也有望修复,关注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及汇率弹性较大的公司如中工国际以及业绩增速较高的中材国际等。
风险提示:人民币大幅升值;项目所在国存在政治风险导致中标项目流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下滑致海外项目减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开户即送6.**%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国泰海通:开户即送8.**%新客福利,佣金优惠
2025-05-07 13:34
-
华泰证券:开户享VIP账户福利,基金1折起
2025-05-07 13:34